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栽培用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57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施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栽培用施肥装置,包括施肥装置本体,施肥装置本体外侧设有装药桶,装药桶顶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进料导管,进料导管下部设有搅拌桶,搅拌桶侧壁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搅拌桶外侧焊接固定有若干个搅拌杆,搅拌桶底部设有电机,电机上部设有固定磨盘,固定磨盘上部设有转动磨盘,且转动磨盘侧边开设有通孔,装药桶侧边开设有出料孔,出料孔外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增压水泵,增压水泵的输出端设有出料管,出料管末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雾化喷嘴,该装置能将化肥均匀的洒于水稻上,且将化肥颗粒与水进行混合,使多种化肥充分融合,便于水稻吸收化肥溶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栽培用施肥装置
本技术涉及施肥装置
,具体为一种水稻栽培用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施肥需要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施肥,因为肥料溶解于水中,更容易被农作物吸收,而且其吸收利用率相对较高,但现有的肥料均是颗粒状结构,农作物吸收效率较低,水稻肥料需要多种混合之后,才能进行抛洒,现有的施肥机难以将化肥混合不均匀,且稻田中多有水,大型撒肥机难以进行撒肥,农民多是通过手工抛撒化肥,造成化肥颗粒抛洒不均匀的情况发生,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水稻栽培用施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栽培用施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肥料均是颗粒状结构,农作物吸收效率较低,水稻肥料需要多种混合之后,才能进行抛洒,现有的施肥机难以将化肥混合不均匀,且稻田中多有水,大型撒肥机难以进行撒肥,农民多是通过手工抛撒化肥,造成化肥颗粒抛洒不均匀的情况发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栽培用施肥装置,包括施肥装置本体,所述施肥装置本体外侧设有装药桶,所述装药桶呈圆柱形中空结构,所述装药桶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扶手,所述扶手下部设有卡扣,且所述装药桶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背带,所述装药桶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进料导管,所述进料导管上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防尘盖,所述进料导管下部设有搅拌桶,所述搅拌桶呈中空圆柱形结构,且所述搅拌桶侧壁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所述搅拌桶外侧焊接固定有若干个搅拌杆,所述搅拌桶底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装药桶底部,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焊接固定于所述搅拌桶底部中心位置,所述电机上部设有固定磨盘,所述固定磨盘上部设有转动磨盘,所述转动磨盘中部开设有转动孔,所述固定磨盘中部开设有固定孔,且所述转动磨盘与所述固定磨盘分别通过所述转动孔与所述固定孔套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外侧,且所述转动磨盘侧边开设有通孔,所述装药桶侧边开设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外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增压水泵,所述增压水泵的输出端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末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雾化喷嘴。优选的,所述搅拌桶的直径小于所述装药桶的直径,且所述搅拌桶的高度小于所述装药桶的高度。优选的,所述固定磨盘上表面呈锯齿状结构,且所述固定磨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上部。优选的,所述转动孔与所述固定孔内部呈圆柱形结构,且所述转动孔直径小于所述固定孔的直径。优选的,所述雾化喷嘴为旋转式喷嘴,且所述雾化喷嘴外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护罩。优选的,所述装药桶侧边设有观察窗,且所述观察窗侧边设有刻度条,所述装药桶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水稻栽培用施肥装置中,首先通过启动电机带动搅拌桶旋转,使不同的肥料颗粒通过搅拌溶解,细小的肥料颗粒通过透水孔流出,通过搅拌桶外侧的搅拌杆进行搅拌溶解,剩余的肥料颗粒掉入转动磨盘侧边的通孔中,固定磨盘上表面呈锯齿状结构,通过转动磨盘与固定磨盘的转动,对肥料颗粒进行辗磨,该装置能将化肥均匀的洒于水稻上,且将化肥颗粒与水进行混合,使多种化肥充分融合,便于水稻吸收化肥溶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床垫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B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施肥装置本体;2、装药桶;21、扶手;22、万向轮;23、背带;24、卡扣;25、观察窗;26、刻度条;27、出料孔;3、出料管;31、雾化喷嘴;32、橡胶防护罩;4、电机;5、搅拌桶;51、搅拌杆;52、透水孔;6、进料口;61、进料导管;62、防尘盖;7、转动磨盘;71、通孔;711、转动孔;72、固定磨盘;721、固定孔;8、增压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中心线”、“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深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水稻栽培用施肥装置,为了解决现有的肥料均是颗粒状结构,农作物吸收效率较低,水稻肥料需要多种混合之后,才能进行抛洒,现有的施肥机难以将化肥混合不均匀,且稻田中多有水,大型撒肥机难以进行撒肥,农民多是通过手工抛撒化肥,造成化肥颗粒抛洒不均匀的情况发生的问题,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施肥装置本体1,施肥装置本体1外侧设有装药桶2,装药桶2呈圆柱形中空结构,装药桶2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扶手21,扶手21下部设有卡扣24,且装药桶2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背带23,装药桶2顶部开设有进料口6,进料口6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进料导管61,进料导管61上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防尘盖62,进料导管61下部设有搅拌桶5,搅拌桶5呈中空圆柱形结构,且搅拌桶5侧壁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52,搅拌桶5外侧焊接固定有若干个搅拌杆51,搅拌桶5底部设有电机4,电机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装药桶2底部,且电机4的输出轴焊接固定于搅拌桶5底部中心位置,电机4上部设有固定磨盘72,固定磨盘72上部设有转动磨盘7,转动磨盘7中部开设有转动孔711,固定磨盘72中部开设有固定孔721,且转动磨盘7与固定磨盘72分别通过转动孔711与固定孔721套接于电机4的输出轴外侧,且转动磨盘7侧边开设有通孔71,装药桶2侧边开设有出料孔27,出料孔27外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增压水泵8,增压水泵8的输出端设有出料管3,出料管3末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雾化喷嘴31。本实例中,搅拌桶5的直径小于装药桶2的直径,且搅拌桶5的高度小于装药桶2的高度,防止搅拌桶5转动时与装药桶2发生撞击。进一步的,固定磨盘72上表面呈锯齿状结构,且固定磨盘7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电机4上部,便于使肥料通过通孔71进入固定磨盘72上方,进行辗磨。具体的为,转动孔711与固定孔721内部呈圆柱形结构,且转动孔711直径小于固定孔721的直径,防止固定孔721与电机4发生摩擦,损坏固定磨盘72。除此之外,雾化喷嘴31为旋转式喷嘴,是将水喷入圆锥形转杯的前端,借助高速旋转的转杯将水展成薄膜,由“离心力喷雾”和“速度喷雾”的综合作用而雾化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栽培用施肥装置,包括施肥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装置本体(1)外侧设有装药桶(2),所述装药桶(2)呈圆柱形中空结构,所述装药桶(2)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扶手(21),所述扶手(21)下部设有卡扣(24),且所述装药桶(2)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背带(23),所述装药桶(2)顶部开设有进料口(6),所述进料口(6)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进料导管(61),所述进料导管(61)上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防尘盖(62),所述进料导管(61)下部设有搅拌桶(5),所述搅拌桶(5)呈中空圆柱形结构,且所述搅拌桶(5)侧壁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52),所述搅拌桶(5)外侧焊接固定有若干个搅拌杆(51),所述搅拌桶(5)底部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装药桶(2)底部,且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焊接固定于所述搅拌桶(5)底部中心位置,所述电机(4)上部设有固定磨盘(72),所述固定磨盘(72)上部设有转动磨盘(7),所述转动磨盘(7)中部开设有转动孔(711),所述固定磨盘(72)中部开设有固定孔(721),且所述转动磨盘(7)与所述固定磨盘(72)分别通过所述转动孔(711)与所述固定孔(721)套接于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外侧,且所述转动磨盘(7)侧边开设有通孔(71),所述装药桶(2)侧边开设有出料孔(27),所述出料孔(27)外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增压水泵(8),所述增压水泵(8)的输出端设有出料管(3),所述出料管(3)末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雾化喷嘴(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栽培用施肥装置,包括施肥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装置本体(1)外侧设有装药桶(2),所述装药桶(2)呈圆柱形中空结构,所述装药桶(2)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扶手(21),所述扶手(21)下部设有卡扣(24),且所述装药桶(2)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背带(23),所述装药桶(2)顶部开设有进料口(6),所述进料口(6)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进料导管(61),所述进料导管(61)上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防尘盖(62),所述进料导管(61)下部设有搅拌桶(5),所述搅拌桶(5)呈中空圆柱形结构,且所述搅拌桶(5)侧壁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52),所述搅拌桶(5)外侧焊接固定有若干个搅拌杆(51),所述搅拌桶(5)底部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装药桶(2)底部,且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焊接固定于所述搅拌桶(5)底部中心位置,所述电机(4)上部设有固定磨盘(72),所述固定磨盘(72)上部设有转动磨盘(7),所述转动磨盘(7)中部开设有转动孔(711),所述固定磨盘(72)中部开设有固定孔(721),且所述转动磨盘(7)与所述固定磨盘(72)分别通过所述转动孔(711)与所述固定孔(721)套接于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外侧,且所述转动磨盘(7)侧边开设有通孔(71),所述装药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芹高德全刘金鹤刘俊万丹凤郑殿臣韩喜福苏仕卫郑在环于晶贾振宇郝世明于慧玲邱义图郑军虎张文君赵洪波王淑琴刘淑琴陈芳于世伟刘惠军李姝方淑琴杨焕茹邱萍王敏谦申延国刘庆君
申请(专利权)人:桦甸市桦郊乡农业站农机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