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椰心织蛾防治用树冠高压喷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690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喷雾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椰心织蛾防治用树冠高压喷雾机,包括主箱,主箱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电机外壳,电机外壳的内部设有电机,电机的驱动轴贯穿隔板的外壁与主箱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电机的驱动轴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转扇,主箱的底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的进水口处连接有进水管,水泵的出水口处连接有出水管,主箱的顶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雾化装置,主箱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电机,在电机的作用下带动了转扇的转动,通过转扇的转动将清水与农药充分的混合,从而达到了搅拌充分的效果,增加了防治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椰心织蛾防治用树冠高压喷雾机
本技术涉及喷雾机
,具体为一种椰心织蛾防治用树冠高压喷雾机。
技术介绍
椰子织蛾,属鳞翅目,织蛾科,椰子织蛾是棕榈科植物的重要食叶害虫。雌虫将卵成堆产在叶片背面,卵通常产在老叶上。1头成虫平均产卵140粒,卵期约5天,幼虫共5龄,龄期约40天。老熟幼虫在蛀道内化蛹,蛹期约10天左右,成虫寿命约5—7天;1年发生4—5代,完成1代约需2个月。该害虫具有繁殖能力强、生长周期短、可全年危害的特点,棕榈科植物整个生长阶段均易受到椰子织蛾的危害。受害严重时整个树冠被侵染,叶片干枯脱落,树势衰弱。幼虫的排泄物还会导致叶片光合作用效率低下。椰子织蛾还取食苞芽,造成椰树花穗减少、生长迟缓、过早落果等现象,进而严重影响椰子产量。椰子织蛾严重侵染椰子后,可造成椰子减产近50%,喷雾机是将液体分散成为雾状的一种机器,是机械的一种,分农用、医用和其它用途(如工业用),农用分类为农业机械的植保机械。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椰心织蛾防治用树冠高压喷雾机,在使用的时候无法将农药与清水充分的混合,防治的效果较差。2、现有的椰心织蛾防治用树冠高压喷雾机,在将水雾喷出的时候,水雾的射程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椰心织蛾防治用树冠高压喷雾机,解决了农药混合不够彻底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椰心织蛾防治用树冠高压喷雾机,包括主箱,所述主箱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的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贯穿隔板的外壁与主箱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驱动轴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转扇,所述主箱的底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处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处连接有出水管,所述主箱的顶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雾化装置,所述主箱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射嘴,所述喷射嘴的一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内接杆,所述内接杆的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主箱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嘴,所述进水嘴的表面安装有盖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的进水口相连接,且进水管的另一端贯穿隔板的表面与水槽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的出水口处相连接,且出水管的另一端与雾化装置的进水口处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扇的数量为若干组,且若干组转扇呈环状等距分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接杆和转轴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内接杆和转轴呈直线等距分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扇叶的形状为长方体形状,且扇叶的表面为光滑平面,所述扇叶的数量为若干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嘴与主箱内部腔体相连通,且进水嘴的表面开设有螺纹与盖子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椰心织蛾防治用树冠高压喷雾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椰心织蛾防治用树冠高压喷雾机,通过设置电机,在电机的作用下带动了转扇的转动,通过转扇的转动将清水与农药充分的混合,从而达到了搅拌充分的效果,增加了防治的效果。2、该椰心织蛾防治用树冠高压喷雾机,通过设置转轴,当喷射嘴进行喷雾的时候,通过打开转轴,在转轴的转动作用下带动了扇叶的转动,在扇叶的转动下将雾化的农药更加有效的喷射出去,从而达到了增加射程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2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主箱;2、隔板;3、电机外壳;4、电机;5、转扇;6、水泵;7、进水管;8、出水管;9、雾化装置;10、固定板;11、转筒;12、喷射嘴;13、内接杆;14、转轴;15、扇叶;16、进水嘴;17、盖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实施方案中:一种椰心织蛾防治用树冠高压喷雾机,包括主箱1,主箱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2,隔板2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电机外壳3,电机外壳3的内部设有电机4,电机4的驱动轴贯穿隔板2的外壁与主箱1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电机4的驱动轴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转扇5,主箱1的底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水泵6,水泵6的进水口处连接有进水管7,水泵6的出水口处连接有出水管8,主箱1的顶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雾化装置9,主箱1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的一侧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筒11,转筒11远离固定板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射嘴12,喷射嘴12的一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内接杆13,内接杆13的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轴14,转轴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15,主箱1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嘴16,进水嘴16的表面安装有盖子17。本实施例中,进水管7的一端与水泵6的进水口相连接,且进水管7的另一端贯穿隔板2的表面与水槽相连通,出水管8的一端与水泵6的出水口处相连接,且出水管8的另一端与雾化装置9的进水口处相连接,转扇5的数量为若干组,且若干组转扇5呈环状等距分布,内接杆13和转轴14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内接杆13和转轴14呈直线等距分布,扇叶15的形状为长方体形状,且扇叶15的表面为光滑平面,扇叶15的数量为若干组,进水嘴16与主箱1内部腔体相连通,且进水嘴16的表面开设有螺纹与盖子17相适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中,首先操作人员将农药和清水通过进水嘴16倒入进主箱1中,然后打开电机4,在电机4的作用下带动了转扇5的转动,通过转扇5的转动将清水与农药充分的混合,从而达到了搅拌充分的效果,增加了防治的效果,搅拌完成后打开水泵6,在水泵6的作用下将搅拌好的农药传输进雾化装置9中,雾化后的液体进入喷射嘴12,当喷射嘴12进行喷雾的时候,通过打开转轴14,在转轴14的转动作用下带动了扇叶15的转动,在扇叶15的转动下将雾化的农药更加有效的喷射出去,从而达到了增加射程的效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椰心织蛾防治用树冠高压喷雾机,包括主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电机外壳(3),所述电机外壳(3)的内部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驱动轴贯穿隔板(2)的外壁与主箱(1)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电机(4)的驱动轴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转扇(5),所述主箱(1)的底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水泵(6),所述水泵(6)的进水口处连接有进水管(7),所述水泵(6)的出水口处连接有出水管(8),所述主箱(1)的顶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雾化装置(9),所述主箱(1)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一侧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筒(11),所述转筒(11)远离固定板(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射嘴(12),所述喷射嘴(12)的一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内接杆(13),所述内接杆(13)的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15),所述主箱(1)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嘴(16),所述进水嘴(16)的表面安装有盖子(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椰心织蛾防治用树冠高压喷雾机,包括主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电机外壳(3),所述电机外壳(3)的内部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驱动轴贯穿隔板(2)的外壁与主箱(1)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电机(4)的驱动轴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转扇(5),所述主箱(1)的底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水泵(6),所述水泵(6)的进水口处连接有进水管(7),所述水泵(6)的出水口处连接有出水管(8),所述主箱(1)的顶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雾化装置(9),所述主箱(1)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一侧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筒(11),所述转筒(11)远离固定板(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射嘴(12),所述喷射嘴(12)的一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内接杆(13),所述内接杆(13)的表面上转动连接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15),所述主箱(1)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嘴(16),所述进水嘴(16)的表面安装有盖子(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椰心织蛾防治用树冠高压喷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章顺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万钦森林病虫害防治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