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装配的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91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易装配的烹饪器具,属于厨房烹饪器具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烹饪器具的锅盖提手装配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易装配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安装于上盖内侧的金属盖体和安装于上盖外侧的提手,金属盖体上设有带连接孔的连接件,上盖上设有避让连接件的通孔,提手的固定端设有安装孔,连接件与提手的固定端之间设有定位结构,安装孔和连接孔通过定位结构对位并通过螺钉进行连接。产线组装人员只要完成连接件与提手固定端的定位配合即可使安装孔与连接孔准确对位,即使是在需要多颗螺钉连接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准确地实现多个安装孔与连接孔的对位,降低锅盖提手的装配难度,提高产线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装配的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厨房烹饪器具,尤其涉及易装配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饭煲类烹饪器具通常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上安装提手,便于用户开合盖操作以及提放器具。提手与锅盖通常采用螺钉固定连接,螺钉连接需要将提手和锅盖上的孔位彼此对准,增加了提手和锅盖组装难度,尤其是在需要多颗螺钉连接的情况下,更是增加了孔位对位难度,容易出现螺钉打偏的问题,降低了提手装配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易装配的烹饪器具,降低锅盖提手的装配难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易装配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安装于所述上盖内侧的金属盖体和安装于所述上盖外侧的提手,所述金属盖体上设有带连接孔的连接件,所述上盖上设有避让所述连接件的通孔,所述提手的固定端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提手的固定端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连接孔通过所述定位结构对位并通过螺钉进行连接。在上述易装配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的定位凸台和设置在所述提手的固定端上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台穿过所述通孔并配合于所述定位凹槽内。在上述易装配的烹饪器具中,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定位凸台上,所述安装孔对应设置于所述定位凹槽内。在上述易装配的烹饪器具中,所述上盖和所述提手的固定端其中之一设有定位柱,另一个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接于所述定位孔内。在上述易装配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在所述定位结构两侧成对设置。在上述易装配的烹饪器具中,所述上盖外侧面设有沉槽,所述提手的固定端插入所述沉槽内。在上述易装配的烹饪器具中,所述提手包括提手下盖和提手上盖,所述提手下盖设有第一下盖连接柱和第二下盖连接柱,所述提手上盖设有第一上盖连接柱和第二上盖连接柱,所述第一下盖连接柱和所述第一上盖连接柱唯一匹配插接,所述第二下盖连接柱和所述第二上盖连接柱唯一匹配插接。在上述易装配的烹饪器具中,所述第一下盖连接柱和所述第一上盖连接柱其中之一设有防呆筋,另一个设有防呆槽,所述第一下盖连接柱和所述第一上盖连接柱插接时,所述防呆筋卡入所述防呆槽内;或者,所述第二下盖连接柱和所述第二上盖连接柱其中之一设有防呆筋,另一个设有防呆槽,所述第二下盖连接柱和所述第二上盖连接柱插接时,所述防呆筋卡入所述防呆槽内。在上述易装配的烹饪器具中,所述提手呈拱形,所述提手的两端为固定端;或者,所述提手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在上述易装配的烹饪器具中,所述提手的固定端与所述连接件通过一颗螺钉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易装配的烹饪器具,在金属盖体的连接件与提手的固定端之间设置定位结构,安装孔和连接孔通过定位结构对位并通过螺钉进行连接。在提手与锅盖装配过程中,产线组装人员只要完成连接件与提手固定端的定位配合即可使安装孔与连接孔准确对位,不再需要手动调整,即使是在需要多颗螺钉连接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准确地实现多个安装孔与连接孔的对位,降低了锅盖提手的装配难度,提高产线组装效率。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提手松动,往往需要多颗螺钉进行固定,增加附件成本和装配难度。本技术提出的方案中,定位结构不仅实现安装孔和连接孔的对位,也实现了提手固定端和连接件之间的预定位,起到限制提手固定端移动的效果,进一步以螺钉紧固实现提手固定端与连接件的固定连接,这样就可以减少螺钉数量,降低附件成本和装配难度。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和所述提手的固定端其中之一设有定位柱,另一个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接于所述定位孔内。定位柱和定位孔的插接配合用于提手固定端与上盖的预定位,即确定提手固定端在锅盖上的固定位置,利于提手固定端与连接件的快速定位配合。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外侧面设有沉槽,所述提手的固定端插入所述沉槽内。提手的固定端嵌入上盖内进行固定,使提手和上盖达到一体化的视觉效果;尤其是在上盖外侧面有一定弧度的情况下,沉槽设计能使提手固定端紧密配合到上盖上,避免二者之间产生明显的装配缝隙而影响到产品外观。进一步的,所述提手包括提手下盖和提手上盖,所述提手下盖设有第一下盖连接柱和第二下盖连接柱,所述提手上盖设有第一上盖连接柱和第二上盖连接柱,所述第一下盖连接柱和所述第一上盖连接柱唯一匹配插接,所述第二下盖连接柱和所述第二上盖连接柱唯一匹配插接。确保提手下盖和提手上盖组装位置的唯一性,在对提手上盖有装配位置要求的情况下,大大降低提手上盖错装、反装的几率,保证锅盖提手的装配质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盖连接柱和所述第一上盖连接柱其中之一设有防呆筋,另一个设有防呆槽,所述第一下盖连接柱和所述第一上盖连接柱插接时,所述防呆筋卡入所述防呆槽内;或者,所述第二下盖连接柱和所述第二上盖连接柱其中之一设有防呆筋,另一个设有防呆槽,所述第二下盖连接柱和所述第二上盖连接柱插接时,所述防呆筋卡入所述防呆槽内。防呆筋和防呆槽的配合强化了防呆设计,通过错装干涉的方式使得提手下盖和提手上盖无法在错误位置进行装配,避免了提手上盖错装、反装的问题。本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锅盖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锅盖的剖面图;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提手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提手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提手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00锅体;200锅盖、210上盖、211通孔、212定位柱、213沉槽、220金属盖体;300提手、310安装孔、320定位凹槽、330定位孔、340提手上盖、341第一上盖连接柱、342第二上盖连接柱、343防呆筋、350提手下盖、351第一下盖连接柱、352第二下盖连接柱、353防呆槽;400连接件、410定位凸台、411连接孔;500螺钉。【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出的易装配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安装于所述上盖内侧的金属盖体和安装于所述上盖外侧的提手,所述金属盖体上设有带连接孔的连接件,所述上盖上设有避让所述连接件的通孔,所述提手的固定端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提手的固定端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连接孔通过所述定位结构对位并通过螺钉进行连接。本技术优化提手安装结构,通过提手固定端与连接件的定位配合实现安装孔与连接孔的准确对位,即使是在需要多颗螺钉连接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准确地实现多个安装孔与连接孔的对位,降低了锅盖提手的装配难度,提高产线组装效率。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易装配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安装于所述上盖内侧的金属盖体和安装于所述上盖外侧的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盖体上设有带连接孔的连接件,所述上盖上设有避让所述连接件的通孔,所述提手的固定端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提手的固定端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连接孔通过所述定位结构对位并通过螺钉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易装配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包括上盖、安装于所述上盖内侧的金属盖体和安装于所述上盖外侧的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盖体上设有带连接孔的连接件,所述上盖上设有避让所述连接件的通孔,所述提手的固定端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提手的固定端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安装孔和所述连接孔通过所述定位结构对位并通过螺钉进行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易装配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的定位凸台和设置在所述提手的固定端上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台穿过所述通孔并配合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易装配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定位凸台上,所述安装孔对应设置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易装配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所述提手的固定端其中之一设有定位柱,另一个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接于所述定位孔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易装配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在所述定位结构两侧成对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易装配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张硕石沛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