一种食品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96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至少一个风道、至少一个发热元件、至少一个温度检测元件和控制元件;风道包括进风口、出风口与风道壁,风道壁连接进风口与出风口;发热元件设置于风道内;温度检测元件对风道内的空间和/或风道壁的温度进行检测;控制元件与温度检测元件电信号连接并基于温度检测元件所测量的数据调整发热元件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加工机通过设置温度检测元件测量风道内的温度,间接反映发热元件温升或整机温升,同时设置控制元件基于温度检测元件测量的温度数据调整发热元件的工作状态,对发热元件及整机进行保护,从而提升了食品加工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加工机
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食品加工机内部温度保护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食品加工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加工机机体空间越来越小。同时,用户在使用食品加工机时普遍存在多次使用或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为了满足用户多次使用及长时间使用的需求,食品加工机生产企业一般要求其所生产的食品加工机,能够达到热功能连续制作3次或者3次以上,或DIY功能制作10次或者10次以上的标准。另一方面,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对食品加工机进行监测时,或相关机构对其进行抽查时,食品加工机往往需要在各种条件下长时间连续工作,比如EMI测试中,传导及骚扰测试就需要食品加工机连续制作9锅以上,工作时间长度在1个小时左右。综上所述,现有的食品加工机经常存在多次长时间使用的情况,在越来越小的机体空间内,随着机器工作时间的增长,加工机内元器件连续升温,往往会导致加工机元器件、材料或整机升温超标的问题。为了解决元器件温升超标或材料温升超标的问题,现在主要采取的措施是提升食品加工机元器件的耐温等级,提升材料的耐温等级,改善机器的风道等方式。但是采用提升元器件或材料的参数等方式,往往导致整改周期长,整改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机,以至少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机,其包括至少一个风道、至少一个发热元件、至少一个温度检测元件和控制元件;风道包括进风口、出风口与风道壁,风道壁连接进风口与出风口;至少一个发热元件设置于风道内;温度检测元件对风道内的空间和/或风道壁的温度进行检测;控制元件与温度检测元件电信号连接并基于温度检测元件所测量的数据调整发热元件的工作状态。食品加工机设置有至少一条散热风道,风道通过风道壁与进风口、出风口的连接形成密闭空间。食品加工机工作时发热元件,如电机或电子电器件等会发热升温,发热元件散发的热量通过流动的空气从出风口散出。食品加工机工作时发热元件散发的热量会扩散到风道中,使其他部件或密闭空间内的温度升高,随着机器工作时间增长,热量散发越多,风道内温度会越来越高。在风道内设置温度检测元件,通过测量风道内的温度,间接反映发热元件的温升或者整机的温升。同时设置控制元件,针对不同的发热元件设定不同的阈值温度,基于温度检测元件测量的温度数据与发热元件的阈值温度的比较结果,调整发热元件的工作状态,实现对发热元件及整个食品加工机的保护,提升食品加工机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食品加工机的一种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发热元件之后的位置为第一位置,温度检测元件设置于第一位置处,发热元件的实际温度根据温度检测元件检测的数据与发热元件对应的第一温度补偿数据获得。在食品加工机的一种实施例中,多个发热元件之间的位置为第二位置,温度检测元件设置于第二位置处,发热元件的实际温度根据温度检测元件检测的数据与发热元件对应的第二温度补偿数据获得。在食品加工机的一种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发热元件之前的位置为第三位置,温度检测元件设置于第三位置处,发热元件的实际温度根据温度检测元件检测的数据与发热元件对应的第三温度补偿数据获得。在食品加工机的一种实施例中,风道内设置有多个发热元件和多个温度检测元件,多个温度检测元件分别设置在多个发热元件之前和之间的位置、或多个发热元件之前和之后的位置,或多个发热元件之间和之后的位置,或多个发热元件之前、之间和之后的位置,发热元件的实际温度根据多个温度检测元件检测的数据与发热元件对应的温度补偿数据集合获得。食品加工机中的温度检测元件能够设置在风道内的不同位置,且不与发热元件直接接触,通过检测风道内空间和/或风道壁的温度,间接反映发热元件的实际温度。一方面,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少食品加工机中温度检测元件的数量,不需要每个发热元件都配备一个温度检测元件,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食品加工机风道内元器件的布局,有效地改善了风道的设计结构。另一方面,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因温度检测元件与发热元件直接接触造成的其对发热元件的干扰,缩短了设计周期,使食品加工机的体积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的更小、更简洁、更美观。在食品加工机的一种实施例中,温度检测元件设置于风道壁外壁和/或内壁上。温度检测元件设置在风道壁的内壁上,能够有效地检测风道内空间的温度;温度检测元件设置在风道壁的外壁上,能够有效地检测风道壁的温度,通过检测所获得的温度可以间接地反映风道内发热元件的温升。在一种实施例中,食品加工机还包括处理器,处理器根据温度检测元件所检测的数据以及第一温度补偿数据或第二温度补偿数据或第三温度补偿数据或温度补偿数据集合获取发热元件的实际温度,比较发热元件的实际温度与发热元件的阈值温度并输出结果。处理器可以根据预先获得并存储在其中的温度补偿数据与从温度检测元件中获得的检测数据,计算出发热元件的实际温度,并将其与存储在其中的发热元件阈值温度进行比较并输出结果。在食品加工机的一种实施例中,控制元件设置有保护温升T;发热元件中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加热食物的加热元件,控制元件与加热元件连接,当发热元件的实际温度大于保护温升T时,控制元件对加热元件控制调整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或发热元件中包括至少一个用于驱动切削刀具的电机,控制元件与电机连接,当发热元件的实际温度大于保护温升T时,控制元件对电机控制调整电机的转速。设置保护温升T能够使控制元件提前动作调整发热元件的工作状态,对发热元件和/或食品加工机整机进行保护。调整发热元件的工作状态包括使发热元件降额工作,降额工作可以包括降低发热元件中的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或者降低发热元件中电机的转速。在一种实施例中,食品加工机还包括开关元件和/或气流发生元件,开关元件与控制元件电信号连接,控制元件对开关元件控制断开或接通发热元件和/或食品加工机的电源;气流发生元件与控制元件电信号连接,控制元件对气流发生元件控制带动风道中的气体流动以降低发热元件的温度。食品加工机还设置有开关元件,当需要采取保护动作时,控制元件控制开关元件断开发热元件和/或食品加工机的电源进行降温,当温度降低到要求的温度以下后,控制元件控制开关元件接通发热元件和/或食品加工机的电源,使发热元件和/或食品加工机继续工作。还可以设置气流发生元件,气流发生元件可以采用小功率风扇或设置有风叶的电机,当温升超标时,气流发生元件能够带动风道中的气体流动以降低发热元件和/或食品加工机温度。通过上述元件的设置,可以及时、快速、有效采取保护动作对发热元件或整机进行降温,形成有效的温度保护。在食品加工机的一种实施例中,发热元件包括可控硅、加热管、电机中的至少一项。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进一步地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附图说明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个风道,所述风道包括进风口、出风口与风道壁,所述风道壁连接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n至少一个发热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发热元件设置于所述风道内;/n至少一个温度检测元件,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对所述风道内的空间和/或所述风道壁的温度进行检测;/n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电信号连接并基于所述温度检测元件所测量的数据调整所述发热元件的工作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风道,所述风道包括进风口、出风口与风道壁,所述风道壁连接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
至少一个发热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发热元件设置于所述风道内;
至少一个温度检测元件,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对所述风道内的空间和/或所述风道壁的温度进行检测;
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电信号连接并基于所述温度检测元件所测量的数据调整所述发热元件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所述发热元件之后的位置为第一位置,所述温度检测元件设置于第一位置处,所述发热元件的实际温度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元件检测的数据与所述发热元件对应的第一温度补偿数据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发热元件之间的位置为第二位置,所述温度检测元件设置于第二位置处,所述发热元件的实际温度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元件检测的数据与所述发热元件对应的第二温度补偿数据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所述发热元件之前的位置为第三位置,所述温度检测元件设置于第三位置处,所述发热元件的实际温度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元件检测的数据与所述发热元件对应的第三温度补偿数据获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设置有多个发热元件和多个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多个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发热元件之前和之间的位置、或多个所述发热元件之前和之后的位置,或多个所述发热元件之间和之后的位置,或多个所述发热元件之前、之间和之后的位置,所述发热元件的实际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唐拥华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