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合收纳的上下托盘及置物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85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重合收纳的上下托盘及置物架,置物架包括上托盘、下托盘、立柱和脚架,所述上托盘和下托盘按深度方向插入重合,立柱和脚架能收纳于上托盘和下托盘内。可重合收纳的上下托盘,包括四边形的上托盘和下托盘,上托盘和下托盘的四周包有围边,围边上设有开口槽,上托盘和下托盘设有的盘口相对错位,上托盘和下托盘按深度方向插入,上托盘和下托盘深度方向重合收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上托盘与下托盘能开口相对盖合,缩小上托盘与下托盘的所占空间;置物架拆分后,包括的立柱、把手及脚架可收纳于盖合的上托盘与下托盘内,避免遗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重合收纳的上下托盘及置物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重合收纳的置物架,尤其涉及一种置物架的可重合收纳的上下托盘。
技术介绍
现有的置物架大小由置物板大小及置物架层数决定,可拆卸式安装的置物架拆分后的部件收纳或邮寄时会出现散落的现象,容易遗失部件。如公开号为CN204698131U的一种多功能置物架,其包括支撑立柱、托板护框和承托板,承托板四周焊接有托板护框,但承托板与承托板间无法叠合收纳,拆分后的各部件占据面积大,收纳不便且部件易遗失。因此,如何在有限大小的置物板情况下,拆分或邮寄时缩小置物架所占空间大小,及置物架各部件收纳是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重合收纳的上下托盘,进一步地提供一种拆分后可收纳部件的置物架。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可重合收纳的上下托盘,包括四边形的上托盘和下托盘,其特征在于,上托盘和下托盘的长宽一致,上托盘和下托盘的四周包有围边,上托盘和下托盘设有的盘口相对,上托盘或下托盘围边上设有开口槽,上托盘和下托盘以深度方向插入,开口槽插合在下托盘或上托盘相对的围边上,上托盘和下托盘的盘口位置相对错位,上托盘和下托盘深度方向重合收纳。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上托盘和下托盘的盘口围边上均设有内翻边。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内翻边相对上托盘或下托盘的盘身朝内,且与围边形成U形,U形开口朝向上托盘或下托盘的底部。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上托盘或下托盘设有至少两道开口槽,开口槽位于相邻的两条围边上。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开口槽位于上托盘或下托盘的两对角处,开口槽盘口方向垂直于所在围边,开口槽的槽边与另外相邻的围边的内翻边齐平。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开口槽的底部与上托盘或下托盘的内底底部齐平。本技术的另一主题,置物架,包括上托盘、下托盘、立柱和脚架,所述上托盘和下托盘以深度方向插入重合,立柱和脚架能收纳于上托盘和下托盘内。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上托盘或下托盘的相邻围边相接形成边角,边角内设有三角垫片。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上托盘和下托盘的围边靠近边角的一端,均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且与三角垫片上的安装孔对齐。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上托盘或下托盘内的三角垫片分别与立柱的两端配合,夹合上托盘和或下托盘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上托盘与下托盘能开口相对盖合,缩小上托盘与下托盘的所占空间;置物架拆分后,包括的立柱、把手及脚架可收纳于盖合的上托盘与下托盘内,避免遗失。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图1为上下托盘重合收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下托盘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上下托盘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为置物架拆分后收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6为上托盘或下托盘配用第一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一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10为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下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第二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脚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现有置物架拆分收纳或邮寄时,各部件一般装袋或用绳捆绑包装,然而包装袋/绳破损易造成部件遗失,并且置物架的置物板/托盘只能重叠收纳或包装,所占空间大或所需包装材料用量大。本实施例主要对可重合收纳的上下托盘进行阐述,具体如下:如图1-3所示,可重合收纳的上下托盘2,包括上托盘1和下托盘2,上托盘1和下托盘2的长宽一致,呈方体结构,上托盘1和下托盘2四周包有围边3,围边3上设有内翻边3-1,内翻边3-1相对围边3朝向上托盘1或下托盘2盘身内,内翻边3-1与围边3呈U形,U形开口朝向上托盘1或下托盘2的底部。上托盘1或下托盘2的围边3上开有至少两道开口槽3-2,上托盘1或下托盘2的两条相邻围边3相接形成边角4,开口槽3-2的分布有如下几种形式:形式一:设有的两道开口槽3-2设于上托盘1或下托盘2上,开口槽3-2设于相邻的两条围边3上,开口槽3-2分别位于上托盘1或下托盘2的两个相对边角4位置。形式二:设有的两道开口槽3-2分别设于上托盘1和下托盘2上,上托盘1和下托盘2开口相对,且长宽方向对齐,上托盘1的一条围边3上设有一道开口槽3-2,下托盘2上的开口槽3-2设于与上托盘1开有开口槽3-2的相对围边3相邻的围边3上。两道开口槽3-2的位置及方向关系:开口槽3-2开口方向垂直于所在围边3,开口槽3-2的底部与上托盘1或下托盘2的内底底部齐平,且开口槽3-2的槽边与所在围边3另外相邻的围边3内翻边3-1齐平。上托盘1和下托盘2重合收纳时,上托盘1和下托盘2内部中空,上托盘1和下托盘2设有的开口相对,长宽相对,沿上托盘1或下托盘2上设有的开口槽3-2插合在下托盘2或上托盘1相对的围边3上,上托盘1和下托盘2部分重合收纳。上托盘1和下托盘2重合时,裸露在外的上托盘1和下托盘2部分为围边3及内翻边3-1,上托盘1和下托盘2的高度重合,未重合部分为上托盘1和下托盘2的底面,受上托盘1和下托盘2的底部厚度影响。上托盘1与下托盘2为钣金件折弯成型,边角4位置通过焊接连接。可重合收纳的上下托盘2具体应用于置物架,具体阐述如下:实施例一如图4-8所示,可重合收纳的上下托盘2具体应用于置物架的实施例一,包括上托盘1、下托盘2和立柱7,置物架各部件拆分后能放置在重合收纳的下托盘2和下托盘2内。上托盘1和下托盘2的边角4处均设有第一安装孔5,第一安装孔5位于上托盘1或下托盘2的围边3上,且每块围边3上至少设有四个第一安装孔5,两个第一安装孔5为一组,分别位于围边3与相邻围边3相接边角4的两端,而上托盘1或下托盘2开有开口槽3-2的围边3仅设有一组第一安装孔5,且第一安装孔5与开口槽3-2分别位于围边3的两端,开口槽3-2取代一组第一安装孔5使用。上托盘1和下托盘2内设有垫片6,垫片6为形状呈三角状的第一垫片6-1,第一垫片6-1由一钣金件从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重合收纳的上下托盘,包括四边形的上托盘和下托盘,其特征在于,上托盘和下托盘的长宽一致,上托盘和下托盘的四周包有围边,上托盘和下托盘设有的盘口相对,上托盘或下托盘围边上设有开口槽,上托盘和下托盘以深度方向插入,开口槽插合在下托盘或上托盘相对的围边上,上托盘和下托盘的盘口位置相对错位,上托盘和下托盘深度方向重合收纳。/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重合收纳的上下托盘,包括四边形的上托盘和下托盘,其特征在于,上托盘和下托盘的长宽一致,上托盘和下托盘的四周包有围边,上托盘和下托盘设有的盘口相对,上托盘或下托盘围边上设有开口槽,上托盘和下托盘以深度方向插入,开口槽插合在下托盘或上托盘相对的围边上,上托盘和下托盘的盘口位置相对错位,上托盘和下托盘深度方向重合收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合收纳的上下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托盘和下托盘的盘口围边上均设有内翻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重合收纳的上下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翻边相对上托盘或下托盘的盘身朝内,且与围边形成U形,U形开口朝向上托盘或下托盘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合收纳的上下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托盘或下托盘设有至少两道开口槽,开口槽位于相邻的两条围边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重合收纳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鼎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鼎大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