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载收油舱整流模块,其能够对在收油舱入口处形成的速度和大小均不相同的紊流进行调整,增大过水量,减少溢油在舱口处旋转堆积而最终造成溢油逃逸,提升一般作业于水面浮油的收油机的收油率,防止因水下乳化溢油排出舱外造成的更大污染。这种船载收油舱整流模块固定安装在作业船只的舱体(1)内,入水舱门(8)在船载收油舱侧面,该模块设在船载收油舱的前部并包括多个隔板(6),隔板两两之间构成整流通道,隔板是非均匀分布的,靠近舱体内壁(9)的隔板比远离舱体内壁的隔板更密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载收油舱整流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面清污的
,尤其涉及一种船载收油舱整流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家对石油化工产品和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海上建设了大量的石油钻井平台等沿海石油设施,使得我国的石油储备不断上升,但同时也不断扩大了海洋环境安全的威胁。在这些环境安全威胁中,溢油事故是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威胁。为了回收在各种情况下的海洋等水体的溢油,世界上已研发出不同的船载或单机系统。在船载或单机系统当中,单机系统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适合长期储备和应急,但工作能力较低。船载系统需安装在专业船只,成本较高,需要造船时间,但收油能力强。目前处理应急情况使用的最主要系统是船载系统。船载系统分为外置式和内置式。外置式分为侧挂,侧拖和前置式,内置式分为双侧内置和船头内置。内置式采用的收油原理主要为刷式和动态斜面式。本船载收油舱整流模块用于双侧内置系统。现有船侧内置式系统有以下一些问题:1.在舱外水流冲进收油舱时,由于面对收油舱舱壁且船外侧围油栏导致的流向突变,在收油舱入口处形成速度和大小均不相同的紊流。相对于刷式,动态斜面式收油机的收油效果受到的影响更大。2.同时,导致溢油在舱口处旋转堆积,阻止舱外油进入收油舱,最后在船外侧的围油栏处造成溢油逃逸。3.当水面浮油为轻油时,在舱口的旋流扰动轻油,使轻油发生乳化反应。大量较小的油颗粒被带入并悬浮在水下。降低一般作业于水面浮油的收油机的收油率,造成水下乳化溢油排出舱外并造成更大污染。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船载收油舱整流模块,其能够对在收油舱入口处形成的速度和大小均不相同的紊流进行调整,避免溢油在舱口处旋转堆积而最终造成溢油逃逸,提升一般作业于水面浮油的收油机的收油率,防止因水下乳化溢油排出舱外造成的继续污染。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船载收油舱整流模块,船载收油舱固定安装到作业船只的舱体(1),入水舱门(8)在船载收油舱侧面,该模块设在船载收油舱的前部并包括多个隔板(6),隔板两两之间构成整流通道,隔板是非均匀分布的,靠近舱体内侧壁(9)的整流通道长而窄,远离舱体内侧壁(9)的整流通道短而宽。本专利技术的船载收油舱固定安装到作业船只的舱体,入水舱门在船载收油舱侧面,打开入水舱门后,水流携带表层浮油通过隔板两两之间构成整流通道,这样将水流分成多个通道,因为隔板是非均匀分布的,靠近舱体内侧壁的整流通道长而窄,远离舱体内侧壁的整流通道短而宽,紊流严重的区域整流水道较细长,反之则较宽短,促使流出整流通道的水流区域形成自上而下的均质稳定流场,因此能够对在收油舱入口处形成的速度和大小均不相同的紊流进行调整,避免溢油在舱口处旋转堆积而最终造成溢油逃逸,提升一般作业于水面浮油的收油机的收油率,防止因水下乳化溢油排出舱外造成的继续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船载收油舱整流模块的俯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船载收油舱整流模块的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以及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如图1-2所示,这种船载收油舱整流模块,船载收油舱固定安装到作业船只的舱体1,入水舱门8在船载收油舱侧面,该模块设在船载收油舱的前部并包括多个隔板6,隔板两两之间构成整流通道,隔板是非均匀分布的,靠近舱体内侧壁9的整流通道长而窄,远离舱体内侧壁9的整流通道短而宽。本专利技术的船载收油舱固定安装到作业船只的舱体,入水舱门在船载收油舱侧面,打开入水舱门后,水流携带表层浮油通过隔板两两之间构成整流通道,这样将水流分成多个通道,因为隔板是非均匀分布的,靠近舱体内侧壁的整流通道长而窄,远离舱体内侧壁的整流通道短而宽,紊流严重的区域整流水道较细长,反之则较宽短,促使流出整流通道的水流区域形成自上而下的均质稳定流场,因此能够对在收油舱入口处形成的速度和大小均不相同的紊流进行调整,避免溢油在舱口处旋转堆积而最终造成溢油逃逸,提升一般作业于水面浮油的收油机的收油率,防止因水下乳化溢油排出舱外造成的继续污染。优选地,所述隔板在前端平行于舱体内侧壁9,在后端平行于舱体后侧壁10。这样能够使水流更好地被整流,促使流出整流通道的水流区域形成自上而下的均质稳定流场,大大提高收油效果。优选地,所述隔板的平行于舱体内侧壁部分与平行于舱体后侧壁部分之间具有圆弧过渡。这样能够平缓改变水流方向,使其有利于收油机械工作。。优选地,每个整流通道表面上方设有风压吹送装置7。隔板6过水通道上方的风压吹送装置7保证上层浮油能顺利经过隔板6且与水流速度基本相同。优选地,垃圾格栅4斜向设置在船载收油舱前端,打开入水舱门后,水流携带表层浮油及水面垃圾11首先到达垃圾格栅4。容易堵塞整流通道的较大垃圾被垃圾格栅4阻挡。由于垃圾格栅4具有斜度,不同深度的垃圾会向表层积聚。优选地,垃圾格栅的中部设有接近传感器5。当垃圾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垃圾格栅4触发接近传感器5,系统发出报警。此时清理垃圾即可恢复船载收油舱整流模块的工作。优选地,在垃圾格栅4的正面舱体上方设有防爆摄像头2和照明灯,正对垃圾格栅及整流通道。垃圾格栅4前方的防爆摄像头2实时监控垃圾情况,可供人工判断是否有垃圾堵塞出现。优选地,垃圾格栅的下方设有由多孔烧结材料和气泵组成的曝气装置3。垃圾格栅4下方的空气泵通过多孔烧结材料板3向上方水流打气,促进垃圾上浮的同时加快乳化后的轻油小颗粒上浮至表层。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作业船只携带安装在两侧的本专利技术模块前往出现溢油事故的海域。到达作业地点后,打开双侧四个舱门,使水进入收油舱,将入水舱与安装在船两侧的各类围油栏设备相连。船只前进或逆向水流,使水流顺围油栏的引导进入收油舱。水流携带表层浮油及水面垃圾经围油设备改变速度后,进入收油舱并撞击收油舱壁,导致在收油舱入水处产生紊流。且由于在靠近围油栏侧下方水流可向围油栏外逃逸,上侧夹带溢油的水流压力较大,使得速度加快。水流进入收油舱后,靠近船舱内侧水流速度快,紊流更严重。在紊流作用下,轻质浮油发生乳化。水流穿过垃圾格栅4,容易堵塞整流通道的较大垃圾被格栅4阻挡。由于格栅4的斜度,不同深度的垃圾向表层积聚。当垃圾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垃圾格栅4触发接近传感器5,系统发出报警。此时清理垃圾即可恢复工作。垃圾格栅4前方的防爆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船载收油舱整流模块,入水舱门(8)在船载收油舱侧面,其特征在于:船载收油舱固定安装到作业船只的舱体(1),该模块设在船载收油舱的前部并包括多个隔板(6),隔板两两之间构成整流通道,隔板是非均匀分布的,靠近舱体内侧壁(9)的整流通道长而窄,远离舱体内侧壁(9)的整流通道短而宽。/n
【技术特征摘要】
1.船载收油舱整流模块,入水舱门(8)在船载收油舱侧面,其特征在于:船载收油舱固定安装到作业船只的舱体(1),该模块设在船载收油舱的前部并包括多个隔板(6),隔板两两之间构成整流通道,隔板是非均匀分布的,靠近舱体内侧壁(9)的整流通道长而窄,远离舱体内侧壁(9)的整流通道短而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载收油舱整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前端平行于舱体内侧壁(9),后端平行于舱体后侧壁(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载收油舱整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平行于舱体内侧壁部分与平行于舱体后侧壁部分之间具有圆弧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船载收油舱整流模块,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白冰,李明英,翟皞,付小雷,王奕诚,
申请(专利权)人:拉森北京溢油应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