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传输线连接器、信号传输线及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379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信号传输线连接器、信号传输线及测试装置,连接器包括:外壳以及位于外壳内的复位装置、杠杆装置、插板、导轨和固位杆,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导轨固定在外壳内部,且与开口所在端面垂直;固位杆对称的固定在导轨两侧;复位装置与固位杆活动连接;杠杆装置分别与复位装置和插板固定连接;杠杆装置分别与固位杆和导轨活动连接,其中,复位装置用于根据信号传输线连接器的插拔状态沿固位杆位移,插板用于根据杠杆装置沿导轨位移;复位装置的位移方向与插板的位移方向相反;导轨两侧的复位装置的前端面间的连线与导轨垂直。该连接器可以更好的实现连接器与PCB接口的平行插拔,避免了不平行插拔时的针脚翘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号传输线连接器、信号传输线及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信号传输线连接器、信号传输线及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已经成为了现代IT、视讯产品中重要的显示平台。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出厂前,经常需要对产品进行测试,例如TP(TestPisce)测试、C检及点灯测试,此时需要通过低压差分信号传输(LVDS)线来连接产品与信号源。图1示出根据现有的一种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测试装置包括:信号源,显示器200以及信号传输线300。显示器200包括显示面板210、驱动芯片220和柔性电路板230,柔性电路板230上设置有PCB接口231以及多个第二针脚232,PCB接口231用于接收测试信号和电源信号,以驱动显示面板210显示图像。信号传输线连接器100包括插板150和排布在插板150上的多个第一针脚151,多个第一针脚151中的每个针脚对应与信号传输线300中的一条信号线连接以传输多个测试信号和电源信号的其中之一。当信号传输线连接器100插入显示器200上的PCB接口231时,多个第一针脚151与多个第二针脚232一一对应接触,以完成信号源与显示器200的电气连接;当信号传输线连接器100从显示器200上的PCB接口231拔出时,多个第一针脚151与多个第二针脚23断开接触,以断开信号源与显示器200的电气连接。但是针对现有信号传输线的连接器,若测试人员对其与显示器上的PCB接口进行对位插拔时,若没有平行插拔或存在信号传输线本身的材质受限或插拔次数超出管控范围,均会导致信号输出线连接器内的针脚(PIN)翘起,从而导致显示器产品画面异常,或PCB板直接报废。若出现针脚翘起后流入市场,还会出现客户抱怨情况,增加客户投诉率。针对上述情况,现有解决方案是人工进行插拔时信号传输线的自检、抽检与外观检测,如此会带来相当可观的人工成本。而对于出现问题的信号传输线连接器,只能使用如热风枪进行维修,很容易导致产品报废。因此,有必要提供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线连接器、信号传输线及测试装置,可以更好的实现连接器与PCB接口的平行插拔,避免了不平行插拔时的针脚翘起,提高连接器与接口接触时的信号传输质量,同时降低维修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线连接器,包括:外壳以及位于外壳内的复位装置、杠杆装置、插板、导轨和固位杆,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插板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所述杠杆装置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并与所述插板固定连接;所述固位杆固定在所述导轨两侧;所述复位装置与所述固位杆活动连接,并与所述杠杆装置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复位装置根据所述信号传输线连接器的插拔状态沿所述固位杆上下滑动,并通过所述杠杆装置控制所述插板沿所述导轨上下滑动。优选地,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套筒、第一弹簧以及传动杆,所述套筒固定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传动杆贯穿所述套筒,且所述传动杆的底端与所述杠杆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套筒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杠杆装置包括第一销轴、连杆轴承、第二销轴以及支架,所述连杆轴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销轴与所述复位装置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固位杆滑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销轴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连杆轴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插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销轴与所述第二销轴之间的所述连杆轴承的有效长度随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优选地,所述第一销轴和/或所述第二销轴相对所述连杆轴承的有效连接部位位于所述连杆轴承内,且通过第二弹簧与所述连杆轴承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杆轴承包括卡套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连杆轴承的第一部分与所述连杆轴承的第二部分之间通过第三弹簧连接。优选地,所述导轨所在直线与所述开口所在端面垂直。优选地,所述信号传输线连接器还包括:固定卡槽,连接于所述插板的底部端面与所述杠杆装置之间,且所述固定卡槽的宽度自与所述杠杆装置的连接处逐渐递增。优选地,所述信号传输线连接器还包括:固定装置,用于在所述信号传输线连接器与外部的PCB接口连接时实现所述信号传输线连接器与所述PCB接口的固定。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为旋钮螺丝,或为所述外壳开口处的卡扣结构。优选地,所述外壳为透明材料制成。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测试装置,包括:信号源,用于提供测试信号和电源信号;显示器,显示器上设置有PCB接口,用于接收测试信号和电源信号,以显示图像;以及如上述的信号传输线,一端与信号源电气连接,另一端与PCB接口插拔连接,用于提供信号源和显示器之间的信号传输路径。本技术新型公开的信号传输线连接器设置复位装置和杠杆装置,并采用杠杆原理进行连接器插板与PCB接口的插拔连接,复位装置设置于插板两端且两个复位装置的触发点的连线与连接器插板的位移方向垂直,很好的实现了连接器插板相对PCB接口的平行插入与拔出,避免了不平行插入导致的针脚翘起。同时杠杆装置可以推动插板自动对位PCB接口,进而避免了人工操作时对位异常导致的针脚接触不良。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降低了维修成本。在插板下端设置固定卡槽,实现了对信号传输线的自动固定,也可以更好的实现杠杆装置对插板整体的平行推进。在连接器上设置固定装置,可以防止由于复位装置的弹性致使的信号传输线连接器与PCB接口脱离,进而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外壳为透明材料制成,方便实现对连接器内部的线材的自检。复位装置和杠杆装置的结构简单,设计成本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图1示出根据现有的一种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信号传输线连接器闲置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信号传输线连接器连接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a)示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图2中AA区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b)示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图2中AA区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号传输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复位装置、杠杆装置、插板、导轨和固位杆,/n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开口;/n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插板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n所述杠杆装置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并与所述插板固定连接;/n所述固位杆固定在所述导轨两侧;/n所述复位装置与所述固位杆活动连接,并与所述杠杆装置固定连接,/n其中,所述复位装置根据所述信号传输线连接器的插拔状态沿所述固位杆上下滑动,并通过所述杠杆装置控制所述插板沿所述导轨上下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传输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复位装置、杠杆装置、插板、导轨和固位杆,
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开口;
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插板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
所述杠杆装置与所述导轨活动连接,并与所述插板固定连接;
所述固位杆固定在所述导轨两侧;
所述复位装置与所述固位杆活动连接,并与所述杠杆装置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复位装置根据所述信号传输线连接器的插拔状态沿所述固位杆上下滑动,并通过所述杠杆装置控制所述插板沿所述导轨上下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套筒、第一弹簧以及传动杆,
所述套筒固定在所述外壳内部;
所述传动杆贯穿所述套筒,且所述传动杆的底端与所述杠杆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套筒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装置包括第一销轴、连杆轴承、第二销轴以及支架,
所述连杆轴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销轴与所述复位装置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固位杆滑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销轴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连杆轴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插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传输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轴与所述第二销轴之间的所述连杆轴承的有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宝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