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放式襟翼辅助增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9078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收放式襟翼辅助增升装置,包括主机翼、襟翼、第一襟翼支臂、第二襟翼支臂、液压作动器驱动拉杆、襟翼辅助增升装置和收放机构,主机翼与第一襟翼支臂固连,第一襟翼支臂与第二襟翼支臂铰接,第二襟翼支臂与襟翼固连,襟翼与液压作动器驱动拉杆铰接,襟翼辅助增升装置与收放机构连接,并通过收放机构与襟翼联动,实现同步收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可收放式襟翼辅助增升装置,襟翼辅助增升装置通过收放机构与襟翼联动,实现襟翼辅助增升装置与襟翼通的同步收放,解决了简单绕轴运动的襟翼增升效果不足的问题,同时避免采用复杂的大后退量单缝襟翼和多缝襟翼导致的结构重量增大,可靠性下降,制造成本增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收放式襟翼辅助增升装置
本技术属于飞机结构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可收放式襟翼辅助增升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减小飞机起降跑道长度,提高升力系数,通常采用大后退量单缝襟翼和多缝襟翼来实现。但是由于后退行程大、运动机构复杂,导致结构重量大,工艺工装要求高,易出现卡滞,可靠性下降,制造成本增加。而采用简单绕轴运动的襟翼运动机构简单,后退行程小,作动系统简单,结构重量轻,工艺工装简单,可靠性高,但由于其后退量小,增升效果差,难以满足高增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是简单绕轴运动的襟翼增升效果不足,及采用复杂的大后退量单缝襟翼和多缝襟翼导致的结构重量增大,可靠性下降,制造成本增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收放式襟翼辅助增升装置,提高了简单绕轴运动襟翼的增升效果。为了解决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本公开通过收放机构实现襟翼辅助增升装置与襟翼的同步收放,采用长条形襟翼辅助增升装置,利用其阻滞作用,抑制上卷涡,使尾流产生强烈的下洗(机翼在气流中会在上下表面产生大小不同的压强,上表面压强较小,下表面压强较大,机翼借这不平衡的压强分布产生向上的升力。这两股压强不同的气流在机翼的翼尖处会产生接触,此时压强较大的下方气流会由于压强差由下表面向上表面流动。从整个机翼来看,上方的低压气流会向翼根处流动,下方的高压气流会向翼尖处流动,这种流动会在翼尖处产生一个环形扰流并向下流拖出,在机翼前进的过程中会在每个翼尖处形成一个拖拽的漩涡。这个漩涡会如同一个“小型龙卷风“一样诱导周围的气流产生一个较小的向下的速度分量,这个速度分量称为下洗。),减小上翼面的压力,同时增大下翼面的压力,从而使飞机升力增大。在简单绕轴增升装置的基础上引入联动襟翼辅助增升装置,解决了简单绕轴运动的襟翼增升效果不足的问题,同时避免采用复杂的大后退量单缝襟翼和多缝襟翼导致的结构重量增大,可靠性下降,制造成本增大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收放式襟翼辅助增升装置,包括主机翼、襟翼、第一襟翼支臂、第二襟翼支臂、液压作动器驱动拉杆、襟翼辅助增升装置和收放机构,所述主机翼与第一襟翼支臂固连,所述第一襟翼支臂与第二襟翼支臂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襟翼支臂与所述襟翼固连,所述襟翼与液压作动器驱动拉杆铰链连接,所述襟翼辅助增升装置与所述收放机构连接,并通过所述收放机构与所述襟翼联动,所述襟翼辅助增升装置与所述襟翼通过所述收放机构实现同步收放。本公开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收放机构包括第一连杆、L形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L形连杆铰链连接;所述L形连杆一端与所述襟翼铰链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襟翼支臂铰链连接。本公开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襟翼辅助增升装置为长条形,长度为所述襟翼收起状态时整个机翼当地弦长的2%,不仅增升效果好,而且附加阻力也较小。所述襟翼辅助增升装置剖面为翼型剖面,在收放时可以保证整个机翼剖面完整性,阻力小。本公开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襟翼支臂通过铰链接头与所述第二襟翼支臂连接。本公开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襟翼通过铰链接头与液压作动器驱动拉杆连接。本公开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连杆通过铰链接头与所述L形连杆连接。本公开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L形连杆一端通过铰链接头与所述襟翼连接,另一端通过铰链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本公开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连杆通过铰链接头与所述第一襟翼支臂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获得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可收放式襟翼辅助增升装置,襟翼辅助增升装置通过收放机构与襟翼联动,实现襟翼辅助增升装置与襟翼通的同步收放。在飞机起降阶段襟翼处于伸出状态时,襟翼辅助增升装置同时伸出,并与襟翼下表面相垂直,对襟翼下表面尾缘处的气流起到阻滞作用,上卷涡被抑制,整个尾流产生了强烈的下洗,减小了上翼面的压力,同时增大了下翼面的压力,从而使飞机升力增大。飞机巡航阶段襟翼处于收起状态,辅助增升装置通过收放机构同步收放到机翼内,避免巡航飞行时产生附加阻力。辅助增升装置通过铰接接头与襟翼和襟翼支臂铰接,通过连杆绕铰接接头旋转,实现了与襟翼的同步收放,收放机构简单,工作稳定,重量小。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可收放式襟翼辅助增升装置,在简单绕轴增升装置的基础上引入联动襟翼辅助增升装置,解决了简单绕轴运动的襟翼增升效果不足的问题,同时避免采用复杂的大后退量单缝襟翼和多缝襟翼导致的结构重量增大,可靠性下降,制造成本增大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襟翼轴视图。图2为襟翼伸出状态侧视图。图3为襟翼收起状态侧视图。附图标记:1、主机翼;2、襟翼;3、襟翼辅助增升装置;4、襟翼辅助增升装置剖面;5、襟翼辅助增升装置长度;6、铰链接头;7、液压作动器驱动连杆;8、9、铰链接头;10、L形连杆;11、铰链接头;12、铰链接头;13、第二连杆;14、铰链接头;15、第一襟翼支臂;16、铰链接头;17、第一襟翼支臂;18、第一连杆;19、铰链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参见附图1至附图3,一种可收放式襟翼辅助增升装置,包括主机翼1、襟翼2、第一襟翼支臂15、第二襟翼支臂17、液压作动器驱动拉杆7、襟翼辅助增升装置3和收放机构,主机翼1与第一襟翼支臂15固连,并通过铰链接头16与第二襟翼支臂17相连,第二襟翼支臂17与襟翼2固连;襟翼2通过铰链接头8与液压作动器驱动拉杆7连接,并通过铰链接头6与主机翼1相连。所述收放机构包括第一连杆18、L形连杆10和第二连杆13,襟翼辅助增升装置3通过铰链接头19与第一连杆18相连,并通过铰链接头11与L形连杆10相连,L形连杆10一端通过铰链接头9与襟翼2相连,另一端通过铰链接头12与第二连杆13连接,并通过铰链接头14与第一襟翼支臂15相连,所述襟翼辅助增升装置3与所述襟翼2联动,实现同步收放。所述襟翼2在液压作动器驱动拉杆7驱动下,向下偏转,在第一连杆18、L形连杆10和第二连杆13的作用下,驱动襟翼辅助增升装置3向下打开。进一步地,所述襟翼辅助增升装置3为长条形辅助增升装置,利用其阻滞作用,抑制上卷涡,使尾流产生强烈的下洗,减小上翼面的压力,同时增大下翼面的压力,从而使飞机升力增大,解决了简单绕轴运动的襟翼增升效果不足的问题。飞机起降阶段襟翼2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襟翼辅助增升装置3同时伸出,并与襟翼2下表面相垂直,对襟翼2下表面尾缘处的气流起到阻滞作用,上卷涡被抑制,整个尾流产生了强烈的下洗,减小了上翼面的压力,同时增大了下翼面的压力,从而使飞机升力增大。飞机巡航阶段襟翼2处于收起状态,所述襟翼辅助增升装置3通过收放机构同步收放到机翼内,避免巡航飞行时产生附加阻力。所述襟翼辅助增升装置3通过铰接接头与襟翼2和第一襟翼支臂15铰接,通过连杆绕铰接接头旋转,实现了与襟翼2的同步收放,收放机构简单,工作稳定,重量小。以上列举的仅是本技术的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收放式襟翼辅助增升装置,包括主机翼、襟翼、第一襟翼支臂、第二襟翼支臂和液压作动器驱动拉杆,所述主机翼与第一襟翼支臂固连,所述第一襟翼支臂与第二襟翼支臂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襟翼支臂与所述襟翼固连,所述襟翼与液压作动器驱动拉杆铰链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襟翼辅助增升装置和收放机构,所述襟翼辅助增升装置与所述收放机构连接,并通过所述收放机构与所述襟翼联动,所述襟翼辅助增升装置与所述襟翼实现同步收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收放式襟翼辅助增升装置,包括主机翼、襟翼、第一襟翼支臂、第二襟翼支臂和液压作动器驱动拉杆,所述主机翼与第一襟翼支臂固连,所述第一襟翼支臂与第二襟翼支臂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襟翼支臂与所述襟翼固连,所述襟翼与液压作动器驱动拉杆铰链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襟翼辅助增升装置和收放机构,所述襟翼辅助增升装置与所述收放机构连接,并通过所述收放机构与所述襟翼联动,所述襟翼辅助增升装置与所述襟翼实现同步收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放式襟翼辅助增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机构包括第一连杆、L形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L形连杆铰链连接;所述L形连杆一端与所述襟翼铰链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襟翼支臂铰链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放式襟翼辅助增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襟翼辅助增升装置为长条形,长度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毅刘卓万俊明王黎明刘敏李自启李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