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钢运输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12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钢运输平台。该平台可以包括:底架,一对端壁,所述一对端壁分别安装于所述底架的两端,支撑模块,所述支撑模块包括第一支撑模块和第二支撑模块,所述第一支撑模块为多个,且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撑模块安装于底座的两端且与所述端壁相连接,其中,相邻的所述支撑模块之间连接有多个横向限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通过支撑模块和横向限位装置的配合使用,从而将钢卷固定在底架上,支撑模块和横向限位装置所围成的空间既可以限制钢卷在底架上的移动,又可以防止钢卷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磕碰而导致损坏,及提高了运输效率,又增强了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钢运输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卷钢运输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卷钢铁路运输主要采用敞车与平车,主要采用人工配装的方式,不仅装配固定花费时间长,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随着近年来多式联运的出现,为了提高铁路钢卷运输效率,降低钢卷铁路装载加固费用,采用集装箱运输钢卷的方式也在急速发展,主要采用通用集装箱,部分采用专用集装箱或台架式集装箱。通用或专用集装箱运装卷钢,虽然缩减了倒装时间,提高效率,但是受集装箱本身结构限制装箱较为困难,容易对集装箱造成损伤。台架式卷钢集装箱结构限制,在回运时无法多层堆叠,占用空间较大,利用率较低,回运成本较高。公开于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卷钢运输平台,以提高卷钢运输效率,降低运输过程中卷钢受到的损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卷钢运输平台,包括:底架;一对端壁,所述一对端壁分别安装于所述底架的两端;支撑模块,所述支撑模块包括第一支撑模块和第二支撑模块,所述第一支撑模块为多个,且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撑模块安装于底座的两端且与所述端壁相连接;其中,相邻的所述支撑模块之间连接有多个横向限位装置。可选的,一对侧梁组成,所述一对侧梁组成并列设置;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数量为多个,且安装于所述一对侧梁组成之间,所述第一横梁垂直于所述侧梁组成,多个所述第一横梁将所述一对侧梁组成之间的区域分为多个第一空槽、第二空槽和第三空槽;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空槽之间均设有两个所述第二空槽和一个所述第三空槽,且所述第三空槽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空槽之间。可选的,所述第一空槽上设有托槽板,所述第二空槽内设有多个第一纵梁,所述第三空槽内设有多个插槽加强梁,所述侧梁组成上对应于所述第三空槽处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上部设有插槽顶板,所述插槽顶板与所述插槽加强梁相连接,靠近所述侧梁组成两端的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端壁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二纵梁。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模块安装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空槽之间。可选的,所述托槽板为弧形。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模块为梯形模块,所述第二支撑模块为三角形模块,相邻的所述支撑模块形成V形支撑结构。可选的,所述端壁包括多个宽角件、端底横梁、端板、端上横梁和一对角柱,所述一对角柱分别安装于所述端板的两端,每个所述角柱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宽角件,所述端底横梁和所述端上横梁安装于所述一对角柱之间,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端底横梁相连接。可选的,所述横向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梁、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限位梁两端的一对限位挡,所述限位梁的两端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模块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定位梁,所述定位梁上均匀设有多个限位槽,每对所述限位挡插接于一对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挡能够在锁闭位置和开锁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限位挡位于锁闭位置时,所述限位挡插接于所述凹槽内,当所述限位挡位于开锁位置时,所述限位挡从所述凹槽内脱出;每个所述定位梁上方可转动地设有一个止挡片以在所述限位挡位于所述锁闭位置时阻止所述限位挡转动。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模块和所述第二支撑模块的内部均设有多个支撑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通过支撑模块和底架的配合使用提高了高运输安全性与装载效率,并且能够更好的对钢卷进行运输,减少了钢卷在运输过程中的磨损和磕碰,从而实现多式联运,简化倒装工序,提高周转效率,降低回送成本。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在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卷钢运输平台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卷钢运输平台的端壁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卷钢运输平台的底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卷钢运输平台的支撑模块和横向限位装置的立体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卷钢运输平台的横向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卷钢运输平台的横向限位装置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卷钢运输平台的横向限位装置开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端壁、2-底架、3-支撑模块、4-横向限位装置、6-宽角件、7-端底横梁、8-端板、9-端上横梁、10-角柱、11-侧梁组成、12-横梁、13-第一纵梁、14-第二纵梁、15-托槽板、16-插槽顶板、17-插槽加强梁、18-第二支撑模块、19-第一支撑模块、20-限位梁、21-限位挡、22-阻挡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卷钢运输平台,包括:底架;一对端壁,所述一对端壁分别安装于所述底架的两端;支撑模块,所述支撑模块包括第一支撑模块和第二支撑模块,所述第一支撑模块为多个,且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撑模块安装于底座的两端且与所述端壁相连接;其中,相邻的所述支撑模块之间连接有多个横向限位装置。通过支撑模块和横向限位装置的配合使用,从而将钢卷固定在底架上,支撑模块和横向限位装置所围成的空间既可以限制钢卷在底架上的移动,又可以防止钢卷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磕碰而导致损坏,及提高了运输效率,又增强了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卷钢运输平台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卷钢运输平台的端壁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卷钢运输平台的底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卷钢运输平台的支撑模块和横向限位装置的结构主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卷钢运输平台的横向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卷钢运输平台的横向限位装置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卷钢运输平台的横向限位装置开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卷钢运输平台,包括:底架2;一对端壁1,一对端壁1分别安装于底架2的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钢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架;/n一对端壁,所述一对端壁分别安装于所述底架的两端;/n支撑模块,所述支撑模块包括第一支撑模块和第二支撑模块,所述第一支撑模块为多个,且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撑模块安装于底座的两端且与所述端壁相连接;/n其中,相邻的所述支撑模块之间连接有多个横向限位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钢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架;
一对端壁,所述一对端壁分别安装于所述底架的两端;
支撑模块,所述支撑模块包括第一支撑模块和第二支撑模块,所述第一支撑模块为多个,且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撑模块安装于底座的两端且与所述端壁相连接;
其中,相邻的所述支撑模块之间连接有多个横向限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钢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
一对侧梁组成,所述一对侧梁组成并列设置;
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数量为多个,且安装于所述一对侧梁组成之间,所述第一横梁垂直于所述侧梁组成,多个所述第一横梁将所述一对侧梁组成之间的区域分为多个第一空槽、第二空槽和第三空槽;
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空槽之间均设有两个所述第二空槽和一个所述第三空槽,且所述第三空槽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空槽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钢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槽上设有托槽板,所述第二空槽内设有多个第一纵梁,所述第三空槽内设有多个插槽加强梁,所述侧梁组成上对应于所述第三空槽处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上部设有插槽顶板,所述插槽顶板与所述插槽加强梁相连接,靠近所述侧梁组成两端的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端壁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二纵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钢运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模块安装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武国张莉吴春梅李静赵祖兴刘文胜谢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