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冷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451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5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油冷电机。油冷电机包括壳体、定子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配油环,所述配油环至少通过与所述壳体的配合形成用于冷却油的容纳空间,在所述配油环上设有孔洞,使得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的冷却油能够通过所述孔洞流经所述定子。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油冷电机能够有效地对定子进行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冷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冷电机。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带动了驱动电机向高功率、高转速、轻量化的发展方向。随着电机转速和功率的提升,常规的水冷方案已经难以满足电机冷却的需要,因此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开发油冷电机。当前的油冷电机主要采用的冷却方式为在定子上开设油槽,或使用若干喷嘴将油喷射到定子上,从而使用冷却油对整个定子进行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油冷电机,其能够有效地对定子进行冷却。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提出的油冷电机,包括壳体、定子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配油环,所述配油环至少通过与所述壳体的配合形成用于冷却油的容纳空间,在所述配油环上设有孔洞,使得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的冷却油能够通过所述孔洞流经所述定子。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提出的油冷电机,所述配油环在垂直于所述定子的轴线的圆周方向连续地分布。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提出的油冷电机,所述孔洞沿着所述定子的轴线方向和/或圆周方向均匀地分布。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提出的油冷电机,在所述壳体中在对应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外圆周处设有油孔以及与所述油孔联通的油道,所述油孔和所述油道用于将冷却油供应至所述容纳空间。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提出的油冷电机,所述配油环通过与所述壳体的配合形成用于冷却油的容纳空间,并且所述配油环在沿着所述定子的轴线剖切的横截面中构造为U形。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提出的油冷电机,所述配油环通过与所述壳体以及所述定子的配合形成用于冷却油的容纳空间,并且所述配油环在沿着所述定子的轴线剖切的横截面中构造为L形。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提出的油冷电机,所述定子包括设置在两侧的定子绕组,在所述配油环上在对应于所述定子绕组的区段设有孔洞,使得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的冷却油能够通过所述孔洞流经所述定子绕组。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提出的油冷电机,在所述定子的左侧和右侧各设有一个配油环,这两个配油环分别通过密封圈与所述壳体以及所述定子密封。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提出的油冷电机,左侧的配油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凸台与所述定子的左侧之间,右侧的配油环固定在定子的右侧与后端盖之间,所述后端盖用于封闭所述壳体的右侧。根据本技术一个方面提出的油冷电机,所述油冷电机还包括转子,所述转子能够带动前电机轴和后电机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在壳体中的配油环以及至少通过与壳体的配合形成的用于冷却油的容纳空间,使得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的冷却油能够通过所述孔洞流经所述定子,从而以简单、有效的方式对所述定子进行冷却。附图说明参照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除非另有说明,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图1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油冷电机;图2示意性显示了图1中的油冷电机的局部放大图;图3示意性显示了图2中的冷却油的流路;图4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油冷电机中的配油环。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油冷电机包括壳体、定子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配油环,所述配油环至少通过与所述壳体的配合形成用于冷却油的容纳空间,在所述配油环上设有孔洞,使得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的冷却油能够通过所述孔洞流经所述定子。在根据本申请的油冷电机中,通过设置在壳体中的配油环以及至少通过与壳体的配合形成的用于冷却油的容纳空间,使得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的冷却油能够通过所述孔洞流经所述定子,从而以简单、有效的方式对所述定子进行冷却。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和图2示出,其中可看出:油冷电机包括壳体4、定子7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4内的配油环6,10。配油环例如由塑料制成。所述配油环通过与所述壳体4以及所述定子7的配合形成用于冷却油的容纳空间22。具体来说,配油环与壳体4的周向壁以及定子7的端侧围成了用于冷却油的容纳空间22,在该容纳空间中可以填充有高压冷却油。所述配油环在沿着所述定子7的轴线X剖切的横截面中构造为L形。L形的配油环的长边的位置对应于待冷却的定子7。在该L形的配油环的长边上设有孔洞21,使得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的冷却油能够通过所述孔洞21流经所述定子7。具体地,所述定子7包括设置在两侧的定子绕组18,在所述配油环上在对应于所述定子绕组18的区段设有孔洞21,使得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的冷却油能够通过所述孔洞21流经所述定子绕组18。例如,填充在该容纳空间中的高压冷却油能够通过孔洞21喷射到设置在定子7两侧的定子绕组18的外表面。在定子7的两侧设置定子绕组18的情况下,定子7的高温区域主要集中在两端的定子绕组18上。在该实施例中采用对定子两端的定子绕组进行分散式冷却,能够实现效率的优化,而无需对整个定子进行冷却,简化了冷却机构的结构,减少了结构尺寸。配油环在垂直于所述定子7的轴线X的圆周方向连续地分布。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配油环在垂直于所述定子7的轴线X的圆周方向连续地分布且构造为一件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配油环也可以构造为多件式且这些配油环在垂直于所述定子7的轴线X的圆周方向相互邻接地分布,使得同样能够完整地覆盖垂直于所述定子7的轴线X的圆周方向。所述孔洞21沿着所述定子7的轴线X方向和/或圆周方向均匀地分布,使得填充在容纳空间中的冷却油能够通过这些孔洞21均匀地喷射到定子7或者均匀地喷射到设置在定子7两侧的定子绕组18。参考图2所示,在所述壳体4中在对应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外圆周处设有油孔19以及与所述油孔19联通的油道20。例如借助于油泵将冷却油通过所述油道20和所述油孔19供应至所述容纳空间,从而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形成高压冷却油。高压冷却油通过孔洞21喷射到定子7或者设置在定子7两侧的定子绕组18,然后冷却油通过回流系统重新流经油泵,由此完成用于冷却油的油路循环。在根据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定子7的左侧和右侧各设有一个配油环,这两个配油环分别通过密封圈与所述壳体4以及所述定子7密封(参考图2或图3)。左侧的配油环6固定在所述壳体4上的凸台与所述定子7的左侧之间,右侧的配油环10固定在定子7的右侧与后端盖11之间,所述后端盖11用于封闭所述壳体4的右侧。配油环密封所需的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电机包括壳体(4)、定子(7)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4)内的配油环,所述配油环至少通过与所述壳体(4)的配合形成用于冷却油的容纳空间(22),在所述配油环上设有孔洞(21),使得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的冷却油能够通过所述孔洞(21)流经所述定子(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电机包括壳体(4)、定子(7)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4)内的配油环,所述配油环至少通过与所述壳体(4)的配合形成用于冷却油的容纳空间(22),在所述配油环上设有孔洞(21),使得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的冷却油能够通过所述孔洞(21)流经所述定子(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油环在垂直于所述定子(7)的轴线(X)的圆周方向连续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21)沿着所述定子(7)的轴线(X)方向和/或圆周方向均匀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4)中在对应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外圆周处设有油孔(19)以及与所述油孔(19)联通的油道(20),所述油孔(19)和所述油道(20)用于将冷却油供应至所述容纳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油环通过与所述壳体(4)的配合形成用于冷却油的容纳空间,并且所述配油环在沿着所述定子(7)的轴线(X)剖切的横截面中构造为U形。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澄李鹏鹏温敬召张亮龚晓峰柳振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