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收合婴儿车车架及自动收合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03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收合婴儿车车架,包括上推杆、下推杆、前脚杆和后脚杆,所述上推杆的下端连接有上推杆连接部,所述下推杆的上端连接有下推杆连接部,所述上推杆连接部和下推杆连接部相互铰接,所述下推杆的下端铰接有呈“T”字形的组合关节,所述前脚杆铰接于组合关节,所述后脚杆固定于组合关节,支撑杆的下端铰接于后脚杆,所述前脚杆和后脚杆之间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收合婴儿车车架,可实现自动收合,使用户使用更为便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自动收合婴儿车,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左车架和右车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收合婴儿车,可实现自动收合,使用户使用更为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收合婴儿车车架及自动收合婴儿车
本技术涉及婴儿推车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婴儿折叠车。
技术介绍
婴儿推车作为携带婴儿出行常用的工具,已被广大用户使用。为了出行时方便携带,现很多婴儿推车都进行了可折叠设计。现实生活中,婴儿很多时候是由妈妈或者奶奶单独照顾,当婴儿推车需要折叠时,需要双手进行各个部件的旋转、翻转、折叠,但通常实际操作时用户一手需抱着婴儿,另一只手去折叠婴儿车,无法满足用户的客观使用要求。专利号为CN10869139A公开了一种折叠车车架及其收车折叠方式,收车过程如下:A.解除二道锁:按下所述卡齿按钮,卡齿按钮带动所述卡位齿脱离下盖内部的卡位槽,将上管绕所述下管的顶端顺时针旋转角度,使得卡孔转至上插销的上方,上插销在压簧的上顶的作用向上移动,同时其上端插置在卡孔内并扯动牵引绳进而带动下插销上移,使得下插销脱离与旋转解锁件的锁定连接,从而实现将上管收拢在下管的一侧并解除二道锁机构对于收车主锁装置的锁死;B.解除收车主锁:往上提拉收车手管,带动旋转解锁件逆时针旋转并下压主锁片解锁块的侧面坡,进而使得主锁片解锁块下移,主锁片解锁块下移而不再对主锁片起支撑作用,使得主锁片逆时针转动,不再抱死转动轴;C.收车:解除收车主锁后,后轮管组在其自重力的作用下沿顺时针方向向下收拢,下管在其自重力的作用下沿逆时针方向向下收拢,前脚管在侧扶手、座位管以及连带管组的带动下沿逆时针方向向下收拢,整个过程中车架的前轮与后轮实现交叉收拢。复杂的解锁过程对于一个手抱婴儿的妈妈来说操作不便,用户体验感较差。专利号为CN206367504U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儿童推车车架及折叠式儿童推车,包括呈弧形的上推杆、呈弧形的下推杆、呈弧形的前脚杆和呈弧形的后脚杆,所述上推杆的下端连接有上推杆连接部,所述下推杆的上端连接有上推杆连接部,所述上推杆连接部与下推杆连接部相互铰接,所述下推杆的下端铰接有呈“T”字形的组合关节,所述下推杆和前脚杆分别铰接在组合关节上,所述后脚杆固定在组合关节上,所述上推杆连接部还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下端铰接在用于与后脚杆连接的组合关节处;所述下推杆还铰接有连接杆A,所述后脚杆上铰接有连接杆B,所述前脚杆上铰接有连接杆C,连接杆A和连接杆C的另一端均铰接在连接B的另一端部。同样无法实现简便的自动折叠,需要手动一步步进行折叠,对于用户来说折叠不够人性化、不够简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收合婴儿车车架及自动收合婴儿车,可实现自动收合,使用户使用更为便捷。本技术公开的自动收合婴儿车车架及自动收合婴儿车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收合婴儿车车架,包括上推杆、下推杆、前脚杆和后脚杆,所述上推杆的下端连接有上推杆连接部,所述下推杆的上端连接有下推杆连接部,所述上推杆连接部和下推杆连接部相互铰接,所述下推杆的下端铰接有呈“T”字形的组合关节,所述前脚杆铰接于组合关节,所述后脚杆固定于组合关节,所述上推杆连接部还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下端铰接于后脚杆,所述下推杆还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后脚杆上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前脚杆上铰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均铰接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前脚杆和后脚杆之间设有弹簧,所述自动收合婴儿车展开时,弹簧处于被拉伸状态,所述上推杆设置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用于对自动收合婴儿车展开时对上推杆、下推杆和支撑杆之间进行锁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前脚杆和第三连接杆的铰接处,另一端固定于后脚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铰接处。作为优选方案,自动收合婴儿车展开时,上推杆连接部与下推杆连接部的铰接点、上推杆与支撑杆的铰接点、下推杆与第一连接杆的铰接点、下推杆与组合关节的铰接点、前脚杆与组合关节的铰接点、前脚杆与第三连接杆的铰接点、支撑杆与后脚杆的铰接点、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之间的铰接点、第二连接杆与后脚杆的铰接点的高度逐渐降低;并且第三连接杆与前脚杆的铰接点、第三连接杆与组合关节的铰接点、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之间的铰接点、下推杆与组合关节的铰接点、支撑杆与后脚杆的铰接点、上推杆连接部与下推杆连接部的铰接点的位置从左至右的顺序依次排列。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脚杆的下方设有前轮,所述后脚杆的下方设有后轮,车架收合后,车架站立,且通过后轮和锁定装置支撑。一种自动收合婴儿车,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左车架和右车架,所述左车架和右车架均包括上推杆、下推杆、前脚杆和后脚杆,所述上推杆的下端连接有上推杆连接部,所述下推杆的上端连接有下推杆连接部,所述上推杆连接部和下推杆连接部相互铰接,所述下推杆的下端铰接有呈“T”字形的组合关节,所述前脚杆铰接于组合关节,所述后脚杆固定于组合关节,所述上推杆连接部还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下端铰接于后脚杆,所述下推杆还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后脚杆上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前脚杆上铰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均铰接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前脚杆和后脚杆之间设有弹簧,所述自动收合婴儿车展开时,弹簧处于被拉伸状态,所述上推杆设置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用于对自动收合婴儿车展开时对上推杆、下推杆和支撑杆之间进行锁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前脚杆和第三连接杆的铰接处,另一端固定于后脚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铰接处。作为优选方案,自动收合婴儿车展开时,上推杆连接部与下推杆连接部的铰接点、上推杆与支撑杆的铰接点、下推杆与第一连接杆的铰接点、下推杆与组合关节的铰接点、前脚杆与组合关节的铰接点、前脚杆与第三连接杆的铰接点、支撑杆与后脚杆的铰接点、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之间的铰接点、第二连接杆与后脚杆的铰接点的高度逐渐降低;并且第三连接杆与前脚杆的铰接点、第三连接杆与组合关节的铰接点、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之间的铰接点、下推杆与组合关节的铰接点、支撑杆与后脚杆的铰接点、上推杆连接部与下推杆连接部的铰接点的位置从左至右的顺序依次排列。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脚杆的下方设有前轮,所述后脚杆的下方设有后轮,车架收合后,车架站立,且通过后轮和锁定装置支撑。本技术公开的自动收合婴儿车车架及自动收合婴儿车的有益效果是:车架展开时,前脚杆与后脚杆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进行限位,前脚杆、后脚杆和地面之间形成三角结构,保持平稳。后脚杆、下推杆和支撑杆支撑形成另一个三角结构,相互限位固定。上推杆转动到位后将下推杆、支撑杆的锁紧,各个部件之间相互制约、限位,从而使整体结构稳定。车架需要收合时,只需要扳动上推杆,使锁紧结构松开,从而使其余各个部件之间的可通过铰接点进行转动,上推杆由于重力作用将倒向下推杆,前脚杆和后脚杆通过弹簧的拉力相互靠拢,前脚杆和后脚杆靠拢过程中,后脚杆带动组合关节转动,从而带动下推杆向下转动,同时前脚杆和后脚杆使第三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相互靠拢,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通过铰接点进行转动,最终前脚杆、后脚杆、上推杆和下推杆靠拢收合在一起,并通过前脚杆、后脚杆固定的轮子进行支撑,使折叠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收合婴儿车车架,包括上推杆、下推杆、前脚杆和后脚杆,所述上推杆的下端连接有上推杆连接部,所述下推杆的上端连接有下推杆连接部,所述上推杆连接部和下推杆连接部相互铰接,所述下推杆的下端铰接有呈“T”字形的组合关节,所述前脚杆铰接于组合关节,所述后脚杆固定于组合关节,所述上推杆连接部还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下端铰接于后脚杆,所述下推杆还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后脚杆上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前脚杆上铰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均铰接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杆和后脚杆之间设有弹簧,所述自动收合婴儿车展开时,弹簧处于被拉伸状态,所述上推杆设置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用于对自动收合婴儿车展开时对上推杆、下推杆和支撑杆之间进行锁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收合婴儿车车架,包括上推杆、下推杆、前脚杆和后脚杆,所述上推杆的下端连接有上推杆连接部,所述下推杆的上端连接有下推杆连接部,所述上推杆连接部和下推杆连接部相互铰接,所述下推杆的下端铰接有呈“T”字形的组合关节,所述前脚杆铰接于组合关节,所述后脚杆固定于组合关节,所述上推杆连接部还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下端铰接于后脚杆,所述下推杆还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后脚杆上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前脚杆上铰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均铰接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杆和后脚杆之间设有弹簧,所述自动收合婴儿车展开时,弹簧处于被拉伸状态,所述上推杆设置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用于对自动收合婴儿车展开时对上推杆、下推杆和支撑杆之间进行锁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合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前脚杆和第三连接杆的铰接处,另一端固定于后脚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铰接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收合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自动收合婴儿车展开时,上推杆连接部与下推杆连接部的铰接点、上推杆与支撑杆的铰接点、下推杆与第一连接杆的铰接点、下推杆与组合关节的铰接点、前脚杆与组合关节的铰接点、前脚杆与第三连接杆的铰接点、支撑杆与后脚杆的铰接点、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之间的铰接点、第二连接杆与后脚杆的铰接点的高度逐渐降低;并且第三连接杆与前脚杆的铰接点、第三连接杆与组合关节的铰接点、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之间的铰接点、下推杆与组合关节的铰接点、支撑杆与后脚杆的铰接点、上推杆连接部与下推杆连接部的铰接点的位置从左至右的顺序依次排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收合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杆的下方设有前轮,所述后脚杆的下方设有后轮,车架收合后,车架站立,且通过后轮和锁定装置支撑。


5.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力凡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妈妈购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