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通风量的单元幕墙通风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955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提高通风量的单元幕墙通风构造,包含上层幕墙板块、下层幕墙板块和通风器组件;所述上层幕墙板块包含上层幕墙玻璃和中置横梁,中置横梁与上层幕墙玻璃的底边配合;所述下层幕墙板块包含下层幕墙玻璃、下横梁和上横梁,下横梁与下层幕墙玻璃的顶边配合,上横梁设置在下横梁的上侧;所述通风器组件设置在上层幕墙板块和下层幕墙板块之间,通风器组件的上侧部与中置横梁配合,通风器组件的下侧部与上横梁配合;本方案在上下单元幕墙之间设计中置通风结构,通风器与幕墙结构分体设置,可以更加自由的设计通风器的大小、结构、布局等;解决了常规通风器与幕墙结合不牢靠、漏水、不美观、存在冷桥、通风效果体验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高通风量的单元幕墙通风构造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提高通风量的单元幕墙通风构造,属于幕墙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幕墙种类层出不穷,功能性也日益完善。现代化的城市建筑中玻璃幕墙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安装方便快捷的单元幕墙已成为高端建筑的代表。因通风器在通风时能防止雨雪、昆虫、噪音、砂粒进入室内;通风不受时间、季节限制;与开窗通风相比,能降低室内热能损失;不用打开窗户通风,同时又提高了整个建筑物外观的美观,因此通风器与幕墙系统的结合就顺理成章。现有的通风器通常安装在铝合金横梁上,这种组合设计连接会带来如下问题:通风器与幕墙横梁连接位置会带来一定漏水隐患,外观效果也会受到一定影响;由于通风器是藏在横梁里面,决定了通风器的通风量不会太大会,室内的换气体感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提高通风量的单元幕墙通风构造。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提高通风量的单元幕墙通风构造,包含上层幕墙板块、下层幕墙板块和通风器组件;所述上层幕墙板块包含上层幕墙玻璃和中置横梁,中置横梁与上层幕墙玻璃的底边配合;所述下层幕墙板块包含下层幕墙玻璃、下横梁和上横梁,下横梁与下层幕墙玻璃的顶边配合,上横梁设置在下横梁的上侧;所述通风器组件设置在上层幕墙板块和下层幕墙板块之间,通风器组件的上侧部与中置横梁配合,通风器组件的下侧部与上横梁配合。优选的,所述通风器组件包含铝合金百叶、通风器、通风器外框、通风格栅和执手;所述通风器外框与中置横梁和上横梁连接固定,通风器设置在通风器外框中,铝合金百叶设置在通风器的室外侧,通风格栅设置在通风器的室内侧,通风器外框的室内侧设置有开启结构,执手与该开启结构配合。优选的,所述中置横梁和上横梁的室外侧均设置单元外盖板,铝合金百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中置横梁和上横梁的单元外盖板配合。优选的,所述通风器外框的上下两侧均设置EPDM密封胶条。优选的,所述通风器外框的室外侧底部开设泄水孔。优选的,所述通风器为断热桥型材,并内置保温岩棉。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方案在上下单元幕墙之间设计中置通风结构,通风器与幕墙结构分体设置,可以更加自由的设计通风器的大小、结构、布局等;解决了常规通风器与幕墙结合不牢靠、漏水、不美观、存在冷桥、通风效果体验差等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提高通风量的单元幕墙通风构造的纵剖节点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提高通风量的单元幕墙通风构造,包含上层幕墙板块、下层幕墙板块和通风器组件;所述上层幕墙板块包含上层幕墙玻璃1和中置横梁10,中置横梁10与上层幕墙玻璃1的底边配合;所述下层幕墙板块包含下层幕墙玻璃11、下横梁5和上横梁6,下横梁5与下层幕墙玻璃11的顶边配合,上横梁6设置在下横梁5的上侧,中置横梁10和上横梁6的室外侧均设置单元外盖板2。所述通风器组件设置在上层幕墙板块和下层幕墙板块之间,通风器组件包含铝合金百叶3、通风器4、通风器外框12、通风格栅8和执手7;所述通风器外框12通过不锈钢螺钉与中置横梁10和上横梁6连接固定,通风器4为断热桥型材,并内置保温岩棉,通风器4设置在通风器外框12中,铝合金百叶3设置在通风器4的室外侧,通风格栅8设置在通风器4的室内侧,通风器外框12的室内侧设置有开启结构,执手7与该开启结构配合。所述铝合金百叶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中置横梁10和上横梁6的单元外盖板2配合,单元外盖板2将铝合金百叶3压紧;通风器外框12的上下两侧均设置两道EPDM密封胶条9;通风器外框12的室外侧底部开设泄水孔。本通风器与单元幕墙系统结合设计为分体式设计,通风器与单元幕墙系统均为定制开模产品,通风器的分格尺寸由单元幕墙分格决定,铝合金单元框架在工厂拼装完成后开始安装通风器系统。首先安装外侧的铝合金防雨百叶片,铝合金百叶的底板上开有长条状通风口,铣孔高度为30mm,与百叶片垂直高度一致,然后安装组装完成好的通风器,通风器的设计有三个关键点,①通风器外框EPDM胶条需交圈设置才能保证幕墙气密性的完整,②通风器的外侧底口需开泄水孔,保证极端情况下进的水可以快速排掉,③通风器固定完成后四周需要打密封胶密封,这是幕墙水密性及气密性的重要保障。最后安装室内侧铝合金通风格栅及执手。通过这种隐藏式安装巧妙的将通风器与单元幕墙融为一体,解决了带通风器幕墙的通病通风体验差,保温节能损耗大,外观效果不理想等。带通风器幕墙单元系统安装顺序为:单元幕墙组框→玻璃安装→铝合金通风防雨百叶安装→成品通风器安装固定→通风器四周密封胶密封→铝合金装饰格栅→执手五金安装。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提高通风量的单元幕墙通风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上层幕墙板块、下层幕墙板块和通风器组件;所述上层幕墙板块包含上层幕墙玻璃(1)和中置横梁(10),中置横梁(10)与上层幕墙玻璃(1)的底边配合;所述下层幕墙板块包含下层幕墙玻璃(11)、下横梁(5)和上横梁(6),下横梁(5)与下层幕墙玻璃(11)的顶边配合,上横梁(6)设置在下横梁(5)的上侧;所述通风器组件设置在上层幕墙板块和下层幕墙板块之间,通风器组件的上侧部与中置横梁(10)配合,通风器组件的下侧部与上横梁(6)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通风量的单元幕墙通风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上层幕墙板块、下层幕墙板块和通风器组件;所述上层幕墙板块包含上层幕墙玻璃(1)和中置横梁(10),中置横梁(10)与上层幕墙玻璃(1)的底边配合;所述下层幕墙板块包含下层幕墙玻璃(11)、下横梁(5)和上横梁(6),下横梁(5)与下层幕墙玻璃(11)的顶边配合,上横梁(6)设置在下横梁(5)的上侧;所述通风器组件设置在上层幕墙板块和下层幕墙板块之间,通风器组件的上侧部与中置横梁(10)配合,通风器组件的下侧部与上横梁(6)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通风量的单元幕墙通风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器组件包含铝合金百叶(3)、通风器(4)、通风器外框(12)、通风格栅(8)和执手(7);所述通风器外框(12)与中置横梁(10)和上横梁(6)连接固定,通风器(4)设置在通风器外框(12)中,铝合金百叶(3)设置在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李成珍朱旭东张跃马俊亭包兴华曹鑫鑫丁小莲蔡琴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