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集中焚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061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0
一种秸秆还田集中焚烧装置,包括智能电源控制箱、秸秆输送机、秸秆喂入仓、粉碎仓、碎草滑落通道、高温燃烧室和烟筒,其中,秸秆输送机连接所述的秸秆喂入仓的一端,所述的秸秆喂入仓的另一端连接粉碎仓一端,所述的粉碎仓的另一端连接碎草滑落通道的一端,所述的粉碎仓中安装有螺旋式粉碎机,述的粉碎机包括变频高速电机,所述的碎草滑落通道的一端连接高温燃烧室的进料口,所述的高温燃烧室的烟道出口连接烟筒,所述的烟筒上连接两级湿式除尘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秸秆还田集中焚烧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田秸秆焚烧
,尤其是一种秸秆还田集中焚烧装置。
技术介绍
农业生产产生的秸秆的处理方式是将秸秆打成捆包运到生物电厂发电,但毕竟生物发电厂还很少,不可能将大量的秸秆吃干用尽,还剩余大量的秸秆留在田间无法处理,影响整地和来年的春耕生产,为解决这一问题只能就地在田间焚烧,焚烧产生大量的烟尘和PM2.5排放,每年秋春两季都会造成严重的大气环境的污染,目前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无法解决的生产和保护环境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秸秆还田集中焚烧装置,该秸秆还田集中焚烧装置,不但能解决生物发电厂剩余在田间的大量秸秆无法处理的问题,而且能使产生的大量草木灰还田、增加土地的肥力,相当于秸秆还田,有效地防止了土壤沙化问题,碳化了的秸秆变成草木灰经该装置的高温燃烧室下部的草木灰收集室封闭收集和两级湿式除尘器过滤,符合排放标准的烟气经烟筒排到大气中,有效地解决了因散烧秸秆造成的霾污染大气环境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智能电源控制箱、秸秆输送机、秸秆喂入仓、粉碎仓、碎草滑落通道、高温燃烧室和烟筒,其中,秸秆输送机连接所述的秸秆喂入仓的一端,所述的秸秆喂入仓的另一端连接粉碎仓一端,所述的粉碎仓的另一端连接碎草滑落通道的一端,所述的粉碎仓中安装有螺旋式粉碎机,述的粉碎机包括变频高速电机,所述的碎草滑落通道的一端连接高温燃烧室的进料口,所述的高温燃烧室的烟道出口连接烟筒,所述的烟筒上连接两级湿式除尘装置;所述的高温燃烧室包括室体,所述的室体中有上室腔、下室腔、排烟道,所述的上室腔、下室腔和排烟道间设置有上炉箅和下炉箅,构成高温燃烧室,所述的上室腔中有与上室腔相通的通风口,所述的通风口,所述的上室腔有与室体连接的分隔板,所述的下室腔中有与下室腔相通的通风口和柴油助燃喷嘴,所述的室体上有与上室腔、下室腔相通的上炉门、下炉门和所述的排烟道的一端有烟道清灰口,所述的排烟道的一端有排烟道出口,所述的室体的一侧设置有燃烧室温度探头,所述的室体的下侧壁上有落灰口,所述的落灰口相对位置连接有落灰室,所述的室体连接有落地支腿;所述的烟筒包括烟道筒、引风缓冲器、变速引风机、第一节立筒、横筒、第二节立筒、烟筒罩和第一级湿式除尘器和第二级湿式除尘器,所述的烟道筒上连接有引风缓冲器和变速引风机,所述的烟道筒连接第一节立筒,所述的第一节立筒上设置第一级湿式除尘器,所述的第一节立筒连接横筒的一端,所述的横筒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节立筒,所述的第二节立筒上设置第二级湿式除尘器,所述的第二节立筒的上端连接烟筒罩,所述的第一节立筒和第二节立筒的下端部有落尘口,所述的落尘口的下方设置有沉淀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高温燃烧室结构设计,经二次燃烧最大限度地将秸秆燃尽,经落灰室封闭冷却后、再经排尘口装袋再利用,获得了有防止灰尘泄露污染环境的效果,烟筒的引风缓冲器的设置有效地防止了烟筒回风直接进入烟道造成风堵使出烟不通畅的效果,烟筒的烟道筒、第一节立筒、横筒、第二节立筒、烟筒罩和两级湿式除尘器的结构设计,获得了烟气与灰尘的有效分离的效果,烟筒的烟筒罩获得了使最终烟气中含带的烟尘颗粒下沉的效果,第一节立筒和第二节立筒下部设置的落尘口获得了将两级湿式除尘器和烟筒罩分离的烟尘颗粒排到沉淀池中沉淀再利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视图;图2为本技术高温燃烧室的结构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智能电源控制箱2、秸秆输送机1、秸秆喂入仓3、粉碎仓6、碎草滑落通道7、高温燃烧室9和烟筒,其中,秸秆输送机1连接所述的秸秆喂入仓3的一端,所述的秸秆喂入仓3的另一端连接粉碎仓6一端,所述的粉碎仓6的另一端连接碎草滑落通道7的一端,所述的粉碎仓6中安装有螺旋式粉碎机5,述的粉碎机5包括变频高速电机4,所述的碎草滑落通道7的一端连接高温燃烧室9的进料口28,所述的高温燃烧室8的烟道出口35连接烟筒,所述的烟筒上连接两级湿式除尘装置13和17;所述的高温燃烧室8包括室体39,所述的室体39中有上室腔29、下室腔32、排烟道36,所述的上室腔29、下室腔32和排烟道36间设置有上炉箅31和下炉箅37,构成高温燃烧室9,所述的上室腔29中有与上室腔29相通的通风口30,所述的通风口30,所述的上室腔29有与室体39连接的分隔板8,所述的下室腔32中有与下室腔32相通的通风口33和柴油助燃喷嘴34,所述的室体39上有与上室腔29、下室腔32相通的上炉门27、下炉门26和所述的排烟道36的一端有烟道清灰口25,所述的排烟道36的一端有排烟道出口35,所述的室体39的一侧设置有燃烧室温度探头10,所述的室体39的下侧壁上有落灰口38,所述的落灰口38相对位置连接有落灰室23,所述的室体39连接有落地支腿24;所述的烟筒包括烟道筒19、引风缓冲器21、变速引风机20、第一节立筒16、横筒14、第二节立筒12、烟筒罩11和第一级湿式除尘器17和第二级湿式除尘器13,所述的烟道筒19上连接有引风缓冲器21和变速引风机20,所述的烟道筒19连接第一节立筒16,所述的第一节立筒16上设置第一级湿式除尘器17,所述的第一节立筒16连接横筒14的一端,所述的横筒1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节立筒12,所述的第二节立筒12上设置第二级湿式除尘器13,所述的第二节立筒12的上端连接烟筒罩11,所述的第一节立筒16和第二节立筒12的下端部有落尘口40和15,所述的落尘口40和15的下方设置有沉淀池18;本技术的实施方法是:首先启动智能电源控制箱2中的电源开关,同时秸秆输送机1、粉碎仓6中的粉碎机5的变频高速电机4、引风缓冲器21、变速引风机20运转、第一级湿式除尘器17和第二级湿式除尘器13工作,燃烧室9中的温度探头10工作,这时将秸秆捆包或捡拾散布在田间的秸秆由秸秆输送机1输送入秸秆喂入仓3、再由秸秆喂入仓3推进入粉碎仓6,粉碎仓6中的螺旋式粉碎机5粉碎、粉碎的碎秸秆通过滑落通道7经分隔板8均匀地布落入高温燃烧室9中的上室腔29的上炉箅31上,这时下室腔32的柴油助燃喷嘴34喷油点火、引燃上室腔29的上炉箅31上的秸秆,引燃的秸秆经上炉箅31落入下室腔32继续燃烧,在燃烧过程中上室腔29和下室腔32的通风口30和33往上室腔29和下室腔32中送风,温度探头10将高温燃烧室8中的实时温度反馈给电源控制箱2中的喷油嘴10的控制阀、控制阀打开喷油嘴10喷油助燃,当高温燃烧室8中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控制阀关闭喷油嘴10停止喷油,当下室腔32的秸秆燃尽时,碳化了的秸秆灰经下室腔32的下炉箅37的落灰口38落入落灰室23中、再经落灰室23的排尘口22排尘装袋再利用,高温燃烧室9中的烟气经排烟道36、烟道筒19的引风缓冲器21、变速引风机20进入第一节立筒16、横筒14、第二节立筒12,这时烟气经第一级湿式除尘器17和第二级湿式除尘器13过滤除尘、烟气碰撞在烟筒罩11后,烟气中剩余的颗粒落回烟筒的第一节立筒16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还田集中焚烧装置,包括智能电源控制箱、秸秆输送机、秸秆喂入仓、粉碎仓、碎草滑落通道、高温燃烧室和烟筒,其特征是:秸秆输送机连接所述的秸秆喂入仓的一端,所述的秸秆喂入仓的另一端连接粉碎仓一端,所述的粉碎仓的另一端连接碎草滑落通道的一端,所述的粉碎仓中安装有螺旋式粉碎机,述的粉碎机包括变频高速电机,所述的碎草滑落通道的一端连接高温燃烧室的进料口,所述的高温燃烧室的烟道出口连接烟筒,所述的烟筒上连接两级湿式除尘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还田集中焚烧装置,包括智能电源控制箱、秸秆输送机、秸秆喂入仓、粉碎仓、碎草滑落通道、高温燃烧室和烟筒,其特征是:秸秆输送机连接所述的秸秆喂入仓的一端,所述的秸秆喂入仓的另一端连接粉碎仓一端,所述的粉碎仓的另一端连接碎草滑落通道的一端,所述的粉碎仓中安装有螺旋式粉碎机,述的粉碎机包括变频高速电机,所述的碎草滑落通道的一端连接高温燃烧室的进料口,所述的高温燃烧室的烟道出口连接烟筒,所述的烟筒上连接两级湿式除尘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还田集中焚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高温燃烧室包括室体,所述的室体中有上室腔、下室腔、排烟道,所述的上室腔、下室腔和排烟道间设置有上炉箅和下炉箅,构成高温燃烧室,所述的上室腔中有与上室腔相通的通风口,所述的通风口,所述的上室腔有与室体连接的分隔板,所述的下室腔中有与下室腔相通的通风口和柴油助燃喷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永华刘波鹿凡青朱华清许有义李淑杰朱世宇
申请(专利权)人:双鸭山市双兴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