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折机构及其幼儿载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06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折机构及具有该收折机构的幼儿载具,收折机构适于装配于幼儿载具的座架与背靠管之间,座架与背靠管枢接于幼儿载具的车架上,收折机构包括安设于座架上的一前座板与一后座板以及设于前座板与后座板之间的一枢接组件,后座板的一端通过枢接组件与前座板可转动的连接,后座板的另一端与背靠管枢接,背靠管与座架间的相对转动可带动后座板相对前座板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收折机构及具有该收折机构的幼儿载具结构简单且操作便捷,使得收折后的幼儿载具的体积更小,便于携带和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折机构及其幼儿载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幼儿载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折机构及具有该收折机构的幼儿载具。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为人们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消费品,从而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创造极其优异的物质条件,而幼儿载具就是诸多消费品中的一种。对于家有小孩的父母而言,在携带小孩外出逛街或散步时,通常会用带有轮子的幼儿载具来代替手抱,以减轻大人的负担,而且该幼儿载具还具有乘坐舒适、安全的优点,因此,使得幼儿载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有的幼儿载具中供幼儿乘坐的座椅大多固定在车架等支撑件上,一般是不可拆卸和收折的,而为了便于携带及收纳,部分幼儿载具是可进行收折的,但现有的用于收折的收折机构结构相对复杂,使用不便,无法有效缩小幼儿载具的体积,进而影响幼儿载具的使用效果。因此,急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且便于使用的收折机构及具有该收折机构的幼儿载具来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的收折机构,以有效缩小幼儿载具的体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幼儿载具,该幼儿载具上设有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的收折机构,可有效缩小幼儿载具的体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收折机构,适于装配于幼儿载具的座架与背靠管之间,座架与背靠管枢接于幼儿载具的车架上,收折机构包括安设于座架上的一前座板与一后座板以及设于前座板与后座板之间的一枢接组件,后座板的一端通过枢接组件与前座板可转动的连接,后座板的另一端与背靠管枢接,背靠管与座架间的相对转动可带动后座板相对前座板转动。较佳地,枢接组件包括至少一枢接轴,枢接轴穿置于后座板与前座板之间以使得二者可相对转动。较佳地,前座板的后端具有第一枢接部,后座板的前端具有与第一枢接部对应设置的第二枢接部,枢接轴穿置于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的穿接孔中。较佳地,多个第一枢接部于前座板的后端呈间隔开地设置,多个第二枢接部于后座板的前端与多个第一枢接部呈交错地设置。较佳地,枢接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枢接轴上的至少一扭簧,扭簧的第一簧臂连接于前座板上,扭簧的第二簧臂连接于后座板上,扭簧恒驱使后座板向着与前座板相平齐的方向转动。较佳地,转接轴与扭簧呈一一对应地设置,或者,至少两个扭簧呈等距地套设于一转接轴上。较佳地,枢接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固设于前座板的底侧,用于固定第一簧臂。较佳地,第一簧臂可滑动地卡接于第一固定件中。较佳地,第一固定件凸设于前座板的底侧并呈勾状。较佳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第一折板沿垂直于前座板的方向设置于前座板上,第二折板与第一折板相垂直地连接或呈倾斜地连接。较佳地,扭簧具有呈对称设置的两第一簧臂,第一固定件与第一簧臂呈一一对应地设置。较佳地,枢接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固设于后座板的底侧,用于固定第二簧臂。较佳地,第二簧臂可滑动地卡接于第二固定件中。较佳地,第二固定件凸设于后座板的底侧并呈勾状。较佳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三折板与第四折板,第三折板沿平行于后座板的方向设置于后座板上,第四折板与第三折板相垂直地连接或呈倾斜地连接。较佳地,第二固定件由第二枢接部的侧端向着平行于后座板的方向延伸及折弯而成。较佳地,收折机构还包括一减震组件,减震组件设于座架与前座板及后座板之间,以托载前座板与后座板。较佳地,减震组件包括至少一根连接于座架上的弹性钢线,弹性钢线于前座板及后座板的下方在座架所围出的承载区内盘绕而形成一减震底托。较佳地,减震组件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固设于座架上,用于将弹性钢线固定于座架上。较佳地,连接件焊接、套接或卡接于所述座架上,弹性钢线卡接于连接件上。较佳地,一弹性钢线在座架所围出的承载区内呈“几”字形盘绕,且弹性钢线的两端各由一连接件固定。较佳地,减震组件还包括导向件,导向件设置于前座板与后座板上,导向件上形成供弹性钢线穿接的穿接槽。较佳地,后座板相对前座板转动时,弹性钢线可不随着后座板转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幼儿载具,包括一车架、一枢接于车架上的座架、一枢接于车架上的背靠管、一连接于背靠管与座架之间的收折机构,收折机构如前所述。较佳地,幼儿载具还包括一侧护板与一头靠板,侧护板的下端枢接于车架上而形成第一枢接点,头靠板的上端与侧护板的上端枢接而形成第二枢接点,头靠板的下端与背靠管的上端枢接而形成第三枢接点,背靠管的下端与后座板的后端枢接而形成第四枢接点,车架的收折可带动侧护板、侧护板及背靠管绕着相应的枢接点转动,转动地背靠管可带动后座板相对前座板向上转动。较佳地,车架包括两两枢接的前脚架、后脚架及推手架,座架的前端枢接于前脚架上,座架的后端分别与后脚架及推手架相枢接。较佳地,车架还包括联动组件,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前脚架的上端与后脚架的上端枢接于第一连杆的前端,第一连杆的后端与第二连杆的上端枢接,第二连杆的下端与第三连杆的后端、推手架的下端及座架的后端枢接,第三连杆的前端枢接于后脚架的中上端处,侧护板的下端枢接于第二连杆的上端而形成第一枢接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收折机构装配于幼儿载具的座架与背靠管之间,由于收折机构包括安设于座架上的前座板与后座板,而前座板与后座板之间的通过一枢接组件可转动的连接,且后座板还与背靠管枢接,结合座架与背靠管枢接于幼儿载具的车架上,则当幼儿载具的车架收折或展开时,车架的收折转动致使背靠管与座架相对转动,而背靠管与座架间的相对转动则可带动后座板相对前座板转动,进而缩小收折后的整个幼儿载具的体积,便于携带和收纳。本专利技术的收折机构及具有该收折机构的幼儿载具结构简单且操作便捷,有效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幼儿载具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幼儿载具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幼儿载具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幼儿载具处于收折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收折机构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收折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收折机构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收折机构处于开始收折时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收折机构处于收折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折机构100及具有该收折机构100的幼儿载具200,该幼儿载具200包括但不限于例如婴儿车、婴儿提篮及安全座椅等。具体地,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幼儿载具200为一婴儿车,其包括一车架201、一枢接于车架201上的座架202、一枢接于车架201上的背靠管203以及一连接于背靠管203与座架202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折机构,适于装配于幼儿载具的座架与背靠管之间,所述座架与所述背靠管枢接于幼儿载具的车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折机构包括安设于所述座架上的一前座板与一后座板以及设于所述前座板与所述后座板之间的一枢接组件,所述后座板的一端通过所述枢接组件与所述前座板可转动的连接,所述后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背靠管枢接,所述背靠管与所述座架间的相对转动可带动所述后座板相对所述前座板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折机构,适于装配于幼儿载具的座架与背靠管之间,所述座架与所述背靠管枢接于幼儿载具的车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折机构包括安设于所述座架上的一前座板与一后座板以及设于所述前座板与所述后座板之间的一枢接组件,所述后座板的一端通过所述枢接组件与所述前座板可转动的连接,所述后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背靠管枢接,所述背靠管与所述座架间的相对转动可带动所述后座板相对所述前座板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组件包括至少一枢接轴,所述枢接轴穿置于所述后座板与所述前座板之间以使得所述二者可相对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板的后端具有第一枢接部,所述后座板的前端具有与所述第一枢接部对应设置的第二枢接部,所述枢接轴穿置于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所述第二枢接部的穿接孔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折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枢接部于所述前座板的后端呈间隔开地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枢接部于所述后座板的前端与多个所述第一枢接部呈相交错地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枢接轴上的至少一扭簧,所述扭簧的第一簧臂连接于所述前座板上,所述扭簧的第二簧臂连接于所述后座板上,所述扭簧恒驱使所述后座板向着与所述前座板相平齐的方向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轴与所述扭簧呈一一对应地设置,或者,至少两个所述扭簧呈等距地套设于一所述转接轴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固设于所述前座板的底侧,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簧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簧臂可滑动地卡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中。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凸设于所述前座板的底侧并呈勾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收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沿垂直于所述前座板的方向设置于所述前座板上,所述第二折板与所述第一折板相垂直地连接或呈倾斜地连接。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具有呈对称设置的两所述第一簧臂,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簧臂呈一一对应地设置。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固设于所述后座板的底侧,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簧臂。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收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簧臂可滑动地卡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中。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收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凸设于所述后座板的底侧并呈勾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收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三折板与第四折板,所述第三折板沿平行于所述后座板的方向设置于所述后座板上,所述第四折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