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智能呼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1249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ICU智能呼叫系统,包括吊塔、设置于吊塔上的监测单元和自主呼叫设备、以及设置于ICU外的报警器,自主呼叫设备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数据处理单元、与数据处理单元电连接的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监测单元与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器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ICU智能呼叫系统,通过监测单元自动监测ICU内的相关情况,监测的数据经信号输入端发送至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形成分析结果,当分析结果为需要报警时,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ICU智能呼叫系统能够实现自主识别报警情况,并进行自主报警,无需医护人员手动点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ICU智能呼叫系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ICU智能呼叫系统。
技术介绍
ICU(IntensiveCareUnit,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目前的呼叫系统都是手动点击,有时候护士正在操作,此时不便于进行点击呼叫;或者,当ICU中没有医护人员时,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将无法及时呼叫医护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能够智能呼叫的ICU智能呼叫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ICU智能呼叫系统,包括吊塔、设置于所述吊塔上的监测单元和自主呼叫设备、以及设置于ICU外的报警器,所述自主呼叫设备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数据处理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电连接的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所述监测单元与所述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器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ICU智能呼叫系统,通过监测单元自动监测ICU内的相关情况,监测的数据经信号输入端发送至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形成分析结果,当分析结果为需要报警时,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ICU智能呼叫系统能够实现自主识别报警情况,并进行自主报警,无需医护人员手动点击。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ICU智能呼叫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自主呼叫设备与定位柱的配合的俯视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自主呼叫设备与监测单元以及报警器的逻辑框图。附图标记说明吊塔10;横梁11;吊柱12;托盘13;定位柱131;自主呼叫设备20;数据处理单元201;信号输入端202;信号输出端203;壳体204;显示屏205;凸缘206;定位槽206a;监测单元30;报警器40;病床50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上”、“下”、“左”、“右”、“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ICU智能呼叫系统,请参阅图1和图3,包括吊塔10、设置于吊塔10上的监测单元30和自主呼叫设备20、以及设置于ICU外的报警器40,自主呼叫设备20包括壳体204、设置于壳体204内的数据处理单元201、以及与数据处理单元201电连接的信号输入端202和信号输出端203,监测单元30与信号输入端202电连接,信号输出端203与报警器40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ICU智能呼叫系统,通过监测单元30自动监测ICU内的相关情况,监测的数据经信号输入端202发送至数据处理单元201,数据处理单元201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形成分析结果,当分析结果为需要报警时,报警器40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ICU智能呼叫系统能够实现自主识别报警情况,并进行自主报警,无需医护人员手动点击。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吊塔10包括横梁11、吊柱12以及托盘13,吊柱12连接于横梁11的下方,托盘13与吊柱12连接,自主呼叫设备20设置于托盘13上。吊柱12的顶部与横梁11可以是转动连接,也可以是滑动连接,在此不做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吊塔10,可以是吊桥,也可以是塔桥,还可以是其他类型,在此不做限制。为了便于对自主呼叫设备20进行定位,防止自主呼叫设备20跌落,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托盘13的顶表面设置有定位柱131,壳体204的外表面设置有凸缘206,凸缘206设置有定位槽206a,定位柱131与定位槽206a插接配合。通过定位柱131对自主呼叫设备20进行定位,防止自主呼叫设备20在托盘13的顶表面移动。定位槽206a的具体形状不限,只要能够与定位柱131配合即可。定位槽206a可以通孔,也可以是盲孔。上述的监测单元30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一实施例中,监测单元30包括声音传感器,声音传感器与信号输入端202电连接。具体地,数据处理单元201中预先定义有多种紧急声源,例如,呼救、紧急、救命、或者持续性尖叫等,数据处理单元201对监测单元30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与预先定义的紧急声源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判断需要报警,输出控制信号至报警器40,报警器40则发出警报。需要说明的是,数据处理单元201可采用现有的声音识别及处理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例如,当医护人员正在进行急救操作,需要呼叫其他的医护人员来援助时,可以说“紧急呼叫”、“呼救”等,只要词语中包含有数据处理单元201中预先定义的紧急声源,便可被数据处理单元201识别出来,数据处理单元201进而控制报警器40发出警报。也就是说,该实施例中,自主呼叫设备20采用声控技术自主报警。声音传感器的数量不限,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一实施例中,声音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声音传感器形成阵列分布,如此能比单个声音传感器具有更好噪音抑制性。声音传感器的设置位置不限,例如可以设置在吊塔10的任何位置,也可以设置在壳体204上。具体地,一实施例中,壳体204上设置有多个透声孔,声音传感器设置于壳体204内侧的透声孔处。将声音传感器集成在壳体204内,能够使得自主呼叫设备20的结构更加紧凑,也便于自主呼叫设备20在吊塔10上的安装。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监测单元30包括摄像头,摄像头与信号输入端202电连接。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例如,可以监控病床50上的病人情况,数据处理单元201对摄像头采集的数据进行识别处理,并判断出是否需要报警,当需要报警时,输出控制信号至报警器40,报警器40进而发出警报。例如,当识别出病人跌落到床下、病人牵拉管路、病人狂躁等情况时,则判断需要报警。需要说明的是,摄像头也可以是采集医护人员的手势,具体地,数据处理单元201中预先定义有多种报警姿势,例如,手臂沿某个方向舞动一个圈等,数据处理单元201对摄像头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与预先定义的报警姿势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判断出需要报警,输出控制信号至报警器40,报警器40进而发出警报。需要说明的是,数据处理单元201可采用现有的图像识别及处理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摄像头活动地设置于横梁11的底侧。所述的摄像头活动地设置于横梁11的底侧,指的是摄像头设置位于横梁11的底侧,且摄像头可以相对横梁11运动,以使得摄像头可以改变其拍摄区域,获得更好的拍摄视觉。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自主呼叫设备20还包括裸露于壳体204表面的显示屏205,数据处理单元201与显示屏205电连接。医护人员在进行医务操作时,可以通过显示屏205播放一些操作指引,指引医务人员顺利进行作业。一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ICU智能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塔、设置于所述吊塔上的监测单元和自主呼叫设备、以及设置于ICU外的报警器,所述自主呼叫设备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数据处理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电连接的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所述监测单元与所述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ICU智能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塔、设置于所述吊塔上的监测单元和自主呼叫设备、以及设置于ICU外的报警器,所述自主呼叫设备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数据处理单元、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电连接的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所述监测单元与所述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U智能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塔包括横梁、吊柱以及托盘,所述吊柱连接于所述横梁的下方,所述托盘与所述吊柱连接,所述自主呼叫设备设置于所述托盘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CU智能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的顶表面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槽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U智能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单元包括声音传感器,所述声音传感器与所述信号输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洁韦正堂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迈瑞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