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泛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55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泛光灯,包括灯体和支架,灯体和支架通过螺丝铰接连接,灯体包括固定连接的散热器和玻璃,散热器和玻璃形成一个内腔,内腔设有铝基板、反光碗和雷达感应器,散热器内侧设有第一凹槽部和第二凹槽部,雷达感应器固定安装于第一凹槽部,第二凹槽部设有装盖孔和地线孔柱,装盖孔固定安装有盖子,铝基板上端设有若干灯珠,反光碗固定安装于散热器,散热器外侧设有散热片反光碗外边缘的下端设有若干套柱,散热器内侧设有与套柱相对应的凸柱,套柱与凸柱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结构简单、散热快,节能环保,适用于各类小区、住宅楼、过道楼梯等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泛光灯
本技术涉及灯具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泛光灯。
技术介绍
泛光灯是一种可以向四面八方均匀照射的点光源,它的照射范围可以任意调整,它具有寿命长、无频闪、显色性好等优点,因此泛光灯成为效果图制作当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光源。目前市面上的泛光灯大多体积比较大,内部结构复杂,散热性能不佳,而且传统的泛光灯都需要开关控制,这对于有些场合并不合适,尤其在夜间或者人们双手提着东西无法腾出手去开灯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泛光灯,通过内置雷达感应器与外接的人体红外感应器的共同作用,当人处于探测范围内,泛光灯自动开启;反之,泛光灯自动关闭。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泛光灯,包括灯体和支架,所述灯体和支架通过螺丝铰接连接,所述灯体包括固定连接的散热器和玻璃,所述散热器和玻璃形成一个内腔,所述内腔设有铝基板、反光碗和雷达感应器,所述散热器内侧设有第一凹槽部和第二凹槽部,所述雷达感应器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部,所述第二凹槽部设有装盖孔和地线孔柱,所述装盖孔固定安装有盖子,所述铝基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散热器,所述铝基板上端设有若干灯珠,所述反光碗的下端贴合所述铝基板上端,所述反光碗固定安装于所述散热器,所述反光碗外边缘的下端设有若干套柱,所述套柱内侧周向均布若干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下端设有斜面,所述散热器内侧设有与所述套柱相对应的凸柱,所述凸柱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凸条与所述凸柱的外侧面过盈配合。所述散热器顶端设有圆孔,所述散热器外侧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器外边缘设有阶梯部,所述玻璃外端面与所述阶梯部的纵向端面贴合,所述玻璃下端面与所述阶梯部的横向端面贴合,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玻璃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所述盖子内侧设有第二凸条,所述装盖孔的外侧设有与第二凸条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位于第二凹槽部的外侧,所述第二凸条与所述凹槽之间压接有密封圈。所述盖子内侧设有压线板固定柱和接线柱固定柱,所述压线板固定柱固定安装有压线板,所述接线柱固定柱固定安装有接线柱。所述盖子设有接头孔,所述接头孔固定安装有接头,所述接头与所述接头孔螺纹连接。所述反光碗下端设有透光孔,所述灯珠位于所述透光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内置雷达感应器与外接的人体红外感应器的共同作用,能自动感应探测范围内是否有人并相应地控制泛光灯的开启与关闭,达到了节能、智能和便捷的有益效果;2.两个凹槽部能容纳大部分零件,使得散热器和玻璃之间只需容纳铝基板和反光碗即可,大大缩小了泛光灯的整体体积;3.散热器的外侧设有多个散热片,可以使散热面积最大化,大大增加泛光灯的散热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去掉玻璃和反光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散热器的第一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的散热器的第二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的盖子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反光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灯体1、散热器11、玻璃12、盖子13、第二凸条131、接头孔132、接头133、压线板固定柱134、接线柱固定柱135、第一凹槽部14、第二凹槽部15、装盖孔151、凹槽152、地线孔柱153、散热片16、凸柱17、圆孔18、阶梯部19、支架2、铝基板3、灯珠31、反光碗4、透光孔41、套柱42、第一凸条43、斜面44、雷达感应器5、压线板6、接线柱7、密封圈8、螺丝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10所示,一种智能泛光灯,包括灯体1和支架2,所述灯体1和支架2通过螺丝9铰接连接,所述灯体1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旋转至一定角度,所述支架2设有固定孔,可根据需要固定在墙体或其他工作场所,方便使用,所述灯体1包括固定连接的散热器11和玻璃12,所述玻璃12用于透光,所述散热器11外边缘设有阶梯部19,所述玻璃12外端面与所述阶梯部19的纵向端面贴合,所述玻璃12下端面与所述阶梯部19的横向端面贴合,所述散热器11与所述玻璃12通过胶水等粘合介质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器11和玻璃12形成一个内腔,所述内腔设有铝基板3、反光碗4和雷达感应器5,所述散热器11内侧设有第一凹槽部14和第二凹槽部15,所述雷达感应器5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部14,所述散热器11顶端设有圆孔18,所述圆孔18用于连接人体红外感应器(图中未标出),所述雷达感应器5与人体红外感应器共同作用可以感应探测范围内是否有人经过,当其感应到有人进入探测范围内,泛光灯自动开启,直至在探测范围内感应不到有人,泛光灯自动关闭,这种感应方式优于声控和光控,适用于各类小区公园、公共走廊和过道楼梯等需要自动照明的场所。所述第二凹槽部15设有装盖孔151和地线孔柱153,所述地线孔柱153用于连接地线,所述装盖孔151固定安装有盖子13,所述盖子13内侧设有第二凸条131,所述装盖孔151的外侧设有与第二凸条131相对应的凹槽152,所述凹槽152位于第二凹槽部15的外侧,所述第二凸条131与所述凹槽152之间压接有密封圈8,所述密封圈8不仅能使盖子13与散热器11的连接更加紧密,还可以起到防尘和隔绝液体的作用,能更好地保护泛光灯,延长其使用寿命。所述铝基板3固定安装于所述散热器11,所述铝基板3固定安装于所述散热器11的第一凹槽部14和第二凹槽部15的中间区域,所述铝基板3上端设有若干灯珠31,所述反光碗4的下端贴合所述铝基板3上端,所述反光碗4下端设有透光孔41,所述透光孔41呈方形,所述灯珠31位于所述透光孔41,所述铝基板3除灯珠31外仍有空白区域,所述反光碗4的下端贴合所述空白区域,所述反光碗4固定安装于所述散热器11,所述反光碗4用于聚光,所述反光碗4外边缘的下端设有若干套柱42,所述套柱42数量为4个并位于所述反光碗4的四个角的下端,所述套柱42内侧周向均布若干第一凸条43,所述第一凸条43数量为4个,所述第一凸条43下端设有斜面44,所述第一凸条43贴合凸柱17的一侧比贴合套柱42的一侧短,形成所述斜面44,所述斜面44在凸柱17卡入套柱42的时候起到引导的作用,所述散热器11内侧设有与所述套柱42相对应的凸柱17,所述凸柱17数量有4个,其中两个凸柱17位于第二凹槽部15内侧两端,另两个凸柱17位于第一凹槽部14的外侧两端,所述凸柱17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装配的时候将套柱42对准凸柱17并向下压,直至所述第一凸条43与所述凸柱17的外侧面紧密贴合,从而实现所述套柱42与所述凸柱17过盈配合。所述散热器11外侧设有散热片16,所述散热片16用于吸收泛光灯产生的热量并将其散发到空气中去。所述盖子13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泛光灯,包括灯体(1)和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1)和支架(2)通过螺丝(9)铰接连接,所述灯体(1)包括固定连接的散热器(11)和玻璃(12),所述散热器(11)和玻璃(12)形成一个内腔,所述内腔设有铝基板(3)、反光碗(4)和雷达感应器(5),所述散热器(11)内侧设有第一凹槽部(14)和第二凹槽部(15),所述雷达感应器(5)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部(14),所述第二凹槽部(15)设有装盖孔(151)和地线孔柱(153),所述装盖孔(151)固定安装有盖子(13),所述铝基板(3)固定安装于所述散热器(11),所述铝基板(3)上端设有若干灯珠(31),所述反光碗(4)的下端贴合所述铝基板(3)上端,所述反光碗(4)固定安装于所述散热器(11),所述反光碗(4)外边缘的下端设有若干套柱(42),所述套柱(42)内侧周向均布若干第一凸条(43),所述第一凸条(43)下端设有斜面(44),所述散热器(11)内侧设有与所述套柱(42)相对应的凸柱(17),所述凸柱(17)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凸条(43)与所述凸柱(17)的外侧面过盈配合,所述散热器(11)顶端设有圆孔(18),所述散热器(11)外侧设有散热片(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泛光灯,包括灯体(1)和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1)和支架(2)通过螺丝(9)铰接连接,所述灯体(1)包括固定连接的散热器(11)和玻璃(12),所述散热器(11)和玻璃(12)形成一个内腔,所述内腔设有铝基板(3)、反光碗(4)和雷达感应器(5),所述散热器(11)内侧设有第一凹槽部(14)和第二凹槽部(15),所述雷达感应器(5)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部(14),所述第二凹槽部(15)设有装盖孔(151)和地线孔柱(153),所述装盖孔(151)固定安装有盖子(13),所述铝基板(3)固定安装于所述散热器(11),所述铝基板(3)上端设有若干灯珠(31),所述反光碗(4)的下端贴合所述铝基板(3)上端,所述反光碗(4)固定安装于所述散热器(11),所述反光碗(4)外边缘的下端设有若干套柱(42),所述套柱(42)内侧周向均布若干第一凸条(43),所述第一凸条(43)下端设有斜面(44),所述散热器(11)内侧设有与所述套柱(42)相对应的凸柱(17),所述凸柱(17)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凸条(43)与所述凸柱(17)的外侧面过盈配合,所述散热器(11)顶端设有圆孔(18),所述散热器(11)外侧设有散热片(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泛光灯,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钢余洪兴叶根陈狄飞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欧歌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