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峻华专利>正文

一种避震安全仓的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21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避震安全仓的缓冲结构,其中,包括缓冲顶板,以及支撑于缓冲顶板和安全仓之间的弹性件。当重物砸落在缓冲顶板时,所述缓冲顶板对所述弹性件施加向下的压力,所述弹性件产生的反作用力对重物进行减速,大大减小仓主体受到的冲击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结构紧凑且连接牢固,并且安装非常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震安全仓的缓冲结构
本技术涉及灾害救生装置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避震安全仓的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地震又称地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会使地面、建筑物以及山体受到震动破坏,发生地面塌陷和房屋倒塌等现象,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为了避免在地震时被物品砸伤,人们研发出了多种避震安全仓,能够让人们在地震时躲入安全仓内。但是地震时常常引发墙体倒塌,使得安全仓的顶板容易受到砸落的重物冲击,强大的冲击力常常会将安全仓的顶板砸坏,使安全仓失去庇护功能。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震安全仓的缓冲结构,能够对砸落在安全仓上方的重物进行减速缓冲,降低重物的冲击力。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避震安全仓的缓冲结构,其中,包括缓冲顶板,以及支撑于缓冲顶板和安全仓之间的弹性件。进一步的,缓冲顶板和仓主体顶部之间均匀支撑多个所述弹性件。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包括压簧。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还包括与所述缓冲顶板连接的上限位柱,和与仓主体顶部连接的下限位柱;所述压簧套设于所述上限位柱和下限位柱外。进一步的,所述上限位柱和下限位柱均为圆柱状。进一步的,所述缓冲顶板包括外框结构和连接于外框结构内的内连接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外框结构包括依次首尾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外框板、第二外框板、第三外框板和第四外框板;所述内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于第一外框板和第三外框板之间的第一内连接板,以及连接于第二外框板和第四外框板之间的第二内连接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框板具有与第二外框板连接的第一连接端、与第四外框板连接的第二连接端以及与第一内连接板连接的第一中间连接部,所述第二外框板具有与第一外框板连接的第三连接端、与第三外框板连接的第四连接端以及与第二内连接板连接的第二中间连接部,所述第三外框板具有与第二外框板连接的第五连接端、与第四外框板连接的第六连接端以及与第一内连接板连接的第三中间连接部,所述第四外框板具有与第一外框板连接的第七连接端、与第三外框板连接的第八连接端以及与第二内连接板连接的第四中间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三连接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与第五连接端连接,所述第六连接端与第八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七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内连接板具有与第一外框板连接的第九连接端以及与第三外框板连接的第十连接端,所述第二内连接板具有与第二外框板连接的第十一连接端以及与第四外框板连接的第十二连接端,所述第九连接端与第一中间连接部连接,所述第十连接端与第三中间连接部连接,所述第十一连接端与第二中间连接部连接,所述第十二连接端通过第四中间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内连接板与第二内连接板之间卡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三连接端通过榫槽结构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与第五连接端通过榫槽结构连接,所述第六连接端与第八连接端通过榫槽结构连接,所述第七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通过榫槽结构连接,所述第九连接端与第一中间连接部通过榫槽结构连接,所述第十连接端与第三中间连接部通过榫槽结构连接,所述第十一连接端与第二中间连接部通过榫槽结构连接,所述第十二连接端通过第四中间连接部通过榫槽结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端设有第一缓冲板燕尾槽,所述第二连接端设有第二缓冲板燕尾槽,所述第五连接端设有第三缓冲板燕尾槽,所述第六连接端设有第四缓冲板燕尾槽,所述第一中间连接部设有第一缓冲板中间燕尾槽,所述第二中间连接部设有第二缓冲板中间燕尾槽,所述第三中间连接部有第三缓冲板中间燕尾槽,所述第四中间连接部设有第四缓冲板中间燕尾槽,所述第三连接端设有嵌入第一缓冲板燕尾槽连接的第一缓冲板燕尾榫,所述第四连接端设有嵌入第三缓冲板燕尾槽的第二缓冲板燕尾榫,所述第七连接端设有嵌入第二缓冲板燕尾槽连接的第三缓冲板燕尾榫,所述第八连接端设有嵌入第四缓冲板燕尾槽的第四缓冲板燕尾榫,所述第九连接端设有嵌入第一缓冲板中间燕尾槽的第一缓冲板中间燕尾榫,所述第十连接端设有嵌入第三缓冲板中间燕尾槽的第二缓冲板中间燕尾榫,所述第十一连接端设有嵌入第二缓冲板中间燕尾槽的第三缓冲板中间燕尾榫,第十二连接端设有插入第四缓冲板中间燕尾槽的第四缓冲板中间燕尾榫。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连接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内连接板的上表面对应第一安装槽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相互卡扣嵌合。进一步的,所述缓冲顶板还包括对各榫槽结构进行加固的加固盖。进一步的,所述加固盖通过螺丝锁固在各榫槽结构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加固盖包括第一加固盖、第二加固盖、第三加固盖、第四加固盖、第五加固盖、第六加固盖、第七加固盖以及第八加固盖,所述第一加固盖与第一外框板以及第二外框板锁固,所述第二加固盖与第二外框板以及第二内连接板锁固,所述第三加固盖与第二外框板以及第三外框板锁固,所述第四加固盖与第三外框板以及第一内连接板锁固,所述第五加固盖与第三外框板以及第四外框板锁固,所述第六加固盖与第四外框板以及第二内连接板锁固,所述第七加固盖与第一外框板以及第四外框板锁固,所述第八加固盖与第一外框板以及第一内连接板锁固。进一步的,所述缓冲顶板主要由重组竹制成。采用上述结构后,当重物砸落时,重物落在缓冲顶板上,缓冲顶板向下挤压压簧,压簧对缓冲顶板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从而使重物减速,从而降低对安全仓顶部的冲击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结构紧凑且连接牢固,并且安装非常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形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与安全仓连接的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4为缓冲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一内连接板与第二内连接板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缓冲顶板-1;第一外框板-11;第一缓冲板燕尾槽-111;第二缓冲板燕尾槽-112;第一缓冲板中间燕尾槽-113;第二外框板-12;第二缓冲板中间燕尾槽-121;第一缓冲板燕尾榫-122;第二缓冲板燕尾榫-123;第三外框板-13;第三缓冲板燕尾槽-131;第四缓冲板燕尾槽-132;第三缓冲板中间燕尾槽-133;第四外框板-14;第四缓冲板中间燕尾槽-141;第三缓冲板燕尾榫-142;第四缓冲板燕尾榫-143;第一内连接板-15;第一安装槽-151;第一缓冲板中间燕尾榫-152;第二缓冲板中间燕尾榫-153;第二内连接板-16;第二安装槽-161;第三缓冲板中间燕尾榫-162;第四缓冲板中间燕尾榫-163;弹性件-22;上限位柱-31;下限位柱-32;加固盖-4;第一加固盖-41;第二加固盖-42;第三加固盖-43;第四加固盖-44;第五加固盖-45;第六加固盖-46;第七加固盖-47;第八加固盖-48。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震安全仓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顶板,以及支撑于缓冲顶板和安全仓之间的弹性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震安全仓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顶板,以及支撑于缓冲顶板和安全仓之间的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安全仓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缓冲顶板和仓主体顶部之间均匀支撑多个所述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震安全仓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压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震安全仓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还包括与所述缓冲顶板连接的上限位柱,和与仓主体顶部连接的下限位柱;所述压簧套设于所述上限位柱和下限位柱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震安全仓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柱和下限位柱均为圆柱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避震安全仓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顶板包括外框结构和连接于外框结构内的内连接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避震安全仓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结构包括依次首尾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外框板、第二外框板、第三外框板和第四外框板;所述内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于第一外框板和第三外框板之间的第一内连接板,以及连接于第二外框板和第四外框板之间的第二内连接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避震安全仓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框板具有与第二外框板连接的第一连接端、与第四外框板连接的第二连接端以及与第一内连接板连接的第一中间连接部,所述第二外框板具有与第一外框板连接的第三连接端、与第三外框板连接的第四连接端以及与第二内连接板连接的第二中间连接部,所述第三外框板具有与第二外框板连接的第五连接端、与第四外框板连接的第六连接端以及与第一内连接板连接的第三中间连接部,所述第四外框板具有与第一外框板连接的第七连接端、与第三外框板连接的第八连接端以及与第二内连接板连接的第四中间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三连接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与第五连接端连接,所述第六连接端与第八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七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内连接板具有与第一外框板连接的第九连接端以及与第三外框板连接的第十连接端,所述第二内连接板具有与第二外框板连接的第十一连接端以及与第四外框板连接的第十二连接端,所述第九连接端与第一中间连接部连接,所述第十连接端与第三中间连接部连接,所述第十一连接端与第二中间连接部连接,所述第十二连接端通过第四中间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内连接板与第二内连接板之间卡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避震安全仓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三连接端通过榫槽结构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与第五连接端通过榫槽结构连接,所述第六连接端与第八连接端通过榫槽结构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峻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峻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