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肺炎支原体抗体试纸条,试纸条包括检测卡,检测卡为包括卡盖、卡体的盒状体,卡盖的一端设有用来滴加测试样品的漏斗状加样孔,卡盖的中间部位设有用来观察测试结果的条形观测孔,卡盖的底面上设有若干个用来固定卡盖和卡体的定位销,卡体上设有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槽,检测条设置在卡盖与卡体之间,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捷、简便、直观,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适应临床需要的优点。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试纸条,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肺炎支原体抗体试纸条。
技术介绍
肺炎支原体是人类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它主要引起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下呼吸道感染,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大约每隔4~5年支原体肺炎就会发生一次流行,以冬春季发病为主,可引起非典型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有大约10%的成人肺炎和20%~25%的儿童肺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还可以引起其他系统的肺外并发症,如脑膜炎、脑干炎、心肌炎、心包炎、肾炎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症状具备多样性并且与其它原因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很难区别,肺炎支原体对一般药物的耐药性强,所以及时确诊可特效治疗,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和不良预后发生。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有代谢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酶联免疫法等,代谢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酶联免疫法操作繁琐,需要一些大型的仪器设备,需专门人员操作实验,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捷方便、安全、结果准确、适应临床需要的肺炎支原体抗体试纸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肺炎支原体抗体试纸条,其特征是所述试纸条包括检测条;和检测卡;其中,所述检测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包括手柄区,所述手柄区的底板上设有用来吸水的滤纸支撑层;观察区,所述观察区的底板上设有硝酸纤维素膜,所述硝酸纤维素膜靠近手柄区的一端设有包被抗鼠抗体的对照线,另一端设有包被MP抗原的检测线;金标区,所述金标区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渗滤层,所述第一渗滤层的上面设有胶体金层,所述胶体金层的上面设有第二渗滤层,所述第二渗滤层的上面设有保护层;和加样区,所述加样区的底板上设有玻璃纤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检测卡为包括卡盖、卡体的盒状体,所述卡盖的一端设有用来滴加测试样品的漏斗状加样孔,所述漏斗状加样孔与加样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卡盖的中间部位设有用来观察测试结果的条形观测孔,所述条形观测孔与观察区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卡盖的底面上设有若干个用来固定卡盖和卡体的定位销,所述卡体上设有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槽,所述检测条设置在卡盖与卡体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盖上对应对照线的一侧标注有字母“C”,对应检测线的一侧标注有字母“T”。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盖的底部设有固定柱、块状凸起,所述卡体上设有块状凸起。作为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卡体上设有用来同定检测条水平位置的卡位突起。所述试纸条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样本收集采取静脉血于干净未加抗凝剂的容器内,静置使血自然收缩,离心取血清检测;(2)检测a、取出试纸条,平衡至室温15~30℃;b、打开铝箔袋,取出检测卡,放在台面上;c、滴加2滴血清80ul于加样孔中,10~20分钟观查结果,20分钟后结果无效。(3)结果判断a、阴性反应后,在标注有字母“C”的对照线上形成一个红色沉积反应标记,在标注有字母“T”的检测线上无反应标记出现,表明被测样品中无肺炎支原体抗体,为阴性结果;b、阳性反应后,在标注有字母“C”的对照线上形成一个红色沉积反应标记,同时在标注有字母“T”的检测线上形成一个红色沉积反应标记,表明被测样品中有肺炎支原体抗体,为阳性结果;c、无效反应后,在标注有字母“C”的对照线不显色,表明本次检测无效。(4)注意事项a、必须使用新鲜血清测定。b、超过规定时间出现的结果无效。(5)贮存与运输a、试纸条置4~30℃避光、避热、干燥处贮存,不得冻存,有效期为18个月。b、试纸条可短期常温运输。寒冬或炎夏季节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避免冻融或长期高温。下表是本专利技术试纸条的临床测定实验数据 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捷、简便、直观,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适应临床需要的优点,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卡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卡盖底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卡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检测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肺炎支原体抗体试纸条,包括一外包装盒,包装盒内盛放有20片用铝箔袋包装的检测卡1、20支塑料滴管,一个铝箔袋内装有一片检测卡1,检测卡1为包括卡盖11、卡体12的盒状体,卡盖11的一端设有用来滴加测试样品的漏斗状加样孔2,卡盖11的中间部位设有一个用来观察测试结果的条形观测孔3,卡盖11上对应检测线101的一侧标注有字母“T”,对应对照线102的一侧标注有字母“C”,卡盖11的底面上设有8个用来固定卡盖11和卡体12的定位销4,卡体12上设有与定位销4配合的定位槽41,卡盖11的底部设有固定柱5、块状凸起6,卡体12上设有块状凸起51、块状凸起7,卡体12上设有用来固定检测条水平位置的卡位突起61。如图5所示,检测条设置在卡盖11与卡体12之间,检测条包括底板8,底板8包括手柄区,手柄区的底板8上设有用来吸水的滤纸支撑层9。观察区与条形观测孔3的位置相对应,观察区的底板8上设有硝酸纤维素膜10,硝酸纤维素膜10靠近手柄区的一端设有包被抗鼠抗体的对照线102,另一端设有包被MP抗原的检测线101。金标区包括设置在底板8上用无纺布构成的第一渗滤层14,第一渗滤层14的上面设有胶体金层13,胶体金层13的上面设有用无纺布构成的第二渗滤层17,第二渗滤层17的上面设有保护层16,保护层16为胶带。加样区与漏斗状加样孔2的位置相对应,加样区的底板8上设有玻璃纤维15。试纸条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样本收集采取静脉血于干净未加抗凝剂的容器内,静置使血自然收缩,离心取血清检测;(2)检测 a、取出试纸条,平衡至室温15~30℃;b、打开铝箔袋,取出检测卡1,放在台面上;c、滴加2滴血清80ul于加样孔2中,10~20分钟观查结果,20分钟后结果无效。(3)结果判断a、阴性反应后,在标注有字母“C”的对照线上形成一个红色沉积反应线,在标注有字母“T”的检测线上无反应线出现,表明被测样品中无肺炎支原体抗体,为阴性结果;b、阳性反应后,在标注有字母“C”的对照线上形成一个红色沉积反应线,同时在标注有字母“T”的检测线上形成一个红色沉积反应线,表明被测样品中有肺炎支原体抗体,为阳性结果;c、无效反应后,在标注有字母“C”的对照线上不显色,表明本次检测无效。权利要求1.肺炎支原体抗体试纸条,其特征是所述试纸条包括检测条;和检测卡(1);其中,所述检测条包括底板(8),所述底板(8)包括手柄区,所述手柄区的底板(8)上设有用来吸水的滤纸支撑层(9);观察区,所述观察区的底板(8)上设有硝酸纤维素膜(10),所述硝酸纤维素膜(10)靠近手柄区的一端设有包被抗鼠抗体的对照线(102),另一端设有包被MP抗原的检测线(101);金标区,所述金标区包括设置在底板(8)上的第一渗滤层(14),所述第一渗滤层(14)的上面设有胶体金层(13),所述胶体金层(13)的上面设有第二渗滤层(17),所述第二渗滤层(17)的上面设有保护层(16);和加样区,所述加样区的底板(8)上设有玻璃纤维(15)。2.如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肺炎支原体抗体试纸条,其特征是:所述试纸条包括: 检测条;和 检测卡(1); 其中,所述检测条包括底板(8),所述底板(8)包括: 手柄区,所述手柄区的底板(8)上设有用来吸水的滤纸支撑层(9); 观察区,所述观察区的底板(8)上设有硝酸纤维素膜(10),所述硝酸纤维素膜(10)靠近手柄区的一端设有包被抗鼠抗体的对照线(102),另一端设有包被MP抗原的检测线(101); 金标区,所述金标区包括设置在底板(8)上的第一渗滤层(14),所述第一渗滤层(14)的上面设有胶体金层(13),所述胶体金层(13)的上面设有第二渗滤层(17),所述第二渗滤层(17)的上面设有保护层(16);和 加样区,所述加样区的底板(8)上设有玻璃纤维(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致亭,王爱香,刘善利,单永德,陆天真,
申请(专利权)人:杨致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