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材包装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10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中药材包装流水线,包括储料装置、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筛分机构、第三输送带、第四输送带、第五输送带、称重装袋机构和缝包机构,储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储料斗、减震弹簧和振动马达;称重装袋机构包括称重传感器、固定支架、导向落料斗、夹袋机构和压料机构;缝包机构包括自动缝包机和第六输送带。该流水线实现了中药材的分散、混合、除杂质、装袋和称重工序的自动化流水作业,不仅提高了中药材货物处理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材包装流水线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材包装流水线。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中药材供应商在将收集到的中药材货物进行统一打包运输时,需要将堆积的中药材进行分散、混合、除杂质、装袋、称重和缝包。目前,上述工作流程都是采用人工完成,因中药材是季节性产品,在中药材集中大量上市时,中药材的量较大,导致用工人数较多,继而增加了人工成本,同时,人工长时间工作后,工作效率会下降,进一步地,采用人工进行称重,无法严格保证质量统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材包装流水线,该流水线实现了中药材的分散、混合、除杂质、装袋和称重工序的自动化流水作业,不仅提高了中药材货物处理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材包装流水线,包括储料装置、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筛分机构、第三输送带、第四输送带、第五输送带、称重装袋机构和缝包机构,所述储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储料斗、减震弹簧和振动马达,所述储料斗的下方呈锥形,所述储料斗通过若干所述减震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振动马达设置在所述储料斗的下部一侧,所述第一输送带通过第二支架倾斜设置在地面上,且第一输送带的低端位于所述储料斗的出口的正下方,所述第二输送带通过第三支架倾斜设置在地面上,且第二输送带的低端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高端的正下方,所述筛分机构包括第四支架、摆动筛、驱动电机、摆动杆和摆动连杆,所述摆动筛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摆动支撑杆与所述第四支架相连接,且摆动筛的入料端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高端的正下方,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架一端,且与摆动筛的入料端相邻,摆动杆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摆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摆动杆铰接连接,摆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筛的侧壁铰接连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摆动杆的转动,可实现摆动筛在第四支架上的往复摆动,摆动筛用于筛分中药材内掺杂的杂质,所述第三输送带通过第五支架水平设置在地面上,且第三输送带的入料端位于所述摆动筛的出料端的正下方,所述第四输送带通过第六支架倾斜设置在地面上,且第四输送带的低端位于所述第三输送带的出料端的正下方,所述第五输送带通过第七支架水平设置在地面上,且第五输送带的入料端位于所述第四输送带的高端的正下方,所述称重装袋机构包括称重传感器、固定支架、导向落料斗、夹袋机构和压料机构,在所述第七支架上设置有两个位于所述第五输送带的出料端下方的称重支撑杆,在每一个所述称重支撑杆上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所述固定支架的上部与四个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下部相连接,所述导向落料斗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导向落料斗的上部为锥形筒,导向落料斗的下部为圆柱筒,圆柱筒的下部为导向落料斗的出料口,导向落料斗的上部入料口位于所述第五输送带的出料端的正下方,所述夹袋机构包括两组相对分布在所述导向落料斗出料口两侧的夹持组件,每一组所述夹持组件均包括夹持板、第一∩形支架和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形支架的下端,所述第一∩形支架的上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夹持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夹持板铰接连接,所述夹持气缸的底座铰接在固定支架上,在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落料斗的圆柱筒下部外侧相配合的弧形卡槽,夹持气缸可推动弧形卡槽卡置在所述导向落料斗的圆柱筒下部的侧壁上,所述压料机构包括第二∩形支架、锥形压料块和压料气缸,所述第二∩形支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且第二∩形支架上部横跨在所述导向落料斗的上方,所述压料气缸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二∩形支架上,且压料气缸的活动杆与所述圆柱筒同轴,所述锥形压料块设置在所述压料气缸的活动杆上,通过压料气缸的往复运动,可实现锥形压料块在圆形筒内的往复运动,所述缝包机构包括自动缝包机和第六输送带,所述第六输送带设置在所述地面上,且第六输送带的入料端位于所述导向落料斗的出料口的正下方,所述自动缝包机设置在所述第六输送带一侧。优选地,该装袋流水线还包括一喷雾软化机构,所述喷雾软化机构包括水箱、水泵和第一喷雾头和第二喷雾头,所述第一喷雾头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且第一喷雾头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高端的下方,所述第二喷雾头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中部上方,所述水箱放置在所述地面上,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水箱内,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输送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喷雾头和第二喷雾头相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导向落料斗的圆柱筒下部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螺旋防滑纹。进一步地,在所述弧形卡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层防滑橡胶垫。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五输送带的上方设置一挡料框。进一步地,在所述挡料框上设置一位于所述第四输送带的高端下方的溜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维护便利;通过本技术可实现中药材货物处理的自动化流程,从而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大大提高了中药材货物处理效率;中药材在储料斗内通过振动马达的持续振动不断落入到第一输送带上,从而实现了中药材的分散、混合工序;通过喷雾软化机构的加湿作用,使得中药材得到软化,利于后续中药材的压缩装袋,同时,通过向中药材上喷洒一定的水雾,降低了中药材在输送带流动时产生的粉尘量,提高了工作环境质量;通过摆动筛对中药材内杂质的过滤及人工在第三输送带上的人工除杂质工作,实现了中药材的除杂质工序,保证了中药材的质量;通过第五输送带及称重装袋机构的作用,实现了中药材的称重和装袋自动化操作,提高了中药材称重、装袋工作效率;通过第六输送带及缝包机的配合,实现了装有中药材的编织袋的自动缝包工序,提高了编织袋的封袋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中的储料装置、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筛分机构相对分布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第三输送带、第四输送带、第五输送带、称重装袋机构和缝包机构相对分布示意图;图3为称重装袋机构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4为夹持组件在导向落料斗下方的分布示意图;图5为图3中A处放大图;图中:11第一支架、12储料斗、13减震弹簧、14振动马达、21第一输送带、22第二支架、31第二输送带、32第三支架、41第四支架、411摆动支撑架、42摆动筛、421摆动筛出料端、43驱动电机、44摆动杆、45摆动连杆、51第三输送带、511第三输送带进料端、52第五支架、61第四输送带、62第六支撑架、71第五输送带、72第七支架、73挡料框、74溜槽、81称重传感器、82固定支架、83导向落料斗、831圆柱形下部、8311螺旋防滑纹、84夹袋机构、841夹持板、8411弧形卡槽、8412防滑橡胶垫、842第一∩形支架、843夹持气缸、851第二∩形支架、852锥形压料块、853压料气缸、91缝包机、92第六输送带、101水箱、102第一喷雾头、103第二喷雾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材包装流水线,其特征是,包括储料装置、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筛分机构、第三输送带、第四输送带、第五输送带、称重装袋机构和缝包机构,所述储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储料斗、减震弹簧和振动马达,所述储料斗的下方呈锥形,所述储料斗通过若干所述减震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振动马达设置在所述储料斗的下部一侧,所述第一输送带通过第二支架倾斜设置在地面上,且第一输送带的低端位于所述储料斗的出口的正下方,所述第二输送带通过第三支架倾斜设置在地面上,且第二输送带的低端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高端的正下方,所述筛分机构包括第四支架、摆动筛、驱动电机、摆动杆和摆动连杆,所述摆动筛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摆动支撑杆与所述第四支架相连接,且摆动筛的入料端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高端的正下方,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架一端,且与摆动筛的入料端相邻,摆动杆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摆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摆动杆铰接连接,摆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筛的侧壁铰接连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摆动杆的转动,可实现摆动筛在第四支架上的往复摆动,摆动筛用于筛分中药材内掺杂的杂质,所述第三输送带通过第五支架水平设置在地面上,且第三输送带的入料端位于所述摆动筛的出料端的正下方,所述第四输送带通过第六支架倾斜设置在地面上,且第四输送带的低端位于所述第三输送带的出料端的正下方,所述第五输送带通过第七支架水平设置在地面上,且第五输送带的入料端位于所述第四输送带的高端的正下方,所述称重装袋机构包括称重传感器、固定支架、导向落料斗、夹袋机构和压料机构,在所述第七支架上设置有两个位于所述第五输送带的出料端下方的称重支撑杆,在每一个所述称重支撑杆上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所述固定支架的上部与四个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下部相连接,所述导向落料斗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导向落料斗的上部为锥形筒,导向落料斗的下部为圆柱筒,圆柱筒的下部为导向落料斗的出料口,导向落料斗的上部入料口位于所述第五输送带的出料端的正下方,所述夹袋机构包括两组相对分布在所述导向落料斗出料口两侧的夹持组件,每一组所述夹持组件均包括夹持板、第一∩形支架和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形支架的下端,所述第一∩形支架的上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夹持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夹持板铰接连接,所述夹持气缸的底座铰接在固定支架上,在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落料斗的圆柱筒下部外侧相配合的弧形卡槽,夹持气缸可推动弧形卡槽卡置在所述导向落料斗的圆柱筒下部的侧壁上,所述压料机构包括第二∩形支架、锥形压料块和压料气缸,所述第二∩形支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且第二∩形支架上部横跨在所述导向落料斗的上方,所述压料气缸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二∩形支架上,且压料气缸的活动杆与所述圆柱筒同轴,所述锥形压料块设置在所述压料气缸的活动杆上,通过压料气缸的往复运动,可实现锥形压料块在圆形筒内的往复运动,所述缝包机构包括自动缝包机和第六输送带,所述第六输送带设置在所述地面上,且第六输送带的入料端位于所述导向落料斗的出料口的正下方,所述自动缝包机设置在所述第六输送带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材包装流水线,其特征是,包括储料装置、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筛分机构、第三输送带、第四输送带、第五输送带、称重装袋机构和缝包机构,所述储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储料斗、减震弹簧和振动马达,所述储料斗的下方呈锥形,所述储料斗通过若干所述减震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振动马达设置在所述储料斗的下部一侧,所述第一输送带通过第二支架倾斜设置在地面上,且第一输送带的低端位于所述储料斗的出口的正下方,所述第二输送带通过第三支架倾斜设置在地面上,且第二输送带的低端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高端的正下方,所述筛分机构包括第四支架、摆动筛、驱动电机、摆动杆和摆动连杆,所述摆动筛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摆动支撑杆与所述第四支架相连接,且摆动筛的入料端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高端的正下方,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架一端,且与摆动筛的入料端相邻,摆动杆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摆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摆动杆铰接连接,摆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筛的侧壁铰接连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摆动杆的转动,可实现摆动筛在第四支架上的往复摆动,摆动筛用于筛分中药材内掺杂的杂质,所述第三输送带通过第五支架水平设置在地面上,且第三输送带的入料端位于所述摆动筛的出料端的正下方,所述第四输送带通过第六支架倾斜设置在地面上,且第四输送带的低端位于所述第三输送带的出料端的正下方,所述第五输送带通过第七支架水平设置在地面上,且第五输送带的入料端位于所述第四输送带的高端的正下方,所述称重装袋机构包括称重传感器、固定支架、导向落料斗、夹袋机构和压料机构,在所述第七支架上设置有两个位于所述第五输送带的出料端下方的称重支撑杆,在每一个所述称重支撑杆上均设置有两个所述称重传感器,所述固定支架的上部与四个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下部相连接,所述导向落料斗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导向落料斗的上部为锥形筒,导向落料斗的下部为圆柱筒,圆柱筒的下部为导向落料斗的出料口,导向落料斗的上部入料口位于所述第五输送带的出料端的正下方,所述夹袋机构包括两组相对分布在所述导向落料斗出料口两侧的夹持组件,每一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胡发文王光超张鹏杨寒冰陈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平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