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模块化雨水花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599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装配式模块化雨水花箱,其包括箱体、建筑物落水管、雨水过滤模组、蓄水模组、种植土壤模组、混凝土池壁模组、溢水管组件以及隔板组件。隔板组件固定于箱体内,以形成一空腔。雨水过滤模组即内置于空腔中。蓄水模组、混凝土池壁模组依序布置于种植土壤模组的正下方。建筑物落水管穿越种植土壤模组,且与上述空腔相沟通。溢水管组件内置、固定于箱体内。溢水管组件同时与雨水过滤模组以及蓄水模组相沟通。这样一来,一方面,雨水过滤模组以及植物根系可以有效地对雨水进行过滤,从而达到雨水净化处理的效果。另一方面,雨水花箱可以存储一部分雨水,从而减小了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且在其后较长时间段内无需对植物进行浇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模块化雨水花箱
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建设
,尤其是一种装配式模块化雨水花箱。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现阶段居住小区内部的花箱仅仅提供美化景观功能,无法通过植物系统的培育和生长处理雨水,达到净水、蓄水、回用的目的。已知,雨水中不可避免地携有大量的垃圾以及污染物,如直接排放,极易造成市政管网的堵塞;再者,大量雨水直接排放至市政管网中,会增加河流水系负荷,甚至引发生态环境的破坏;另外,水资源直接排放至大自然,不能得到有效地利用,从而造成极大的浪费。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改善水质,存储多余雨水以为植物后续生长提供充足水分的装配式模块化雨水花箱。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了一种装配式模块化雨水花箱,其包括箱体、建筑物落水管、雨水过滤模组、蓄水模组、种植土壤模组、混凝土池壁模组、溢水管组件以及隔板组件。隔板组件固定于箱体内,以形成一空腔。雨水过滤模组即内置于空腔中。蓄水模组、混凝土池壁模组布置于上述隔板组件为外围,且沿着由上至下方向依序地布置于种植土壤模组的正下方。建筑物落水管穿越种植土壤模组,且与上述空腔相沟通。溢水管组件内置于箱体内,其由混凝土池壁模组进行固定。溢水管组件同时与雨水过滤模组以及蓄水模组相沟通,以将过滤后的雨水排放至所述箱体的外部。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隔板组件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其中,第一隔板呈平放态,以将雨水过滤模组与种植土壤模组相隔离。在第一隔板上开设有第一插入孔,以供上述建筑物落水管接入。第二隔板呈竖放态,布置于雨水过滤模组与蓄水模组以及混凝土池壁模组之间。溢水管组件插设于第二隔板上。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溢水管组件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第三管道。第一管道竖放于箱体内,且由种植土壤模组直至延伸至箱体的底壁。在第一管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缝,且其正对应于蓄水模组。在第二隔板上还增设有第二插入孔。第二管道旁接于第一管道上,且穿越上述第二插入孔以实现与雨水过滤模组的沟通。第三管道水平地贴靠于箱体的底壁。第三管道与第一管道相沟通,且其出口端直通箱体的外部。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管道的数量至少为2,且相互并排而置。溢水管组件还包括第四管道,其亦水平地贴靠于箱体的底壁,且其与上述第一管道均相沟通。第三管道旁接于第四管道上。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箱体为一体注塑成型件,且在其内侧壁设置有耐腐蚀涂层。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花箱,在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其置放于建筑物落水管的正下方,以将雨水导入到其内。这样一来,一方面,雨水过滤模组以及植物根系可以有效地对雨水进行过滤,从而达到雨水净化处理的效果,以向终端输出干净的水源。另一方面,在雨水花箱内、植物的正下方还增设有蓄水模组,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存储一部分雨水,从而减小了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且在其后较长时间段内无需对植物进行浇灌,从而减少了水资源的使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中装配式模块化雨水花箱的平面图。图2是本技术中装配式模块化雨水花箱的纵剖视图。1-箱体;2-建筑物落水管;3-雨水过滤模组;4-蓄水模组;5-种植土壤模组;6-混凝土池壁模组;7-溢水管组件;71-第一管道;711-进水缝;72-第二管道;73-第三管道;74-第四管道;8-隔板组件;81-第一隔板;82-第二隔板。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已知,装配式模块化雨水花箱置放于建筑物落水管的正下方,以将雨水导入到其内。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图2分别示出了本技术中装配式模块化雨水花箱的平面图及其纵剖视图,可知,其主要由箱体1、建筑物落水管2、雨水过滤模组3、蓄水模组4、种植土壤模组5、混凝土池壁模组6、溢水管组件7以及隔板组件8等几部分构成,其中,隔板组件8固定于箱体1内,以形成一空腔。雨水过滤模组3即内置于空腔中。蓄水模组4、混凝土池壁模组6均布置于隔板组件8的外围,且沿着由上至下方向依序地布置于种植土壤模组5的正下方。建筑物落水管2穿越种植土壤模组5,且与上述空腔相沟通。溢水管组件7内置于箱体1内,其由混凝土池壁模组6进行固定。溢水管组件7同时与雨水过滤模组3以及蓄水模组4相沟通,以及时地将过滤后的雨水排放至箱体1的外部。这样一来,一方面,雨水过滤模组3以及植物根系可以有效地对雨水进行过滤,从而达到雨水净化处理的效果,以向市政管网输出干净的水源,防止其发生淤堵现象。另一方面,在箱体1内、植物的正下方还增设有蓄水模组4,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存储一部分雨水,从而减小了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且在其后较长时间段内无需对植物进行浇灌,从而减少了水资源的使用量。上述装配式模块化雨水花箱的工作原理如下:由屋顶汇集的雨水经建筑物落水管2排放至空腔内,经由雨水过滤模组3处理以滤出其内的杂物,而后经由溢水管组件7排放至箱体1的外部,后续直接排放至市政管网中;而直接落入到花箱植物种植区的雨水,经由种植土壤模组5(即植物根系过滤)净化,而后亦由溢水管组件7排放至箱体1的外部,后续直接排放至市政管网中;而且其中部分雨水存储于蓄水模组4中以作为植物后续生长用水备用。出于尽可能地降低制造难度,降低制造成本方面考虑,作为上述装配式模块化雨水花箱结构的进一步细化,上述隔板组件8包括第一隔板81和第二隔板82。其中,第一隔板81呈平放态,以将雨水过滤模组3与种植土壤模组5相隔离。在第一隔板81上开设有第一插入孔,以供上述建筑物落水管2接入。第二隔板82呈竖放态,布置于雨水过滤模组3与蓄水模组4以及混凝土池壁模组6之间。溢水管组件7插设、穿越于第二隔板82上(如图2中所示)。再者,如图2中所示,上述溢水管组件7主要由第一管道71、第二管道72以及第三管道73构成,其中,第一管道71竖放于箱体1内,且由种植土壤模组5直至延伸至箱体1的底壁。在第一管道7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缝711,且其正对应于蓄水模组4。在第二隔板82上还增设有第二插入孔。第二管道72旁接于第一管道71上,且穿越上述第二插入孔以实现与雨水过滤模组3的沟通。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模块化雨水花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建筑物落水管、雨水过滤模组、蓄水模组、种植土壤模组、混凝土池壁模组、溢水管组件以及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固定于所述箱体内,以形成一空腔;所述雨水过滤模组即内置于所述空腔中;所述蓄水模组、所述混凝土池壁模组均布置于所述隔板组件的外围,且沿着由上至下方向依序地布置于所述种植土壤模组的正下方;所述建筑物落水管穿越所述种植土壤模组,且与所述空腔相沟通;所述溢水管组件内置于所述箱体内,其由所述混凝土池壁模组进行固定;所述溢水管组件同时与所述雨水过滤模组以及所述蓄水模组相沟通,以将过滤后的雨水排放至所述箱体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模块化雨水花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建筑物落水管、雨水过滤模组、蓄水模组、种植土壤模组、混凝土池壁模组、溢水管组件以及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固定于所述箱体内,以形成一空腔;所述雨水过滤模组即内置于所述空腔中;所述蓄水模组、所述混凝土池壁模组均布置于所述隔板组件的外围,且沿着由上至下方向依序地布置于所述种植土壤模组的正下方;所述建筑物落水管穿越所述种植土壤模组,且与所述空腔相沟通;所述溢水管组件内置于所述箱体内,其由所述混凝土池壁模组进行固定;所述溢水管组件同时与所述雨水过滤模组以及所述蓄水模组相沟通,以将过滤后的雨水排放至所述箱体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模块化雨水花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组件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呈平放态,以将所述雨水过滤模组与所述种植土壤模组相隔离;在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第一插入孔,以供所述建筑物落水管接入;所述第二隔板呈竖放态,布置于所述雨水过滤模组与所述蓄水模组以及所述混凝土池壁模组之间;所述溢水管组件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希博王敏敏王左蔡曼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汇诚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