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03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2
一种车辆座椅组件,包括座椅靠背,其由座椅靠背框架支撑;座椅座垫,其由座椅座垫框架支撑;前腿,其固定到车辆底板并包括滑动地接纳座椅座垫框架的前部的狭槽;后腿,其固定到车辆底板,座椅靠背框架枢转地连接到后腿;后腿联动件,其枢转地连接到后腿和座椅座垫框架的后部;以及主联动件,其枢转地连接到后腿联动件和座椅靠背框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座椅组件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座椅组件。
技术介绍
本介绍总体上呈现了本公开的背景。目前命名的专利技术人的工作,就其在本介绍中描述的程度而言,以及在提交时可能不符合现有技术的描述的方面,既不明示也不暗示地被认为是针对本公开的现有技术。已经可获得的具有座椅座垫和可折叠靠背的车辆座椅组件,该可折叠靠背可以在座垫上向下枢转,以提供大致水平的载货底板。然而,能够使座椅靠背向下折叠的可枢转联动件相当大,并且可能需要座椅表面中的大开口来容纳联动件。这些现有的联动件不利地影响外观,并且限制了它们最大化货物面积和真正提供水平承载底板表面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个示例性方面,车辆座椅组件包括:座椅靠背,其由座椅靠背框架支撑;座椅座垫,其由座椅座垫框架支撑;前腿,其固定到车辆底板并包括滑动地接纳座椅座垫框架的前部的狭槽;后腿,其固定到车辆底板,座椅靠背框架枢转地连接到后腿;后腿联动件,其枢转地连接到后腿和座椅座垫框架的后部;以及,主联动件,其枢转地连接到后腿联动件和座椅靠背框架。在另一个示例性方面,前腿中的狭槽向上和向后成角度,使得座椅座垫框架的前部在向后移动时向上移动。在另一个示例性方面,前腿中的狭槽还包括位于上部的水平着落部分。在另一个示例性方面,当处于座椅靠背直立配置时,座椅靠背框架与主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在座椅靠背框架与后腿之间的枢转连接下方。在另一个示例性方面,当处于折叠扁平配置时,座椅靠背框架与主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位于座椅靠背框架与后腿之间的枢转连接后方。<br>在另一个示例性方面,当处于折叠扁平配置时,座椅座垫框架与后腿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相对于后腿联动件与后腿之间的枢转连接位于前方。在另一个示例性方面,当处于折叠扁平配置时,座椅座垫框架与后腿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位于后腿联动件与后腿之间的枢转连接上方。在另一个示例性方面,当处于折叠扁平配置时,后腿联动件与主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位于后腿联动件与后腿之间的枢转连接后方。在另一个示例性方面,当处于座椅靠背直立配置时,后腿联动件与主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位于后腿联动件与后腿之间的枢转连接下方。在另一个示例性方面,车辆座椅组件还包括在近端范围枢转地连接到座椅靠背框架的钩。在另一个示例性方面,钩的远端范围向前延伸。在另一个示例性方面,钩在座椅靠背框架上在与座椅靠背框架与主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相同的位置处枢转地连接到座椅靠背框架。在另一个示例性方面,当处于座椅靠背直立配置时,钩的远端接合座椅座垫框架与后腿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方案:方案1.一种车辆座椅组件,包括:座椅靠背,其由座椅靠背框架支撑;座椅座垫,其由座椅座垫框架支撑;前腿,其固定到车辆底板并包括滑动地接纳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前部的狭槽;后腿,其固定到所述车辆底板,其中所述座椅靠背框架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后腿;后腿联动件,其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后腿和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后部;以及,主联动件,其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后腿联动件和所述座椅靠背框架。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前腿中的所述狭槽向上和向后成角度,使得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前部在向后移动时向上移动。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前腿中的所述狭槽还包括位于上部的水平着落部分。方案4.根据方案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当处于座椅靠背直立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与所述主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与所述后腿之间的枢转连接下方。方案5.根据方案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当处于折叠扁平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与所述主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位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与所述后腿之间的枢转连接后方。方案6.根据方案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当处于折叠扁平配置时,所述座椅座垫框架与所述后腿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相对于所述后腿联动件与所述后腿之间的枢转连接位于前方。方案7.根据方案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当处于折叠扁平配置时,所述座椅座垫框架与所述后腿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位于所述后腿联动件与所述后腿之间的枢转连接上方。方案8.根据方案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当处于折叠扁平配置时,所述后腿联动件与所述主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位于所述后腿联动件与所述后腿之间的枢转连接后方。方案9.根据方案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当处于座椅靠背直立配置时,所述后腿联动件与所述主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位于所述后腿联动件与所述后腿之间的枢转连接下方。方案10.根据方案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还包括在近端范围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钩。方案11.根据方案10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钩的远端范围向前延伸。方案12.根据方案10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钩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上的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与所述主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相同的位置处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座椅靠背框架。方案13.根据方案10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当处于座椅靠背直立配置时,所述钩的远端接合所述座椅座垫框架与所述后腿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方案14.一种具有车辆座椅组件的车辆,所述车辆座椅组件包括:座椅靠背,其由座椅靠背框架支撑;座椅座垫,其由座椅座垫框架支撑;前腿,其固定到车辆底板并包括狭槽,所述狭槽滑动地接纳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前部;后腿,其固定到所述车辆底板,其中所述座椅靠背框架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后腿;后腿联动件,其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后腿和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后部;以及,主联动件,其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后腿联动件和所述座椅靠背框架。方案15.根据方案14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前腿中的所述狭槽向上和向后成角度,使得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前部在向后移动时向上移动。方案16.根据方案15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前腿中的所述狭槽还包括位于上部的水平着落部分。方案17.根据方案14所述的车辆,其中,当处于座椅靠背直立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与所述主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与所述后腿之间的枢转连接下方,并且其中当处于折叠扁平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与所述主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位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与所述后腿之间的枢转连接后方。方案18.根据方案14所述的车辆,其中,当处于折叠扁平配置时,所述座椅座垫框架与所述后腿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相对于所述后腿联动件与所述后腿之间的枢转连接位于前方,并且其中当处于折叠扁平配置时,所述座椅座垫框架与所述后腿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位于所述后腿联动件与所述后腿之间的枢转连接上方。方案19.根据方案14所述的车辆,其中,当处于折叠扁平配置时,所述后腿联动件与所述主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位于所述后腿联动件与所述后腿之间的枢转连接后方。方案20.根据方案14所述的车辆,其中,当处于座椅靠背直立配置时,所述后腿联动件与所述主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位于所述后腿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座椅组件,包括:/n座椅靠背,其由座椅靠背框架支撑;/n座椅座垫,其由座椅座垫框架支撑;/n前腿,其固定到车辆底板并包括滑动地接纳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前部的狭槽;/n后腿,其固定到所述车辆底板,其中所述座椅靠背框架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后腿;/n后腿联动件,其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后腿和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后部;以及,/n主联动件,其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后腿联动件和所述座椅靠背框架。/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0 US 16/3592571.一种车辆座椅组件,包括:
座椅靠背,其由座椅靠背框架支撑;
座椅座垫,其由座椅座垫框架支撑;
前腿,其固定到车辆底板并包括滑动地接纳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前部的狭槽;
后腿,其固定到所述车辆底板,其中所述座椅靠背框架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后腿;
后腿联动件,其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后腿和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后部;以及,
主联动件,其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后腿联动件和所述座椅靠背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前腿中的所述狭槽向上和向后成角度,使得所述座椅座垫框架的前部在向后移动时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所述前腿中的所述狭槽还包括位于上部的水平着落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当处于座椅靠背直立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与所述主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与所述后腿之间的枢转连接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组件,其中,当处于折叠扁平配置时,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与所述主联动件之间的枢转连接位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与所述后腿之间的枢转连接后方。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阿里科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