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种养结合系统中的环保节能型高效过滤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9536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种养结合系统中的环保节能型高效过滤器,属于种养系统中的过滤器领域,包括插合连接的上过滤筒和下过滤筒,上过滤筒内部设有若干并联的过滤袋,过滤袋顶端上设有通过水管连接的泵,上过滤筒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上中空腔,下过滤筒中心设有与上中空腔贯通的进水通道、下端设有打氧泵,下过滤筒内设有过滤球,该过滤器为分体结构且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用于净化水体、消除水体中固体废物和有害的化学物质、排除发酵过滤后水体中的有害气体,为植物生长提供可供吸收的水和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等;广泛应用在阳台农场、鱼池景观、规模化水产养殖等众多领域中结合植物种植设备同时使用,使生态友好型的循环种养得以有效施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种养结合系统中的环保节能型高效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种养结合系统中的环保节能型高效过滤器,其属于种养系统中的过滤器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的种养结合讲得都是动、植物共生养殖,在水产养殖与植物种植相结合的共生共养生产中,是将养殖产生的废水供给植物,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将废水中的固体物质与水中无机盐进行分离、过滤、吸收、利用。目前,动(水产)植物共生养殖生产存在两种系统形式:第一种是半循系统,即运用固液分离设备将水体中的粪便与固体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直接丢弃或者排入沼气池中发酵,分离后的水又重回养殖池中;第二种是闭循环系统,即运用过滤设备将养殖废水固液分离,过滤后排入种植区,然后回到养殖池中,第一种系统仅能用于规模较大的动植物共生养殖生产中,且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第二种系统近做固液分离和过滤,无法彻底过滤,过滤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也无法从水体分离出来,而且整个系统耗能相对较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特研发此款应用于种养结合系统中的环保节能型高效过滤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种养结合系统中的环保节能型高效过滤器,特别是应用于鱼菜共生、虾菜共生等种养结合系统中的环保节能型高效过滤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种养结合系统中的环保节能型高效过滤器,包括插合连接的上过滤筒和下过滤筒,所述上过滤筒内部设有若干并联的过滤袋,过滤袋顶端上设有通过水管连接的泵,所述上过滤筒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上中空腔,所述下过滤筒中心设有与上中空腔贯通的进水通道、下端设有打氧泵,所述下过滤筒内设有过滤球。优选地,所述上过滤筒包括固定连接的上腔体和上腔连接柱,所述过滤袋可拆卸连接在上腔体内,上腔连接柱底面设有若干个滤水孔。优选地,所述下过滤筒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下腔连接槽、中空仓和下腔体,所述下腔连接槽与上腔连接柱插合连接,所述中空仓上端侧壁上设有若干排气孔、下端与进水通道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球位于下腔体内。优选地,所述中空仓下端和下腔体下端均为圆锥形。优选地,所述进水通道底端设有活动连接的筛网,筛网上的筛孔小于过滤球的直径。优选地,所述打氧泵上设有通过气管连接的气盘,气盘位于下腔体底部,打氧泵与气盘之间设有控制阀。优选地,所述溢流管、排水管和排污管上均设有阀门。优选地,所述下过滤筒外侧上端设有溢流管、中端外侧设有排水管、底端外侧设有排污管。优选地,所述上中空腔内设有固定连接的风扇、顶端设有气体收集罐。优选地,所述排水管内或过滤袋与泵之间的连接水管内设有驱动风扇和打氧泵的水轮发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过滤器为分体结构且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用于净化水体、消除水体中固体废物和有害的化学物质、排除发酵过滤后水体中的气体(特别是有害气体)等;并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可供吸收的水和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等;水循环利用,有害物零排放;自发电能耗低。通过上发酵过滤筒将废水进行有效的固液分离,鱼粪、残饵等固体物质等被截留在过滤袋中并进行无氧发酵,发酵过滤后的水通过上发酵过滤桶底部的小孔以高压细流的形式射入中空仓中,水流撞击到中空仓底部后发散,水中部分气体随机分离,气体被风扇吸出过滤器外,水沿中空仓锥形底面流入下过滤桶的中空腔进水通道中,进入下过滤桶。经发酵过滤后的水在下过滤桶中与大量过滤球相接触,过滤球表面生活着大量的活体亚硝化菌、硝化菌等有益菌,这些有益菌在纳米气盘冒出的丰富氧气的协助下进一步进行深入彻底的生化和硝化反应。有益菌群将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转化成植物可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经下过滤桶处理过的富氧的“营养液”可直接用来种植植物。此环保节能型高效过滤器可广泛应用在阳台农场、鱼池景观、规模化水产养殖等众多领域中结合植物种植设备同时使用,使生态友好型的循环种养得以有效施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过滤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过滤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上过滤筒结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下过滤筒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下过滤筒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上过滤筒;11、上腔体;12、上腔连接柱;13、滤水孔;14、上中空腔;2、下过滤筒;21、下腔体;22、下腔连接槽;23、中空仓;24、进水通道;25、排气孔;26、溢流管;27、排水管;28、排污管;29、阀门;3、过滤袋;4、风扇;5、泵;6、水轮发电机;7、过滤球;8、打氧泵;81、气盘;82、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一种应用于种养结合系统中的环保节能型高效过滤器,包括插合连接的上过滤筒1和下过滤筒2,所述上过滤筒1内部设有若干并联的过滤袋3,过滤袋3顶端上设有通过水管连接的泵5,所述上过滤筒1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上中空腔14,所述下过滤筒2中心设有与上中空腔14贯通的进水通道24、下端设有打氧泵8,所述下过滤筒2内设有过滤球7。所述上过滤筒1包括固定连接的上腔体11和上腔连接柱12,所述过滤袋3可拆卸连接在上腔体11内,上腔连接柱12底面设有若干个滤水孔13。所述下过滤筒2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下腔连接槽22、中空仓23和下腔体21,所述下腔连接槽22与上腔连接柱12插合连接,所述中空仓23上端侧壁上设有若干排气孔25、下端与进水通道24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球7位于下腔体21内。所述中空仓23下端和下腔体21下端均为圆锥形。所述进水通道24底端设有活动连接的筛网,筛网上的筛孔小于过滤球7的直径。所述打氧泵8上设有通过气管连接的气盘81,气盘81位于下腔体21底部,打氧泵8与气盘81之间设有控制阀82。所述下过滤筒2外侧上端设有溢流管26、中端外侧设有排水管27、底端外侧设有排污管28,排水管27内设有驱动风扇4和打氧泵8的水轮发电机6。所述溢流管26、排水管27和排污管28上均设有阀门29。所述上中空腔14内设有固定连接向外排风的风扇4、顶端设有气体收集罐。所述排水管27内或者过滤袋3与泵5之间的连接水管内设有驱动风扇4和打氧泵8的水轮发电机6。使用时,上过滤筒1和下过滤筒2插合为一体,通过泵5将固液混合液输送到过滤袋3内,经过滤袋3将固液分离,鱼粪、残饵等固体物质等被截留在过滤袋3中并进行无氧发酵,发酵过滤后的水通过上发酵过滤桶底部的滤水孔13以高压细流的形式射入中空仓23中,高压细流撞击中空仓23底后水流被打散,同时释放出发酵过滤后的水中气体,气体被风扇4吸到过滤筒1顶端的气体收集罐内,打散后水汇流后沿中空仓23的圆锥形底中孔经下过滤桶2的进水通道24,流入下腔体21内。经上发酵过滤筒1发酵过滤后的水在下过滤桶2的下腔体21中与大量过滤球7相接触,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种养结合系统中的环保节能型高效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合连接的上过滤筒(1)和下过滤筒(2),所述上过滤筒(1)内部设有若干并联的过滤袋(3),过滤袋(3)顶端上设有通过水管连接的泵(5),所述上过滤筒(1)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上中空腔(14),所述下过滤筒(2)中心设有与上中空腔(14)贯通的进水通道(24)、下端设有打氧泵(8),所述下过滤筒(2)内设有过滤球(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种养结合系统中的环保节能型高效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合连接的上过滤筒(1)和下过滤筒(2),所述上过滤筒(1)内部设有若干并联的过滤袋(3),过滤袋(3)顶端上设有通过水管连接的泵(5),所述上过滤筒(1)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上中空腔(14),所述下过滤筒(2)中心设有与上中空腔(14)贯通的进水通道(24)、下端设有打氧泵(8),所述下过滤筒(2)内设有过滤球(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种养结合系统中的环保节能型高效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过滤筒(1)包括固定连接的上腔体(11)和上腔连接柱(12),所述过滤袋(3)可拆卸连接在上腔体(11)内,上腔连接柱(12)底面设有若干个滤水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种养结合系统中的环保节能型高效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过滤筒(2)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下腔连接槽(22)、中空仓(23)和下腔体(21),所述下腔连接槽(22)与上腔连接柱(12)插合连接,所述中空仓(23)上端侧壁上设有若干排气孔(25)、下端与进水通道(24)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球(7)位于下腔体(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种养结合系统中的环保节能型高效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仓(23)下端和下腔体(21)下端均为圆锥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良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宏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