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自动化专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068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自动化专用装置,包括箱体、移动装置、移液枪、样品架、薄层板固定装置。该自动化装置具有如下优点:一次可点样5个点,通量大;点样稳定,重现性好;实现了自动化操作,简化实验步骤,节省了时间与人力,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人力,该装置不仅可以快速筛选具有较好活性的植物资源,而且对植物活性化合物的数量和极性有初步的了解,为后续活性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自动化专用装置
本技术属于生物学自动化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自动化专用装置。
技术介绍
自然界中植物资源丰富,从植物中筛选提取生物活性物质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植物活性物质种类繁多,结构迥异,具有抗菌、抗氧化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然而,植物中的化学成分有数十种甚至数百种,但其中具有抗菌或抗氧化活性等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可能只有一种或几种,生物活性组分的快速检测和筛选是天然活性物质研究中的关键一步,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活性物质筛选方法对活性物质的分离以及新化合物的发现具有重要作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是上个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将现代色谱技术和生物技术结合在一起的快速寻找天然活性化合物的方法。活性成分可在薄层板上直接显现肉眼可见的斑点,可从粗提物中直接筛选出活性成分,是一种活性指导下的快速靶向追踪分离、筛选活性成分的方法。传统活性成分的筛选方法,首先对天然产物进行分离并确定各成分的化学结构,然后对其活性进行测定,进而筛选活性成分,该方法存在操作复杂、筛选周期长等缺点。而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可使样品分离、定位和活性评价一次完成,在活性指导下进行分离可以减小化合物分离的盲目性,大大缩短活性成分的分离时间。该法具有操作简单、耗费低、灵敏度和专属性高等优点,在天然产物分离和活性物质筛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用于对具有抗菌/真菌、抑制胆碱酯酶以及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等活性的天然产物的筛选,可实现活性指导的提取分离;还可测定单体活性化合物的最小抑制浓度(MID),通过与对照品的MID值比较,能够推测该化合物活性的强弱。此外,利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定性及定量的特征,还可对食物、水样及动物组织中抗生素残留量进行监测。目前,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已从单一的“化合物”模式转向“化合物+生物活性”模式,因此,快速、有效、方便的生物活性测定技术在天然药物化学中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与其他活性试验方法配合使用,可对化合物的活性进行准确的评估,由于它还具有操作简单、测定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它是一种非常适合于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开展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但是,由于该方法可以用于化合物生物活性的初步筛选,在筛选过程中,常常筛选的化合物种类多、而且需要考察化合物的剂量相关性,常常导致操作重复繁琐、耗时长等问题。而且,由于点样不稳定导致重现性差,难以比对斑点大小;并且点样不规律,导致视觉效果差,甚至出现斑点重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自动化专用装置,来解决筛选过程中操作重复繁琐、耗时长、耗费人力以及点样不稳定、斑点重合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自动化专用装置,包括:包括:箱体、移动装置、移液枪、样品架、薄层板固定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移液枪、样品架和薄层板固定装置均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横向导轨、纵向导轨、传动装置、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按压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横向导轨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横向导轨与所述纵向导轨垂直,所述横向导轨与所述纵向导轨通过所述第一滑块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带动所述纵向导轨左右移动,所述纵向导轨与所述固定装置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滑块活动连接,所述移液枪与所述固定装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带动所述移液枪上下移动,所述按压装置通过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纵向轨道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块带动所述按压装置上下移动,控制所述移液枪吸取与排出样品溶液,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移动;所述薄层板固定装置与所述样品架均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薄层板固定装置与所述样品架分设于所述移液枪的两侧。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自动化专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一同步轮带装置、第二同步轮带装置、第三同步轮带装置,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一同步轮带装置、第二同步轮带装置和第三同步轮带装置均固定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第一电机控制所述第一同步轮带装置、所述第二电机控制所述第二同步轮带装置、所述第三电机控制所述第三同步轮带装置,所述第一同步轮带装置带动所述第一滑块移动、所述第二同步轮带装置带动所述第二滑块移动、所述第三同步轮带装置带动所述第三滑块移动。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自动化专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薄层板固定装置包括薄层板支架和薄层板,所述薄层板放置于所述薄层板支架的上方。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自动化专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薄层板固定装置还包括标尺,所述标尺盖设于所述薄层板上。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自动化专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样品架每排有5个孔,排数为1~5排,所述移液枪的枪头每排有5个,排数为1~5排。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自动化专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液枪的取液体积为0.1~10μL。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自动化专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滑块左右移动的距离为10-20cm。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自动化专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滑块上下移动的距离均为5-10cm。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自动化专用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当所述移液枪吸取样品溶液时,所述按压装置相对于所述移液枪的移动距离为1.6cm;当所述移液枪排出样品溶液时,所述按压装置相对于所述移液枪的移动距离为2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自动化专用装置,具有如下优点:①一次可点样5个点,通量大;②点样稳定,重现性好;③实现了自动化操作,简化实验步骤,节省了时间与人力,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人力。该装置不仅可以快速筛选具有较好活性的植物资源,而且对植物活性化合物的数量和极性有初步的了解,为后续活性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自动化专用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自动化专用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自动化专用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箱体、2为横向导轨、3为纵向导轨、4为第一滑块、5为第二滑块、6为第三滑块、7为按压装置、8为固定装置、9为移液枪、10为样品架、11为薄层板支架、12为薄层板、13为标尺、14为第一电机、15为第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自动化专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箱体、移动装置、移液枪、样品架、薄层板固定装置,/n所述移动装置、移液枪、样品架和薄层板固定装置均放置于所述箱体内,/n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横向导轨、纵向导轨、传动装置、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按压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横向导轨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横向导轨与所述纵向导轨垂直,所述横向导轨与所述纵向导轨通过所述第一滑块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带动所述纵向导轨左右移动,所述纵向导轨与所述固定装置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滑块活动连接,所述移液枪与所述固定装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带动所述移液枪上下移动,所述按压装置通过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纵向导轨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块带动所述按压装置上下移动,控制所述移液枪吸取与排出样品溶液,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移动;/n所述薄层板固定装置与所述样品架均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薄层板固定装置与所述样品架分设于所述移液枪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自动化专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箱体、移动装置、移液枪、样品架、薄层板固定装置,
所述移动装置、移液枪、样品架和薄层板固定装置均放置于所述箱体内,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横向导轨、纵向导轨、传动装置、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按压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横向导轨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横向导轨与所述纵向导轨垂直,所述横向导轨与所述纵向导轨通过所述第一滑块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带动所述纵向导轨左右移动,所述纵向导轨与所述固定装置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滑块活动连接,所述移液枪与所述固定装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带动所述移液枪上下移动,所述按压装置通过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纵向导轨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块带动所述按压装置上下移动,控制所述移液枪吸取与排出样品溶液,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移动;
所述薄层板固定装置与所述样品架均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薄层板固定装置与所述样品架分设于所述移液枪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自动化专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一同步轮带装置、第二同步轮带装置、第三同步轮带装置,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一同步轮带装置、第二同步轮带装置和第三同步轮带装置均固定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第一电机控制所述第一同步轮带装置、所述第二电机控制所述第二同步轮带装置、所述第三电机控制所述第三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笃信闫娜徐乃玉张真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