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抗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42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用抗震支架,包括固定座,滑孔,伸缩杆,连接座,固定安装板,第一方头螺栓,可旋转辅助连接杆结构,可缓冲夹持座结构,可缓冲遮挡杆结构,第二方头螺栓,插接孔,固定架和管道,所述的滑孔分别开设在固定座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孔分别开设在固定座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二固定管,第一推动板,第二推动板,第一缓冲弹簧,夹持杆和夹持板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缓冲弹簧减缓地震产生的振动力,方便进行缓冲工作,提高抗震性能;悬挂座,通孔,遮挡杆,第二缓冲弹簧和遮挡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固定线缆等物体,方便增加使用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抗震支架
本技术属于支架
,尤其涉及一种多用抗震支架。
技术介绍
现有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管道铺设,用于输送自来水、消防水和天然气等。若这些管道直接固定在墙体上,在发生地震时,往往容易发生坠落,从而引发安全事故,所以用于管道固定的支架需要有较好的抗震性。但是现有的支架还存在着进行使用过的不方便进行缓冲工作,不方便进行线路固定工作以及不方便进行辅助固定的问题。因此,技术一种多用抗震支架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用抗震支架,以解决现有的支架存在着进行使用过的不方便进行缓冲工作,不方便进行线路固定工作以及不方便进行辅助固定的问题。一种多用抗震支架,包括固定座,滑孔,伸缩杆,连接座,固定安装板,第一方头螺栓,可旋转辅助连接杆结构,可缓冲夹持座结构,可缓冲遮挡杆结构,第二方头螺栓,插接孔,固定架和管道,所述的滑孔分别开设在固定座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孔分别开设在固定座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伸缩杆的上端分别插接在插接孔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座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安装板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座的上端分别插接在连接座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方头螺栓分别贯穿连接座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方头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固定座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旋转辅助连接杆结构安装在固定座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缓冲夹持座结构分别安装在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可缓冲遮挡杆结构安装在固定架的下端;所述的第二方头螺栓分别滑动贯穿滑孔;所述的第二方头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伸缩杆的左右两侧上部;所述的伸缩杆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架的上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管道设置在可缓冲夹持座结构之间;所述的可旋转辅助连接杆结构包括第一深沟球轴承,连接旋转座,第一固定管,翼形螺栓,连接杆和辅助固定板,所述的连接旋转座的下端插接在第一深沟球轴承的内圈;所述的第一固定管的下端螺栓连接在连接旋转座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一固定管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杆的下端插接在第一固定管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杆的上端螺栓连接在辅助固定板的下端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可缓冲夹持座结构包括第二固定管,第一推动板,螺纹杆,翼形螺母,第二推动板,第一缓冲弹簧,固定螺母,夹持杆和夹持板,所述的第一推动板滑动插接在第二固定管的内部右侧;所述的螺纹杆分别焊接在第一推动板的上端中间位置和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母分别螺纹连接在螺纹杆的外壁上部和外壁下部;所述的第二推动板滑动插接在第二固定管的内部左侧;所述的第一缓冲弹簧一端螺栓连接在第二推动板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缓冲弹簧另一端螺栓连接在第一推动板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螺母螺纹连接在第二固定管的外壁左侧;所述的夹持杆的右侧焊接在第二推动板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夹持杆的左侧焊接在夹持板的右侧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可缓冲遮挡杆结构包括悬挂座,通孔,遮挡杆,第二缓冲弹簧和遮挡板,所述的通孔分别开设在悬挂座的底端中间位置左右两侧;所述的遮挡杆的下端分别贯穿通孔;所述的第二缓冲弹簧套接在遮挡杆的外壁上部;所述的遮挡板分别螺栓连接在遮挡杆的上端和下端。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架采用不锈钢架;所述的伸缩杆采用左右两侧上部开设有螺纹孔的不锈钢杆;所述的固定安装板采用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固定孔的不锈钢板。优选的,所述的辅助固定板采用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固定孔的不锈钢板;所述的第一深沟球轴承的内圈和连接旋转座的外壁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深沟球轴承镶嵌在固定座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辅助固定板设置在固定座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螺纹杆分别滑动贯穿第二固定管上端和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母分别设置第二固定管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的夹持板采用弧形的不锈钢板。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固定管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管道设置在夹持板之间。优选的,所述的遮挡板分别设置在悬挂座的内部和底端中间位置左右两侧;所述的遮挡板采用PVC板;所述的遮挡杆采用不锈钢杆。优选的,所述的悬挂座螺栓连接在固定架的下端中间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二固定管,第一推动板,第二推动板,第一缓冲弹簧,夹持杆和夹持板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缓冲弹簧减缓地震产生的振动力,方便进行缓冲工作,提高抗震性能。2.本技术中,所述的悬挂座,通孔,遮挡杆,第二缓冲弹簧和遮挡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固定线缆等物体,方便增加使用用途。3.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深沟球轴承,连接旋转座,第一固定管,翼形螺栓,连接杆和辅助固定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辅助固定工作,同时防止在地震中固定安装板掉落。4.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二固定管,第一推动板,螺纹杆,翼形螺母和第二推动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调节第一推动板和第二推动板的位置,方便进行缓冲工作。5.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固定管,翼形螺栓,连接杆和辅助固定板的设置,有利于在辅助固定的过程中调节第一固定管和连接杆的长度,方便进行辅助固定板安装工作。6.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深沟球轴承,连接旋转座,第一固定管,连接杆和辅助固定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转动辅助固定板的角度,方便进行固定工作。7.本技术中,所述的固定座,连接座,固定安装板和第一方头螺栓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调节固定座的角度,方便进行管道安装工作。8.本技术中,所述的固定座,滑孔,伸缩杆,第二方头螺栓,插接孔和固定架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调节固定架的高度,方便进行管道安装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可旋转辅助连接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缓冲夹持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可缓冲遮挡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座;2、滑孔;3、伸缩杆;4、连接座;5、固定安装板;6、第一方头螺栓;7、可旋转辅助连接杆结构;71、第一深沟球轴承;72、连接旋转座;73、第一固定管;74、翼形螺栓;75、连接杆;76、辅助固定板;8、可缓冲夹持座结构;81、第二固定管;82、第一推动板;83、螺纹杆;84、翼形螺母;85、第二推动板;86、第一缓冲弹簧;87、固定螺母;88、夹持杆;89、夹持板;9、可缓冲遮挡杆结构;91、悬挂座;92、通孔;93、遮挡杆;94、第二缓冲弹簧;95、遮挡板;10、第二方头螺栓;11、插接孔;12、固定架;13、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多用抗震支架,包括固定座1,滑孔2,伸缩杆3,连接座4,固定安装板5,第一方头螺栓6,可旋转辅助连接杆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该一种多用抗震支架,包括固定座(1),滑孔(2),伸缩杆(3),连接座(4),固定安装板(5),第一方头螺栓(6),可旋转辅助连接杆结构(7),可缓冲夹持座结构(8),可缓冲遮挡杆结构(9),第二方头螺栓(10),插接孔(11),固定架(12)和管道(13),所述的滑孔(2)分别开设在固定座(1)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孔(11)分别开设在固定座(1)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伸缩杆(3)的上端分别插接在插接孔(11)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座(4)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安装板(5)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座(1)的上端分别插接在连接座(4)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方头螺栓(6)分别贯穿连接座(4)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方头螺栓(6)分别螺纹连接在固定座(1)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旋转辅助连接杆结构(7)安装在固定座(1)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缓冲夹持座结构(8)分别安装在固定架(12)的左右两侧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可缓冲遮挡杆结构(9)安装在固定架(12)的下端;所述的第二方头螺栓(10)分别滑动贯穿滑孔(2);所述的第二方头螺栓(10)分别螺纹连接在伸缩杆(3)的左右两侧上部;所述的伸缩杆(3)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架(12)的上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管道(13)设置在可缓冲夹持座结构(8)之间;所述的可旋转辅助连接杆结构(7)包括第一深沟球轴承(71),连接旋转座(72),第一固定管(73),翼形螺栓(74),连接杆(75)和辅助固定板(76),所述的连接旋转座(72)的下端插接在第一深沟球轴承(71)的内圈;所述的第一固定管(73)的下端螺栓连接在连接旋转座(72)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74)螺纹连接在第一固定管(73)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杆(75)的下端插接在第一固定管(73)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杆(75)的上端螺栓连接在辅助固定板(76)的下端中间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该一种多用抗震支架,包括固定座(1),滑孔(2),伸缩杆(3),连接座(4),固定安装板(5),第一方头螺栓(6),可旋转辅助连接杆结构(7),可缓冲夹持座结构(8),可缓冲遮挡杆结构(9),第二方头螺栓(10),插接孔(11),固定架(12)和管道(13),所述的滑孔(2)分别开设在固定座(1)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孔(11)分别开设在固定座(1)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伸缩杆(3)的上端分别插接在插接孔(11)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座(4)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安装板(5)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座(1)的上端分别插接在连接座(4)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方头螺栓(6)分别贯穿连接座(4)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方头螺栓(6)分别螺纹连接在固定座(1)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旋转辅助连接杆结构(7)安装在固定座(1)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缓冲夹持座结构(8)分别安装在固定架(12)的左右两侧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可缓冲遮挡杆结构(9)安装在固定架(12)的下端;所述的第二方头螺栓(10)分别滑动贯穿滑孔(2);所述的第二方头螺栓(10)分别螺纹连接在伸缩杆(3)的左右两侧上部;所述的伸缩杆(3)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架(12)的上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管道(13)设置在可缓冲夹持座结构(8)之间;所述的可旋转辅助连接杆结构(7)包括第一深沟球轴承(71),连接旋转座(72),第一固定管(73),翼形螺栓(74),连接杆(75)和辅助固定板(76),所述的连接旋转座(72)的下端插接在第一深沟球轴承(71)的内圈;所述的第一固定管(73)的下端螺栓连接在连接旋转座(72)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74)螺纹连接在第一固定管(73)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杆(75)的下端插接在第一固定管(73)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杆(75)的上端螺栓连接在辅助固定板(76)的下端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缓冲夹持座结构(8)包括第二固定管(81),第一推动板(82),螺纹杆(83),翼形螺母(84),第二推动板(85),第一缓冲弹簧(86),固定螺母(87),夹持杆(88)和夹持板(89),所述的第一推动板(82)滑动插接在第二固定管(81)的内部右侧;所述的螺纹杆(83)分别焊接在第一推动板(82)的上端中间位置和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母(84)分别螺纹连接在螺纹杆(83)的外壁上部和外壁下部;所述的第二推动板(85)滑动插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筑美抗震支架技术烟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