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耳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501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耳机设备,涉及电声产品领域,包括左耳机、右耳机及充电盒;左耳机和右耳机内均设置有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充电盒上设置有盒主控芯片,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和提示单元。当左耳机或右耳机的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与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建立近距离无线通信连接后,左耳机内置的地址电信号,右耳机内置的地址电信号,均被传输至盒主控芯片,盒主控芯片根据地址电信号控制提示单元发出提示,明确指出左耳槽位置或右耳槽位置。可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线耳机设备,在耳机放入充电盒时,充电盒发出提示,避免了误放的情况发生,改善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耳机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声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耳机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TWS耳机通常配备有充电盒,充电盒上设置有收纳耳机的左耳槽和右耳槽,通常左耳机放入左耳槽内,右耳机放入右耳槽内。但是,由于左耳机和右耳机外形结构接近,在用户摘下左耳机或右耳机,放入充电盒时,很容易出现误放入的情况,即左耳机放入充电盒的右耳槽内,右耳机放入充电盒的左耳槽内。此情况尤其易出现在杆状的耳机中,在夜间由于光线不充足,也会增加误放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耳机设备,该设备在左耳机和右耳机收入充电盒时发出提示,避免误放的情况发生,改善用户体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耳机设备,包括左耳机、右耳机及充电盒,所述充电盒上设置有左耳槽和右耳槽,所述左耳机和所述右耳机内均设置有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所述充电盒上设置有盒主控芯片,以及分别与所述盒主控芯片电连接的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和提示单元,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进行近距离通信,并传输所述左耳机或所述右耳机的地址电信号给所述盒主控芯片,所述盒主控芯片根据地址电信号控制所述提示单元发出提示。优选方式为,所述左耳机和所述右耳机内均设置有电连接的耳机主控芯片和佩戴状态检测单元,所述耳机主控芯片还与所述第一近距离通信单元电连接,所述佩戴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佩戴状态,并传输对应状态电信号给所述耳机主控芯片,所述耳机主控芯片用于根据状态电信号使能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优选方式为,所述充电盒上还设置有盒盖状态检测单元,所述盒盖状态检测单元与所述盒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盒盖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充电盒的盒盖开关状态,并传输对应开关状态电信号给所述盒主控芯片,所述盒主控芯片用于根据开关状态使能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优选方式为,所述提示单元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通过亮灭、发光颜色或闪烁频率指示所述左耳槽和所述右耳槽位置。优选方式为,所述提示单元包括左指示灯和右指示灯。优选方式为,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和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均包括NFC芯片。优选方式为,所述佩戴状态检测单元包括接近传感器。优选方式为,所述接近传感器为激光型接近传感器。优选方式为,所述盒盖状态检测单元包括霍尔传感器。优选方式为,所述左耳机和所述右耳机均为蓝牙耳机,所述耳机主控芯片为蓝牙芯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的无线耳机设备,包括左耳机、右耳机及充电盒;左耳机和右耳机内均设置有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充电盒上设置有盒主控芯片,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和提示单元。当左耳机或右耳机的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与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建立近距离无线通信连接后,左耳机内置的地址电信号,右耳机内置的地址电信号,均被传输至盒主控芯片,盒主控芯片根据地址电信号控制提示单元发出提示,明确指出左耳槽位置或右耳槽位置。可见,本技术的无线耳机设备,在耳机放入充电盒时,充电盒发出提示,避免了误放的情况发生,改善了用户体验。由于左耳机和右耳机内均设置有电连接的耳机主控芯片和佩戴状态检测单元,耳机主控芯片还与第一近距离通信单元电连接,佩戴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佩戴状态,并传输对应状态电信号给耳机主控芯片,耳机主控芯片用于根据状态电信号使能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通过设置佩戴状态检测单元,使左耳机和右耳机处于摘下状态时,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才工作,降低了能耗,保证了性能。由于充电盒上还设置有盒盖状态检测单元,盒盖状态检测单元与盒主控芯片电连接,盒盖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充电盒的盒盖开关状态,并传输对应开关状态电信号给盒主控芯片,盒主控芯片用于根据开关状态使能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通过设置盒盖状态检测单元,使充电盒的盒盖打开时,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才工作,降低了能耗,保证了性能。由于提示单元指示灯,指示灯通过亮灭、发光颜色或闪烁频率指示左耳槽和右耳槽位置,结构简单,提示直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无线耳机设备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无线耳机设备中充电盒的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无线耳机设备中左耳机的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无线耳机设备中右耳机的电路图;图中:1-耳机充电电路,2-充电盒充电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无线耳机设备,包括左耳机、右耳机及充电盒,充电盒上设置有左耳槽和右耳槽,左耳机和右耳机内均设置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充电盒上设置有盒主控芯片,以及分别与盒主控芯片电连接的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和提示单元,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用于与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进行近距离通信,并传输左耳机或右耳机的地址电信号给盒主控芯片,盒主控芯片根据地址电信号控制提示单元发出提示。本技术使用时,右耳机与左耳机工作原理相同,以左耳机为例进行描述。当左耳机与充电盒之间距离在近距离通信范围内时,通常20cm以内,第一近距离通信单元与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建立近距离通信连接。第一近距离通信单元传输左耳机内置的地址电信号给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解析后传输地址电信号给盒主控芯片,盒主控芯片根据左耳机的地址电信号,传输指示左耳槽位置对应的指示电信号给提示单元,提示单元发出提示,根据提示左耳机准确放入左耳槽内。可见,本技术的无线耳机设备,在耳机放入充电盒时,充电盒发出提示,避免了误放的情况发生,改善了用户体验。如图3和图4所示,左耳机和右耳机内均设置有电连接的耳机主控芯片和佩戴状态检测单元,耳机主控芯片还与第一近距离通信单元电连接,佩戴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佩戴状态,并传输对应状态电信号给所述耳机主控芯片,耳机主控芯片用于根据状态电信号使能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通过设置佩戴状态检测单元,使左耳机和右耳机处于摘下状态时,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才工作,降低了能耗,保证了性能。佩戴状态检测单元包括接近传感器,进一步的,接近传感器为激光型接近传感器,优选PA22409001型号。图3中,左耳机的接近传感器U9的管脚与耳机主控芯片U8的CAP_SENSD[0]管脚,CAP_SENSD[1]管脚和CAP_SENSD[2]管脚电连接,通过电连接的管脚传输对应的左耳机佩戴状态电信号,左耳机由电池BT_L供电。图4中,右耳机的接近传感器U12的管脚与耳机主控芯片U11的CAP_SENSD[0]管脚,CAP_SENSD[1]管脚和CAP_SENSD[2]管脚电连接,通过电连接的管脚传输对应的右耳机佩戴状态电信号,右耳机由电池BT_R供电。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包括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耳机设备,包括左耳机、右耳机及充电盒,所述充电盒上设置有左耳槽和右耳槽,其特征在于,/n所述左耳机和所述右耳机内均设置有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n所述充电盒上设置有盒主控芯片,以及分别与所述盒主控芯片电连接的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和提示单元,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进行近距离通信,并传输所述左耳机或所述右耳机的地址电信号给所述盒主控芯片,所述盒主控芯片根据地址电信号控制所述提示单元发出提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耳机设备,包括左耳机、右耳机及充电盒,所述充电盒上设置有左耳槽和右耳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耳机和所述右耳机内均设置有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
所述充电盒上设置有盒主控芯片,以及分别与所述盒主控芯片电连接的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和提示单元,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进行近距离通信,并传输所述左耳机或所述右耳机的地址电信号给所述盒主控芯片,所述盒主控芯片根据地址电信号控制所述提示单元发出提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耳机和所述右耳机内均设置有电连接的耳机主控芯片和佩戴状态检测单元,所述耳机主控芯片还与所述第一近距离通信单元电连接,所述佩戴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佩戴状态,并传输对应状态电信号给所述耳机主控芯片,所述耳机主控芯片用于根据状态电信号使能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盒上还设置有盒盖状态检测单元,所述盒盖状态检测单元与所述盒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盒盖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充电盒的盒盖开关状态,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波林秀秀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