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样本分配和清洗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0242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行样本分配和清洗的装置,包括第一、第二注射器、溶血素储液管、样本储液管、采样管及加液管,该第一、第二注射器由动力装置驱动,该第一注射器、溶血素储液管、样本储液管及加液管形成第一通道,该第一注射器及溶血素储液管形成用以与溶血素容器连通的第二通道,该第一注射器、样本储液管及采样管形成第三通道,该第一、第二及第三通道由切换装置控制而实现通道之间的切换,该第二注射器由另一切换装置控制而在与第一注射器连通或与稀释液容器连通之间进行切换。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用于清洗采样针的拭子和带动采样针运动的升降电机、偏转或水平电机,简化了液路和机械结构,使布局更加容易,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血球仪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应用于血球仪中的对样本进行清洗和分配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血球仪大多采用可运动的采样针组件来进行样本的采集和分配,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的一种可运动的采样针组件的结构图,其中注射器5对RBC(红细胞)/PLT(血小板)的测量样本进行定量,注射器10对WBC(白细胞)/HGB(血红蛋白)的测量样本、溶血素和稀释液进行定量,其样本的采样、分配方式如下1.RBC/PLT样本分配方案电机4带动注射器5向下运动,将试管6中的样本7存储在采样针12中。由于注射器5和注射器10共用一个电机4驱动,所以在电机4驱动注射器5向下运动的同时,注射器10也会在电机4的驱动下做同步运动,吸取一定量的稀释液11存储在注射器10中。电磁阀1、电磁阀3及泵18开启,升降电机17带动采样针12上升,电机4驱动注射器10向上运动,通过拭子9对采样针12外壁进行清洗。电磁阀1、电磁阀3及泵18关闭,电机4驱动注射器10向下运动吸取稀释液11,待注射器10存储的稀释液11达到指定量时,偏转或水平电机16带动采样针12至计数池15上方,升降电机17带动采样针12下降,电磁阀1开启,电机4反转,将样本和稀释液通过采样针12加入计数池15。2.WBC/HGB样本分配方案电磁阀1关闭,偏转或水平电机16带动采样针12左右运动,混匀计数池15中的样本。电磁阀1开启,电机4带动注射器10向下运动,从计数池15中吸取定量混匀样本存储在采样针12中,用于WBC/HGB测量。电磁阀1、电磁阀3及泵18开启,升降电机17带动采样针12上升,电机4驱动注射器10向上运动,通过拭子9对采样针12外壁进行清洗。随后,电磁阀1、电磁阀3及泵18关闭,电机4驱动注射器10向下运动,注射器10吸取定量稀释液11。电磁阀1及电磁阀2开启,电机4带动注射器10继续向下运动,将溶血素13通过电磁阀2的常闭端(NC)存储在溶血素储液管14中。电磁阀2关闭,电机4反转,将WBC/HGB测量样本、稀释液、溶血素通过采样针12加入计数池15。对于该种使用采样针组件采集、分配样本的血球仪,由于需要保证采样针的可运动性、灵活性及能够清洗采样针,所以必须使用拭子、升降电机、偏转或水平电机,不仅使机器成本过高,而且液路、机械结构都非常复杂,布局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有效降低成本的样本分配和清洗的装置及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进行样本分配和清洗的装置包括第一注射器、第二注射器、溶血素储液管、溶血素容器、样本储液管及用于导引样本至计数池的加液管,该第一、第二注射器由动力装置驱动,该第一注射器、溶血素储液管、样本储液管及加液管形成第一通道,该第一注射器及溶血素储液管形成用以与溶血素容器连通的第二通道,该第一注射器、样本储液管及采样管形成第三通道,该第一、第二及第三通道由切换装置控制而实现通道之间的切换,该第二注射器由另一切换装置控制而在与第一注射器连通或与稀释液容器连通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的样本储液管的出口与第三切换装置连通,该第三切换装置切换端的一端与该采样管连通,该切换端的另一端与该加液管连通,该溶血素储液管的出口与第二切换装置相通,该第二切换装置切换端的一端与样本储液管的进口连通,该切换端的另一端用于与溶血素容器连通,该第一注射器与溶血素储液管的进口连通,第二注射器与第一切换装置连通,该第一切换装置切换端的一端与第一注射器连通,该切换端的另一端用于与稀释液容器连通。所述的样本储液管的出口与第三切换装置连接,该第三切换装置切换端的一端与溶血素储液管的进口连通,该切换端的另一端与采样管连通,该溶血素储液管的出口与第二切换装置连接,该第二切换装置切换端的一端与加液管连通,该切换端的另一端用于与溶血素容器连通,该第一注射器与样本储液管的进口连通,该第二注射器与第一切换装置连通,该第一切换装置切换端的一端与第一注射器连通,该切换端的另一端用于与稀释液容器连通。所述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切换装置均为具有公共端、常开端和常闭端的电磁阀,该样本储液管的出口、溶血素储液管的出口及第二注射器分别与第三、第二及第一电磁阀的公共端连通。所述的样本储液管包括长度较短的第一样本储液管及长度较长的第二样本储液管,该第一样本储液管的出口与第三电磁阀的公共端连通,该第二样本储液管的出口与第一样本储液管的进口连通。所述的第一注射器的容积小于第二注射器的容积,且第一注射器的容器大于采样管的容积。所述的第一、第二注射器同步运动并由同一动力装置驱动。一种进行样本分配和清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通过第二注射器分别与第一注射器和稀释液容器之间的切换连通,及第一、第三通道之间的切换,利用本次测量样本、稀释液分别对采样管和样本储液管进行清洗;b)通过第二注射器分别与第一注射器和稀释液容器之间的切换连通,及第一、第三通道之间的切换,利用第一注射器将RBC/PLT测量样本吸入样本储液管,利用第二注射器吸入稀释液,并将该稀释液和RBC/PLT测量样本推入计数池;c)通过第二注射器分别与第一注射器和稀释液容器之间的切换连通及切换到第一通道,利用第二注射器吸入稀释液并通过该稀释液对样本储液管进行清洗;d)通过第二注射器分别与第一注射器和稀释液容器之间的切换连通,及第一、第三通道之间的切换,利用第二注射器将WBC/HGB测量样本吸入样本储液管,利用第二注射器内吸入稀释液;e)切换到第二通道,通过第二注射器将溶血素吸入到溶血素储液管;f)切换到第一通道并使第二注射器与第一注射器连通,利用第二注射器将WBC/HGB测量样本、稀释液及溶血素推入计数池。所述的样本储液管包括长度较小的第一样本储液管和长度较大的第二样本储液管,步骤b)中,RBC/PLT测量样本被吸入第一样本储液管,步骤d)中,WBC/HGB测量样本被吸入第一、第二样本储液管。所述的第一样本储液管的内壁光滑且不黏附或较少黏附PLT,该第二样本储液管不易变形且内壁光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固定的采样管及切换装置在不同通道之间的切换,实现了样本的采集、清洗和分配,不仅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用于清洗采样针的拭子和带动采样针运动的升降电机、偏转或水平电机,简化了液路和机械结构,使布局更加容易,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2及图3,本专利技术进行样本分配和清洗的装置包括第一注射器5、第二注射器10、电机4、样本储液管、采样管12、溶血素储液管14、溶血素容器13及加液管16。该第一注射器5用于为RBC/PLT测量样本定量,该第二注射器10用于为WBC/HGB测量样本、溶血素和稀释液定量,该电机4用于驱动第一、第二注射器5、10运动,该样本储液管用于存储RBC/PLT测量样本,该采样管16用于采集RBC/PLT或WBC/HGB测量样本,该溶血素储液管14用于存储溶血素,该溶血素容器13用作溶血素源,该加液管16用于将所需样本导引落入计数池。该第二注射器10与第一电磁阀1的公共端(C)连通,该第一电磁阀1的常开端(NO)与稀释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进行样本分配和清洗的装置,包括第一注射器、第二注射器及溶血素储液管,该第一、第二注射器由动力装置驱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样管、样本储液管及用于导引样本至计数池的加液管,该第一注射器、溶血素储液管、样本储液管及加液管形成第一通道,该第一注射器及溶血素储液管形成用于与溶血素容器连通的第二通道,该第一注射器、样本储液管及采样管形成第三通道,该第一、第二及第三通道由切换装置控制而实现通道之间的切换,该第二注射器由另一切换装置控制而在与第一注射器连通或与稀释液容器连通之间进行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姚辉张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