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汉大学专利>正文

动物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661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物夹持装置,属于动物实验领域。动物夹持装置包括实验笼、连接杆、食物挂件、第一夹紧机构、第二夹紧机构和用于驱动实验笼转动的转动机构;实验笼的顶面设有一开口,食物挂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实验笼的顶面上,且另一端位于开口上方;第一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叉子和第一叉子调节组件,第一叉子包括多个第一叉杆,位于第一叉子两端的两个第一叉杆分别通过第一叉子调节组件固定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位于第一叉子中部的多个第一叉杆穿过第三侧面上的导向槽设置在实验笼的内部;第二夹紧机构与第一夹紧机构结构相同,且多个第一叉杆和多个第二叉杆在实验笼的内部交叉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物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动物实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物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动物实验指在实验室内,为了获得有关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新知识或解决具体问题而使用动物进行的科学研究。动物实验必须由经过培训的、具备研究学位或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进行或在其指导下进行。在对活体动物进行实验的时候,通常需要先对动物进行捕捉,然后再将捕捉到的动物进行实验。现有的捕捉方法通常都是采用捕捉工具对动物进行夹持固定,这样会让动物感到痛苦。且尤其是对于兔子等跑的比较快的动物,捕捉更为不便。同时在将兔子捕捉之后进行实验时,兔子可能会出现逃跑的现象,影响实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物夹持装置,可以诱捕动物,并在诱捕动物后,对动物进行眩晕,减少动物挣扎,不会让动物感到痛苦,同时可以防止动物逃跑。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物夹持装置,所述动物夹持装置包括实验笼、食物挂件、第一夹紧机构、第二夹紧机构和用于驱动所述实验笼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实验笼包括相对设置的顶面和底面、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实验笼的顶面设有一开口,所述食物挂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实验笼的顶面上,且所述食物挂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开口的正上方;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上均设有沿所述实验笼的顶面至底面方向延伸的多个导向槽;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叉子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叉子沿平行于所述实验笼的顶面方向移动的第一叉子调节组件,所述第一叉子包括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叉杆,位于所述第一叉子两端的两个第一叉杆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叉子调节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位于所述第一叉子中部的多个第一叉杆穿过所述第三侧面上的第一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实验笼的内部;所述第二夹紧机构包括第二叉子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叉子沿平行于所述实验笼的顶面方向移动的第二叉子调节组件,所述第二叉子包括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叉杆,位于所述第二叉子两端的两个第二叉杆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叉子调节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位于所述第二叉子中部的多个第二叉杆穿过所述第四侧面上的第二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实验笼的内部,且多个所述第一叉杆和多个所述第二叉杆在所述实验笼的内部交叉设置;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连接件和用于驱动所述连接件转动的驱动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食物挂件包括连接杆和挂环,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实验笼的顶面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所述挂环,所述挂环上设有用于放置食物的食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叉子调节组件包括导向架、连接块、紧固螺钉、滑块、弹簧和紧固螺母;所述导向架的两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或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导向架的中部套设有所述连接块,所述紧固螺钉穿过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导向架相抵,所述滑块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上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叉杆穿过的叉孔,所述第一叉杆穿过所述叉孔与所述紧固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叉杆外,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紧固螺母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叉子调节组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叉子调节组件的结构相等。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转轴、导向板、至少两个插杆、至少两个导向环和至少两个锁紧螺母,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的两端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插杆,至少两个所述导向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上,每个所述导向环上均设有用于供所述插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插杆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动物夹持装置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连接环、轴承、两个连接架和驱动件支撑架;所述连接环套设在所述转轴外,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连接环和所述转轴之间;所述连接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连杆和支撑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实验笼的高度,两个所述连接架沿所述连接环的周向间隔180°设置;所述驱动件支撑架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架上,所述驱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件支撑架上,所述驱动件支撑架和所述支撑杆分别位于所述连杆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动物夹持装置还包括两个高度调节机构,两个高度调节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架的所述支撑杆上,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导向框、螺旋弹簧、第一螺帽、滑管、底板和滚轮;所述导向框包括沿导向框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导向框的所述第一侧边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一螺帽、所述螺旋弹簧和所述滑管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依次套设在所述导向框的所述第二侧边上,且所述第一螺帽与所述导向框的第二侧边螺纹连接,所述螺旋弹簧夹设在所述第一螺帽和所述滑管之间,所述滑管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沿垂直于所述导向框的方向设置,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所述滚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叉子和所述第二叉子均为塑料叉。进一步地,所述动物夹持装置的顶面设有多个所述食物挂件,多个所述食物挂件围绕所述开口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实验笼上设有把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实验笼的顶部设置食物挂件,在具体使用时,可以将食物挂在食物挂件上,以将动物引诱至实验笼中,并促使动物站立吃食物挂件上的食物。同时通过调整第一叉子调节组件和第二叉子调节组件,使得第一叉子和第二叉子沿平行于实验笼的顶面方向移动,即可控制位于实验笼内的多个第一叉杆和多个第二叉杆之间的距离增大,以便于动物进入实验笼中。待动物进入实验笼中后,可进一步控制多个第一叉杆和多个第二叉杆之间的距离减小,以将动物夹紧。若此时动物出于本能,走至多个第一叉杆和多个第二叉杆上,且多个第一叉杆和多个第二叉杆交叉设置,则多个第一叉杆和多个第二叉杆可以充当实验笼的底板,支撑动物。此时,可以控制转动机构,使得驱动件带动连接件转动,进而带动实验笼转动,以使动物眩晕在实验笼中。当动物眩晕的时候就减少了动物的挣扎,从而可以便于将实验笼和动物整体移动至实验位置,对动物进行实验。因此,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动物夹持装置,可以诱捕动物,并在诱捕动物后,对动物进行眩晕,减少动物挣扎,不会让动物感到痛苦,同时可以防止动物逃跑,便于实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物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验笼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叉子的安装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叉子的安装示意图;图5是图3的A向视图;图6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物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夹持装置(100)包括实验笼(10)、食物挂件(20)、第一夹紧机构(30)、第二夹紧机构(40)和用于驱动所述实验笼(10)转动的转动机构(50);/n所述实验笼(10)包括相对设置的顶面(11)和底面(12)、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13)和第二侧面(14)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15)和第四侧面(16),所述实验笼(10)的顶面(11)设有一开口(11a),所述食物挂件(20)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实验笼(10)的顶面(11)上,且所述食物挂件(20)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开口(11a)的正上方;所述第三侧面(15)和所述第四侧面(16)上均设有沿所述实验笼(10)的顶面(11)至底面(12)方向延伸的多个导向槽;/n所述第一夹紧机构(30)包括第一叉子(31)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叉子(31)沿平行于所述实验笼(10)的顶面(11)方向移动的第一叉子调节组件(32),所述第一叉子(31)包括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叉杆(311),位于所述第一叉子(31)两端的两个第一叉杆(311)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叉子调节组件(32)固定在所述第一侧面(13)和所述第二侧面(14)上,位于所述第一叉子(31)中部的多个第一叉杆(311)穿过所述第三侧面(15)上的第一导向槽(15a)设置在所述实验笼(10)的内部;/n所述第二夹紧机构(40)包括第二叉子(41)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叉子(41)沿平行于所述实验笼(10)的顶面(11)方向移动的第二叉子调节组件(42),所述第二叉子(41)包括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叉杆(411),位于所述第二叉子(41)两端的两个第二叉杆(411)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叉子调节组件(42)固定在所述第一侧面(13)和所述第二侧面(14)上,位于所述第二叉子(41)中部的多个第二叉杆(411)穿过所述第四侧面(16)上的第二导向槽(16a)设置在所述实验笼(10)的内部,且多个所述第一叉杆(311)和多个所述第二叉杆(411)在所述实验笼(10)的内部交叉设置;/n所述转动机构(50)包括连接件(51)和用于驱动所述连接件(51)转动的驱动件(52),所述连接件(5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13)和所述第二侧面(14)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物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夹持装置(100)包括实验笼(10)、食物挂件(20)、第一夹紧机构(30)、第二夹紧机构(40)和用于驱动所述实验笼(10)转动的转动机构(50);
所述实验笼(10)包括相对设置的顶面(11)和底面(12)、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13)和第二侧面(14)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15)和第四侧面(16),所述实验笼(10)的顶面(11)设有一开口(11a),所述食物挂件(20)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实验笼(10)的顶面(11)上,且所述食物挂件(20)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开口(11a)的正上方;所述第三侧面(15)和所述第四侧面(16)上均设有沿所述实验笼(10)的顶面(11)至底面(12)方向延伸的多个导向槽;
所述第一夹紧机构(30)包括第一叉子(31)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叉子(31)沿平行于所述实验笼(10)的顶面(11)方向移动的第一叉子调节组件(32),所述第一叉子(31)包括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叉杆(311),位于所述第一叉子(31)两端的两个第一叉杆(311)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叉子调节组件(32)固定在所述第一侧面(13)和所述第二侧面(14)上,位于所述第一叉子(31)中部的多个第一叉杆(311)穿过所述第三侧面(15)上的第一导向槽(15a)设置在所述实验笼(10)的内部;
所述第二夹紧机构(40)包括第二叉子(41)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叉子(41)沿平行于所述实验笼(10)的顶面(11)方向移动的第二叉子调节组件(42),所述第二叉子(41)包括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叉杆(411),位于所述第二叉子(41)两端的两个第二叉杆(411)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叉子调节组件(42)固定在所述第一侧面(13)和所述第二侧面(14)上,位于所述第二叉子(41)中部的多个第二叉杆(411)穿过所述第四侧面(16)上的第二导向槽(16a)设置在所述实验笼(10)的内部,且多个所述第一叉杆(311)和多个所述第二叉杆(411)在所述实验笼(10)的内部交叉设置;
所述转动机构(50)包括连接件(51)和用于驱动所述连接件(51)转动的驱动件(52),所述连接件(5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13)和所述第二侧面(1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挂件(20)包括连接杆(21)和挂环(22),所述连接杆(2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实验笼(10)的顶面(11)上,所述连接杆(21)的另一端设有所述挂环(22),所述挂环(22)上设有用于放置食物的食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叉子调节组件(32)包括导向架(321)、连接块(322)、紧固螺钉(323)、滑块(324)、弹簧(325)和紧固螺母(326);
所述导向架(321)的两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13)或所述第二侧面(14)上,所述导向架(321)的中部套设有所述连接块(322),所述紧固螺钉(323)穿过所述连接块(322)与所述导向架(321)相抵,所述滑块(324)与所述连接块(322)固定连接,所述滑块(324)上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叉杆(311)穿过的叉孔(324a),所述第一叉杆(311)穿过所述叉孔(324a)与所述紧固螺母(326)螺纹连接,所述弹簧(325)套设在所述第一叉杆(311)外,且所述弹簧(325)的一端与所述滑块(324)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25)的另一端与所述紧固螺母(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宝苗乐凯李长雷龚晓康皮明山
申请(专利权)人:江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