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管道减震阻尼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阻尼器,包括活塞缸和支撑柱,活塞缸内开设有液压槽,液压槽内设有液压油,液压槽底部的中轴处固定安装有垂直杆,液压槽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活塞杆,活塞杆位于液压槽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塞,支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一,弹簧一远离支块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活塞的底部,支撑柱的顶部开设有弹簧孔,弹簧孔内设有弹簧柱,弹簧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块一,弹簧柱的外壁套接有弹簧二,弹簧二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支撑块一上。本实用可以对管道进行二次减震,减少阻尼器内部结构的磨损,避免活塞与活塞缸之间的磨损,从而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阻尼器
本技术属于管道减震阻尼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阻尼器。
技术介绍
液压阻尼器是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对速度反应灵敏的减振装置,它借助特殊结构阀门控制液压缸活塞移动以抑制管道或设备周期性载荷和冲击载荷影响,其发挥的作用也很大,主要对设备或者管道进行防震,消能,进行其主要用于防止管道或设备因地震、水锤、汽锤、风载、安全阅排汽及其它冲击载荷所造成的破坏。对于一些企业则利用管道在地下铺设,然后进行传输石油或者一些高压的物质,其管道的稳定性能则是至关重要的,管道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整个设备的正常生产和运行,管道的剧烈振动会严重影响生产加工的质量,当受到较大的冲击载荷时会使管道受到损害,并且产生的惯性力会使管道局部造成破坏,引发管道破裂从而就增加了危险性能,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管道减振影响着整个管道安全的重要因素,液压阻尼器可以对管道进行减震消能,因其减振反应快减震性能好,所以管道减震的主要工具。然而在现有用于管道减震的阻尼器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就是现有的管道阻尼器,就是管道直接与阻尼器接触,在发生剧烈震动时,管道产生的冲击力直接传到阻尼器上,虽然阻尼起到了减震的作用,但是现有的阻尼器只能进行一次减震,从而会使阻尼器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力,降低阻尼器的使用寿命,而且现有的液压阻尼器内部的阻尼原理是利用活塞推动活塞缸内液压油快速的流动,流经直径较小的阻尼孔内,从而产生较大阻力,来实现减震的,活塞杆与活塞缸相接触,从而就会使活塞杆和活塞缸产生磨损,降低了活塞杆和活塞缸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阻尼器,旨在解决阻尼器只能进行一次减震,从而会使阻尼器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力,降低阻尼器的使用寿命,活塞杆和活塞缸产生磨损,降低了活塞杆和活塞缸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阻尼器包括:一活塞缸,所述活塞缸内开设有液压槽,所述液压槽内设有液压油,所述液压槽底部的中轴处固定安装有垂直杆,垂直杆的作用就是时活塞和活塞杆在向下移动时能够保持垂直度,增加装置的稳定性,所述液压槽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液压槽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外壁与所述液压槽的内壁之间形成阻尼间隙,阻尼间隙的大小在1mm-1.5mm之间,阻尼间隙越大在同等条件下的阻尼力就越小,所述活塞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锥形块,锥形块与支块倾斜面的锥度相等,锥形块的设置就是限制住活塞下降的位置,所述活塞杆的底部开设有杆槽,所述垂直杆位于所述杆槽内,所述活塞缸,所述支块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一,四个弹簧一的弹力在自由状态会将活塞、锥形块、活塞杆以及支撑块二弹起,活塞由于四个弹簧一的弹力与挡块相接触,所述弹簧一远离所述支块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塞的底部,所述活塞缸与所述活塞相接触;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开设有弹簧孔,所述弹簧孔内设有弹簧柱,所述弹簧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块一,所述弹簧柱的外壁套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块一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一的顶部凹槽内设有防护垫防护垫的材料具体为PVC塑料,PVC塑料的性能稳定,耐腐蚀,而且不易分解,不易变形,因此可以减少装置与管道的磨损。优选的,所述活塞杆贯穿于所述活塞缸并延伸至所述活塞缸外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块二。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二顶部的凹槽内设有防护垫,PVC塑料的性能稳定,耐腐蚀,而且不易分解,不易变形,因此可以减少装置与管道的磨损。优选的,所述活塞缸底部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安装块,安装块的设置就是用于安装装置,用螺钉将装置安装在管道的四周。优选的,所述四个所述支撑柱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塞缸的侧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阻尼器,通过在活塞缸的外壁安装支撑柱,然后在支撑柱上设置具有弹性的支撑块一,然后与管道相接触,支撑管道,从而在阻尼器工作前就起到了对管道的支撑减震作用,在发生剧烈震动时,管道的冲击力会传到具有弹性的支撑块一上,从而进行第一次减震,然后管道会接触到支撑块二,这时,支撑块二对管道进行二次减震,经过两次减震,不仅能够对管道进行减震,而且可以减少阻尼器内部结构的磨损,从而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的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阻尼器,通过利用活塞与活塞缸内液压槽的直径相差,形成阻尼间隙,代替传统的阻尼孔,从而活塞不与活塞缸的内壁相接触,避免了活塞与活塞缸之间的磨损,从而就大大提高了活塞缸与活塞的使用寿命,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的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阻尼器,内部结构简单,而且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弹簧柱、2-锥形块、3-弹簧一、4-支块、5-安装块、6-垂直杆、7-活塞缸、8-挡块、9-杆槽、10-支撑柱、11-防护垫、12-支撑块一、13-支撑块二、14-活塞杆、15-弹簧二、16-弹簧孔、17-液压槽、18-活塞、19-阻尼间隙、20-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通过在活塞缸7的外壁安装支撑柱10,然后在支撑柱10上设置具有弹性的支撑块一12,然后与管道20相接触,支撑管道20,从而在阻尼器工作前就起到了对管道20的支撑减震作用,在发生剧烈震动时,管道20的冲击力会传到具有弹性的支撑块一12上,从而进行第一次减震,然后管道20会接触到支撑块二13,这时,支撑块二13对管道20进行二次减震,经过两次减震,不仅能够对管道20进行减震,而且可以减少阻尼器内部结构的磨损,从而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阻尼器,通过利用活塞18与活塞缸7内液压槽17的直径相差,形成阻尼间隙19,代替传统的阻尼孔,从而活塞18不与活塞缸7的内壁相接触,避免了活塞18与活塞缸7之间的磨损,从而就大大提高了活塞缸7与活塞18的使用寿命,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阻尼器,内部结构简单,而且安装方便,便于维修,本技术自由状态下如图3所示,自由状态下,活塞18在弹簧一3的作用下与挡块8相接触,本技术首先将装置安装在管道20的外壁,将装置上的安装块5分别安装在管道的四周,一处安装四个本装置,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支撑块一12的凹槽与管道20的外壁相接触,当安装完毕时,自由状态下,管道20下面的装置承受主要支撑力,管道20由四个装置进固定,四个弹簧二1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活塞缸(7),所述活塞缸(7)内开设有液压槽(17),所述液压槽(17)内设有液压油,所述液压槽(17)底部的中轴处固定安装有垂直杆(6),所述液压槽(17)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活塞杆(14),所述活塞杆(14)位于所述液压槽(17)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塞(18),所述活塞(18)的外壁与所述液压槽(17)的内壁之间形成阻尼间隙(19),所述活塞(1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锥形块(2),所述活塞杆(14)的底部开设有杆槽(9),所述垂直杆(6)位于所述杆槽(9)内,所述活塞缸(7)的内壁对称安装有支块(4),所述支块(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块(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一(3),所述弹簧一(3)远离所述支块(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塞(18)的底部,所述活塞缸(7)的外壁对称固定安装有挡块(8),所述挡块(8)与所述活塞(18)相接触;/n一支撑柱(10),所述支撑柱(1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10)的顶部开设有弹簧孔(16),所述弹簧孔(16)内设有弹簧柱(1),所述弹簧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块一(12),所述弹簧柱(1)的外壁套接有弹簧二(15),所述弹簧二(15)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块一(12)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柱(10)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活塞缸(7),所述活塞缸(7)内开设有液压槽(17),所述液压槽(17)内设有液压油,所述液压槽(17)底部的中轴处固定安装有垂直杆(6),所述液压槽(17)的顶部活动安装有活塞杆(14),所述活塞杆(14)位于所述液压槽(17)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塞(18),所述活塞(18)的外壁与所述液压槽(17)的内壁之间形成阻尼间隙(19),所述活塞(1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锥形块(2),所述活塞杆(14)的底部开设有杆槽(9),所述垂直杆(6)位于所述杆槽(9)内,所述活塞缸(7)的内壁对称安装有支块(4),所述支块(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块(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一(3),所述弹簧一(3)远离所述支块(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塞(18)的底部,所述活塞缸(7)的外壁对称固定安装有挡块(8),所述挡块(8)与所述活塞(18)相接触;
一支撑柱(10),所述支撑柱(1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10)的顶部开设有弹簧孔(16),所述弹簧孔(16)内设有弹簧柱(1),所述弹簧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兵,何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名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