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447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电机,能够省略端子台的使用且节省设置空间。旋转电机包括:定子;旋转电机壳,收容所述定子;第一导电部件,固定在所述定子,且在一端部设有第一连接端子;第二导电部件,固定在所述旋转电机壳,且在一端部设有第二连接端子;以及引导部件,设置在所述定子与所述旋转电机壳,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彼此对向配置,所述定子与所述旋转电机壳在所述定子的轴方向上相对移动而固定,在所述定子与所述旋转电机壳相对移动而彼此接近的过程中,所述引导部件引导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其中一者接触另一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旋转电机通常包括旋转电机壳、定子(stator)及转子(rotor)等。所述定子卷绕有线圈(coil),所述转子相对于定子而旋转自如地设置,且定子与转子收容在旋转电机壳中。进而,旋转电机可构成为具有U相、V相及W相的三相马达。也就是说,卷绕在定子上的线圈含有U相线圈、V相线圈及W相线圈。并且,在线圈上,连接着与U相、V相、W相分别相对应的三相线连接器如汇流条(busbar)。通常,位在旋转电机壳的外侧的三相线连接器如汇流条与位在定子的三相线会在中间位置使用端子台与固定件如螺栓进行连结,进而电性连接。因此,用于电性连接内置在旋转电机壳内的旋转电机的端子台构造容易导致定子侧的端子位置精度难以得出而安装不良,或者因构件数增加而导致安装成本提高。另外,目前虽有将端子连接部或端子台插入部设置在旋转电机壳内的作法(如专利文献1),但旋转电机壳因此厚度增加。[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第2015-109742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电机,能够省略端子台的使用且节省设置空间。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电机,包括:定子;旋转电机壳,收容所述定子;第一导电部件,固定在所述定子,且在一端部设有第一连接端子;第二导电部件,固定在所述旋转电机壳,且在一端部设有第二连接端子;以及引导部件,设置在所述定子与所述旋转电机壳,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彼此对向配置,所述定子与所述旋转电机壳在所述定子的轴方向上相对移动而固定,在所述定子与所述旋转电机壳相对移动而彼此接近的过程中,所述引导部件引导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其中一者接触另一者。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至少一者配置有弹性部件,在所述定子与所述旋转电机壳相对移动而彼此接近的过程中,所述弹性部件收缩而使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其中一者对另一者赋予按压力。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部件设有从所述定子往所述轴方向突出的过渡部,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以避开所述过渡部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定子的轴方向侧的外表面。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设置在比所述过渡部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分别通过台座而固定,且所述台座为绝缘部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引导部件包括引导部与跟随部,所述引导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其中一者的周围,并从对应的所述台座在所述轴方向上延伸,所述跟随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另一者的周围,并从对应的所述台座在所述轴方向上延伸,以与所述引导部的内侧接触而跟随所述引导部。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引导部具有往内侧倾斜的倾斜面,且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其中对应于所述引导部的一者与所述引导部之间设有间隙,来暴露出对应于所述引导部的所述台座,所述跟随部的端部与所述引导部的内侧的所述倾斜面接触而跟随所述引导部,并按压在对应于所述引导部的所述台座上。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引导部与所述跟随部为具有弹性的绝缘部件,在所述跟随部的端部按压在对应于所述引导部的所述台座上的状态下,所述定子与所述旋转电机壳固定。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部件为三相线,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对应的所述台座因应三相中的U相、V相、W相而设置。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定子与所述旋转电机壳以沿着所述轴方向延伸的固定件固定。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旋转电机中,定子与旋转电机壳在定子的轴方向上相对移动而固定。在定子与旋转电机壳相对移动而彼此接近的过程中,引导部件引导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的其中一者接触另一者,进而使第一导电部件与第二导电部件如位在定子的三相线与位在旋转电机壳的外侧的三相线连接器如汇流条电性连接。如此,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所构成的端子连接部设在旋转电机壳内的定子的表面,且由引导部件来引导对位准度,因此旋转电机能够省略在定子与旋转电机壳的中间位置设置用来连接三相线连接器如汇流条与三相线的端子台及用于固定端子台的固定件。据此,本技术的旋转电机能够省略端子台的使用且节省设置空间。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旋转电机的局部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旋转电机在定子的外侧面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旋转电机在端子连接部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旋转电机在端子连接部的组合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50:固定件;60:外部连接件;100:旋转电机;110:旋转电机壳;112:孔;114:内侧面;116、126:台座;120:定子;122:线圈;122a:过渡部;124:外表面;130:第一导电部件;132:第一连接端子;140:第二导电部件;142:第二连接端子;150:引导部件;152:引导部;152a:倾斜面;152b:间隙;154:跟随部;160:弹性部件;A:端子连接部;B:剖线;L:轴方向;U:U相线圈;V:V相线圈;W:W相线圈。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依照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旋转电机的局部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旋转电机在定子的外侧面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旋转电机在端子连接部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旋转电机在端子连接部的组合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旋转电机100包括旋转电机壳110、定子120、转子(未示出)、以及设置在旋转电机壳110、定子120之间的端子连接部A等。以下将以图1至图4来说明在本实施例的旋转电机100的具体结构。其中,图1至图4仅示出旋转电机100的需说明的部分,而其他未说明的部分可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多加赘述。本技术并不限制旋转电机100的其他组成,其可依据需求调整。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旋转电机壳110收容定子120、与转子(未示出)。定子120卷绕有线圈122,且定子120与旋转电机壳110能够在定子120的轴方向L上相对移动而以沿着轴方向L延伸的固定件50如螺栓固定,而转子(未示出)相对于定子120而旋转自如地设置。其中,图1示出定子120的定子轭(statoryoke)作为示意,而定子120的其他部分省略示出。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卷绕在定子120的线圈122含有U相线圈U、V相线圈V及W相线圈W,因此旋转电机100可构成为具有U相、V相及W相的三相马达。然而,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只含有一种线圈。卷绕在定子120上的线圈122(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定子;/n旋转电机壳,收容所述定子;/n第一导电部件,固定在所述定子,且在一端部设有第一连接端子;/n第二导电部件,固定在所述旋转电机壳,且在一端部设有第二连接端子;以及/n引导部件,设置在所述定子与所述旋转电机壳,/n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彼此对向配置,/n所述定子与所述旋转电机壳在所述定子的轴方向上相对移动而固定,/n在所述定子与所述旋转电机壳相对移动而彼此接近的过程中,所述引导部件引导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其中一者接触另一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
旋转电机壳,收容所述定子;
第一导电部件,固定在所述定子,且在一端部设有第一连接端子;
第二导电部件,固定在所述旋转电机壳,且在一端部设有第二连接端子;以及
引导部件,设置在所述定子与所述旋转电机壳,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彼此对向配置,
所述定子与所述旋转电机壳在所述定子的轴方向上相对移动而固定,
在所述定子与所述旋转电机壳相对移动而彼此接近的过程中,所述引导部件引导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其中一者接触另一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至少一者配置有弹性部件,
在所述定子与所述旋转电机壳相对移动而彼此接近的过程中,所述弹性部件收缩而使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其中一者对另一者赋予按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部件设有从所述定子往所述轴方向突出的过渡部,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以避开所述过渡部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定子的轴方向侧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设置在比所述过渡部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分别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间宫启介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