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92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5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本体和盖本体;所述锅本体,包括:煲体和至少一个第一磁性件;所述盖本体,包括:煲盖和至少一个第二磁性件;所述煲盖,盖合在所述煲体上,与所述煲体连接;所述第一磁性件,固定于所述煲体上,位于靠近所述煲体与煲盖相接触的位置;所述第二磁性件,固定于所述煲盖上,且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对的端面磁极相反。该技术方案不仅增强了煲盖和煲体之间的密封性,保持较佳的烹饪效果,还提高了烹饪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烹饪器具
本公开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蒸煮类的烹饪器具就是电饭煲,电饭煲是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电饭煲工作时,通过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传至内锅,从而把食物蒸煮熟。相关技术中,电饭煲一般包括煲盖、煲体和内锅等,煲盖和煲体上通常有开盖组件,当煲盖和煲体扣合时,开盖组件锁紧煲盖,以使煲盖紧扣在煲体上,打开时操作开盖组件将煲盖开启即可。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不仅增强了煲盖和煲体之间的密封性,保持较佳的烹饪效果,还提高了烹饪时的安全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本体和盖本体;所述锅本体,包括:煲体和至少一个第一磁性件;所述盖本体,包括:煲盖和至少一个第二磁性件;所述煲盖,盖合在所述煲体上,与所述煲体连接;所述第一磁性件,固定于所述煲体上,位于靠近所述煲体与煲盖相接触的位置;所述第二磁性件,固定于所述煲盖上,且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对的端面磁极相反。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煲盖盖合在煲体的过程中通过第二磁性件和第一磁性件之间相互吸引的磁力,使煲盖吸合在煲体上,能够提升煲盖和煲体之间的密封性,尽量避免蒸汽外泄而影响烹饪效果和发生烫伤的安全隐患,同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磁力通常不易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尽量保持煲盖和煲体之间的密封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煲盖,包括:面盖和内盖;所述面盖,与所述内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磁性件,固定于所述内盖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磁性件位于内盖上,尽量靠近第一磁性件,使煲盖和煲体具有较大的吸合力,进一步增强了煲盖和煲体之间的密封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本体,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位于所述煲体上;所述第一磁性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盖本体,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位于所述内盖上;所述第二磁性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固定在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内,能够节约空间,使烹饪器具结构更加紧凑。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槽,位于所述煲体内,靠近所述煲体的表面;或者所述第一容纳槽,位于所述煲体与煲盖相接触的表面;且所述第一磁性件,朝向所述煲盖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平齐。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的第一容纳槽位于煲体内部,从而第一磁性件位于煲体内部,使煲体表面便于清洁,且能够避免油污水汽对第一磁性件造成污染;或者第一容纳槽位于煲体表面,更加靠近第二磁性件,能够增强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吸合的磁力。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纳槽,位于所述内盖的上表面;所述盖本体,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压在所述第二磁性件上,与所述内盖固定连接;或者所述第二容纳槽,位于所述内盖的下表面;且所述第二磁性件,朝向所述煲体的端面与所述内盖的下表面平齐。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的第二容纳槽位于煲盖内部,从而第二磁性件位于煲盖内部,使煲盖表面便于清洁,且能够避免油污水汽对第二磁性件造成污染;或者第二容纳槽位于煲盖表面,更加靠近第一磁性件,能够增强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吸合的磁力。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的数量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磁性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磁性件数量相同;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位于靠近所述煲盖与所述煲体的连接部相对的位置上或均匀分布在煲体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多个第一磁性件靠近煲盖与所述煲体的连接部相对的位置上,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的位置相对应,能够保证煲盖与煲体吸合的同时,便于开启煲盖;或者多个第一磁性件均匀布置在煲体上,煲盖受到的吸合力更加均匀,进一步增强了煲盖与煲体之间的密封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的数量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磁性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磁性件数量相同;所述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至少部分偶数个以所述煲体上经过所述煲盖与煲体的连接部的中轴线对称布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多个第一磁性件对称布置,煲盖受到更加平衡的吸合力,进一步增强了煲盖与煲体之间的密封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本体还包括弹性铰接单元;所述弹性铰接单元包括:连接件、转轴和至少一个扭簧;所述连接件,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煲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嵌入所述煲盖的边沿,与所述煲盖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安装部转动连接,两端与所述煲盖转动连接;所述扭簧,套在所述转轴上,两个扭臂分别与所述煲盖和所述煲体固定连接。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煲盖通过弹性铰接单元与煲体铰接,辅助煲盖开启,使煲盖开启更加便捷省力。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卡合单元;所述卡合单元,位于所述煲盖和煲体上,用于将煲盖和煲体锁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卡合单元进一步将煲盖和煲体锁闭,进一步增强了煲盖和煲体之间的密封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与第一容纳槽的连接方式包括:通过粘接剂密封固定。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粘接剂将第一磁性件与第一容纳槽之间密封,避免油污和水汽侵蚀第一磁性件,延长了使用寿命。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煲盖盖合在煲体的过程中通过第二磁性件和第一磁性件之间相互吸引的磁力,使煲盖吸合在煲体上,能够提升煲盖和煲体之间的密封性,尽量避免蒸汽外泄而影响烹饪效果和发生烫伤的安全隐患,同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磁力通常不易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尽量保持煲盖和煲体之间的密封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烹饪器具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烹饪器具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烹饪器具结构示意图。图4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烹饪器具的第一磁性件位置示意图。图4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本体和盖本体;/n所述锅本体,包括:煲体和至少一个第一磁性件;/n所述盖本体,包括:煲盖和至少一个第二磁性件;/n所述煲盖,盖合在所述煲体上,与所述煲体连接;/n所述第一磁性件,固定于所述煲体上,位于靠近所述煲体与煲盖相接触的位置;/n所述第二磁性件,固定于所述煲盖上,且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位置相对应;/n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对的端面磁极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本体和盖本体;
所述锅本体,包括:煲体和至少一个第一磁性件;
所述盖本体,包括:煲盖和至少一个第二磁性件;
所述煲盖,盖合在所述煲体上,与所述煲体连接;
所述第一磁性件,固定于所述煲体上,位于靠近所述煲体与煲盖相接触的位置;
所述第二磁性件,固定于所述煲盖上,且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相对的端面磁极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盖,包括:面盖和内盖;
所述面盖,与所述内盖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磁性件,固定于所述内盖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本体,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容纳槽;
所述第一容纳槽,位于所述煲体上;
所述第一磁性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
所述盖本体,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容纳槽;
所述第二容纳槽,位于所述内盖上;
所述第二磁性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位于所述煲体内,靠近所述煲体的表面;
或者
所述第一容纳槽,位于所述煲体与煲盖相接触的表面;且
所述第一磁性件,朝向所述煲盖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口平齐。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槽,位于所述内盖的上表面;
所述盖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龚圆杰郑秀谦陈春恒陈良麟肖靖鹏许嘉秉贾贵胜戴建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