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卡阻连杆装置,包括连杆、位于连杆一端的两个第一曲柄、位于连杆另一端的两个第二曲柄;所述两个第一曲柄的一端与连杆铰接,第一曲柄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支座,所述两个第二曲柄的一端与连杆铰接,第二曲柄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支座;两个第一曲柄及两个第二曲柄相对在连杆上的铰接位置转动,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靠近或者远离连杆;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可在一条线上运行,很好的实现了直线运动。并且中间长连杆相对传统固定式连杆,采用自旋即可调整长度,很好的解决了加工及装配过程中的尺寸误差,保证了机构可稳定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具有该防卡阻连杆装置的穿梭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卡阻连杆装置及穿梭车
本技术的防卡阻连杆装置属于机械辅助防护装备
本技术的穿梭车属于仓储系统
,尤其是在仓储轨道上行走的穿梭车。
技术介绍
在货架领域,高位货架密集存储中小件货物存储和收取,广泛应用的是能够在货架轨道上自动运行的穿梭车。如公开号为CN107902312A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穿梭车,包括车体及车轮。其中车体上设有两个取货装置,两个取货装置之间为载货区。在该种穿梭车中,取货装置的底部一般是通过丝杆进行相对移动,以缩小或者扩大两个取货装置之间载货区的宽度,以适应不同大小的货物。但是通过丝杆移动的取货装置在使用时存在的问题是,取货装置在随着丝杆转动而移动时,由于取货装置的两端受力不均,经常出现卡阻情况,造成取货装置的移动不顺畅甚至故障。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卡阻连杆装置,能够避免穿梭车上移动的取货装置产生移动卡阻问题。本技术同时提供一种穿梭车,将防卡阻连杆装置应用于该穿梭车上。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卡阻连杆装置,包括连杆、位于连杆一端的两个第一曲柄、位于连杆另一端的两个第二曲柄;所述两个第一曲柄的一端与连杆铰接,第一曲柄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支座,所述两个第二曲柄的一端与连杆铰接,第二曲柄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支座;两个第一曲柄及两个第二曲柄相对在连杆上的铰接位置转动,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靠近或者远离连杆。进一步的,所述连杆包括杆套、连接于杆套一端的正牙螺纹杆、连接于杆套另一端的反牙螺纹杆;正牙螺纹杆外围具有正牙外螺纹;杆套一端内部设有与正牙外螺纹配合的正牙内螺纹;反牙螺纹杆外围具有反牙外螺纹;杆套另一端内部设有与反牙外螺纹配合的反牙内螺纹。进一步的,所述两个第一曲柄分别位于连杆一端的两侧,且通过圆柱销与连杆铰接;两个第二曲柄分别位于连杆另一端的两侧,通过另一个圆柱销与连杆铰接。进一步的,位于连杆同一侧的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始终平行。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中的防卡阻连杆装置将第一支座、第二支座通过连杆与对应曲柄形成联动。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可在一条线上运行,很好的实现了直线运动。并且中间长连杆相对传统固定式连杆,采用自旋即可调整长度,很好的解决了加工及装配过程中的尺寸误差,保证了机构可稳定使用。本技术提供的穿梭车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具有所述的防卡阻连杆装置的穿梭车,包括车体、位于车体外侧的车轮;位于车体上的两个取货装置,两个取货装置之间为载货区;所述车体上设有动力丝杆及安装在动力丝杆上的滑块,取货装置的底部与滑块固定并通过动力丝杆移动;所述取货装置的外侧设有车体侧壁;所述防卡阻连杆装置安装在取货装置与侧壁之间,且位于连杆同一侧的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安装在侧壁面对取货装置的一面上,位于连杆另一侧的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安装在取货装置面对侧壁的一面上。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中的防卡阻连杆装置安装在取货装置与车体侧壁之间,当取货装置运动时,第一支座、第二支座抵靠在取货装置宽度的两端,将取货装置的运动受力进行平衡分配,使取货装置沿着动力丝杆的运动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防卡阻连杆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第一曲柄与连杆铰接位置的剖视图。图3是防卡阻连杆装置中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靠近连杆的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中防卡阻连杆装置安装在穿梭车上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防卡阻连杆装置安装在穿梭车上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请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防卡阻连杆装置,包括连杆1、位于连杆1一端的两个第一曲柄2、位于连杆1另一端的两个第二曲柄3。所述两个第一曲柄2的一端与连杆1铰接,第一曲柄2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支座4。所述两个第二曲柄3的一端与连杆1铰接,第二曲柄3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支座5。两个第一曲柄2及两个第二曲柄3相对在连杆1上的铰接位置转动。如图2所示,所述两个第一曲柄2分别位于连杆1一端的两侧,且通过圆柱销6与连杆1铰接。铰接后圆柱销6前端加装开口销7将两个第一曲柄2定位在连杆铰接处上。同样的,两个第二曲柄3分别位于连杆1另一端的两侧形成平衡。如图1所示,为第一支座4及第二支座5远离连杆1的状态。而如图3所示,当第一支座4、第二支座5受力时,第一支座4及第二支座5靠近连杆1。此时如果第二支座5的受力较大,则第二支座5在向内靠近连杆1时会推动连杆1向前移动,连杆1向前移动又同时带动第一曲柄2向内靠近,第一支座4同时受到压力,即连杆1将第二支座5的受力部分转移至第一支座4上从而形成第一、第二支座的受力平衡。而无论如何运动,位于连杆1同一侧的第一曲柄2与第二曲柄3始终平行。而进一步的,所述连杆1包括杆套11、连接于杆套11一端的正牙螺纹杆12、连接于杆套11另一端的反牙螺纹杆13。正牙螺纹杆12外围具有正牙外螺纹;杆套11一端内部设有与正牙外螺纹配合的正牙内螺纹。反牙螺纹杆13外围具有反牙外螺纹;杆套11另一端内部设有与反牙外螺纹13配合的反牙内螺纹。通过该结构,可通过自旋来调节连杆1总体长度,从而保证四个支座的四个安装面平行。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为具有的实施例一中防卡阻连杆装置的穿梭车,包括车体7、位于车体外侧的车轮71。位于车体7上的两个取货装置8。两个取货装置8之间为载货区。所述车体7上设有动力丝杆9及安装在动力丝杆9上的滑块(未图示)。取货装置8的底部与滑块固定并通过动力丝杆9移动。车体上还设有穿过取货装置8的花键轴72及光轴73,其中花键轴72及光轴73相互平行并分别位于动力丝杆9的两侧。所述取货装置8的外侧设有车体侧壁10。所述防卡阻连杆装置安装在取货装置8与侧壁10之间,且位于连杆1同一侧的第一支座4及第二支座5安装在侧壁10面对取货装置8的一面上,位于连杆1另一侧的第一支座4及第二支座5安装在取货装置8面对侧壁10的一面上。当取货装置8沿着动力丝杆9运动时,第一支座4、第二支座5抵靠在取货装置宽度的两端,将取货装置8的运动受力进行平衡分配,使取货装置8沿着动力丝杆9的运动更加稳定。本技术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卡阻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位于连杆一端的两个第一曲柄、位于连杆另一端的两个第二曲柄;所述两个第一曲柄的一端与连杆铰接,第一曲柄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支座,所述两个第二曲柄的一端与连杆铰接,第二曲柄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支座;两个第一曲柄及两个第二曲柄相对在连杆上的铰接位置转动,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靠近或者远离连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卡阻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位于连杆一端的两个第一曲柄、位于连杆另一端的两个第二曲柄;所述两个第一曲柄的一端与连杆铰接,第一曲柄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支座,所述两个第二曲柄的一端与连杆铰接,第二曲柄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支座;两个第一曲柄及两个第二曲柄相对在连杆上的铰接位置转动,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靠近或者远离连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卡阻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杆套、连接于杆套一端的正牙螺纹杆、连接于杆套另一端的反牙螺纹杆;正牙螺纹杆外围具有正牙外螺纹;杆套一端内部设有与正牙外螺纹配合的正牙内螺纹;反牙螺纹杆外围具有反牙外螺纹;杆套另一端内部设有与反牙外螺纹配合的反牙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卡阻连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琪,卞宏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音飞储存设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