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转子用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872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机转子用除尘装置,一种电机转子用除尘装置,包括:吸尘罩、旋转架、螺旋桨及刮盘,吸尘罩包括吸尘部和连接部,吸尘部与连接部贯通连接;在吸尘部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架,螺旋桨与旋转架同轴设定;刮盘固定于旋转架底部且与旋转架同轴设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吸尘部套在转子上,使连接部与外部抽风机连通,使得吸尘罩内形成一个负压空间,从而使得螺旋桨转动,以螺旋桨带动旋转架转动,从而使得刮盘转动,以刮盘挂掉转子的磁钢顶部吸附的铁屑和磁钢碎屑,并且通过负压吸走这些杂质,保证磁钢在表面清洁的情况下再进行组装,从而消除了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电机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转子用除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尘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用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现有电机主要包括电磁电机和永磁电机,由于永磁电机可实现小型轻量化且拥有广泛的控制范围,所以永磁电机是现如今应用最为广泛的,电磁电机和永磁电机的区别主要在于转子的结构,电磁电机是在转子上安装励磁线圈,而永磁电机的转子是在转子铁芯内插设永磁体。现有永磁电机的转子采用的永磁体一般为磁钢;在现有的电机转子生产过程中磁钢顶部经常会吸附有铁屑和磁钢碎屑;如果不处理掉这些铁屑和磁钢碎屑就将转子安装于定子内,进行电机的组装;在电机工作时,很有可能导致转子卡死在定子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铁屑和磁钢碎屑的存在也会影响电机本身的磁场性能;最主要是这些铁屑和磁钢碎屑不能被常规除尘设备吹走或者吸走,从而影响了电机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电机转子生产过程中转子的磁钢顶部经常会吸附有铁屑和磁钢碎屑且难以除去,影响电机生产质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用除尘装置,能够快速除去磁钢上吸附的铁屑和磁钢碎屑。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机转子用除尘装置,包括:吸尘罩,包括吸尘部和连接部,所述吸尘部与连接部贯通连接;在所述吸尘部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圆柱体和安装臂,所述安装臂一端与圆柱体外圆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吸尘罩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柱体轴向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部同轴设置;旋转架,包括安装段和外置段;所述安装段与外置段同轴固定,所述安装段轴向卡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安装段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直径。螺旋桨,固定于旋转架的外置段上且与外置段同轴设置;刮盘,固定于旋转架底部且与旋转架同轴设置。进一步的在所述旋转架的安装段一端沿轴向开有螺纹孔,另一端与所述外置段连接,所述安装段)通过螺丝卡吊在所述通孔内。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架的外置段中部设置有一个正多边形柱状的卡墩,所述螺旋桨中间开有一个与外置段的卡墩匹配的安装孔,所述卡墩与安装孔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刮盘包括若干刮刀,若干所述刮刀成环状设置于所述旋转架底部。进一步的,所述刮刀包括刀架和刀片,所述刀片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刀架底部。进一步的,所述刀片采用非金属材质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吸尘部间隙套在电机转子端部,使连接部与外部抽风机连通,使得吸尘罩内形成一个负压空间,由于吸尘部和连接部本身内部是空心的,且吸尘部内部安装架与吸尘部内壁之间存在间隙,那么吸尘罩内部空间及吸尘罩与外部空间是连通的,在负压的情况下,内部空气会快速流通,从而使得流动的空气带动螺旋桨转动,以螺旋桨带动旋转架转动,从而使得刮盘转动,以刮盘刮掉转子的磁钢顶部吸附的铁屑和磁钢碎屑,并且通过流动的空气带走这些杂质,使得杂质经过安装架与吸尘部之间的空隙从连接部口被外部抽风机抽走,保证电机转子在表面清洁的情况下再进行组装,从而消除了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电机的生产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机转子用除尘装置剖面图;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机转子用除尘装置安装架侧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机转子用除尘装置安装架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机转子用除尘装置吸尘罩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机转子用除尘装置旋转架与刀盘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机转子用除尘装置的螺旋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吸尘罩;11、吸尘部;12、连接部;13、安装架;131、圆柱体;132、安装臂;133、通孔;2、旋转架;21、安装段;22、外置段;211、螺纹孔;221、卡墩;3、螺旋桨;31、安装孔;4、刮盘;41、刮刀;411、刀架;412、刀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请参照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机转子用除尘装置,包括:吸尘罩1、旋转架2、螺旋桨3和刮盘4;吸尘罩1包括吸尘部11与连接部12,吸尘部11与连接部12贯通连接共同组成一个漏斗状的吸尘罩1,该吸尘罩1主要用于形成一个空气流动的空间,便于后期磁钢碎屑集中导出;吸尘部11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架13,用于安装旋转架2,安装架13由安装臂132和圆柱体131组成;安装臂132一端与圆柱体131外圆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吸尘部11内部固定连接,圆柱体131轴向上开有通孔133,通孔133是与吸尘罩1的连接部12同轴的;旋转架2分为安装段和外置段22,安装段21与外置段22同轴连接;安装21段为圆柱结构,轴向卡设在安装架13的圆柱体131的通孔133内,安装段21的直径小于通孔133的直径,这样使得安装段21能在通孔133内转动;螺旋桨3固定设置在旋转架2外置段22上且与外置段22同轴设置,与旋转架2同步转动,刮盘41固定于旋转架2的尾部,也与旋转架2同轴设置,从而与旋转架2也是同轴转动的。安装架的安装臂有多个,多个安装臂沿圆柱体周向间隔分布,这样使得相邻安装臂之间存在空气流动的通道,空气流动时从吸尘部通过该通道流向连接部;在本实施例中安装臂可以为六个、四个或两个,优选的,为了是的吸尘罩内部空气流动更加顺畅,本市实施例安装臂只设置两个安装臂,两个安装臂延圆柱体成轴向对称。旋转架2的安装段21为圆柱结构,一端沿轴向开有螺纹孔211,另一端与外置22段连接;安装段21的螺纹孔211内旋紧有螺丝,螺丝头部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133,这样使得旋转架2通过螺丝被吊设在安装架13上;由于安装段21的直径小于通孔133的直径,这样使得安装段21在轴向卡设的条件下,同时也能在通孔133内转动。外置段22中部为一个正多边形柱状的卡墩221,头部和尾部皆为圆柱体结构,在螺旋桨3中间开有一个与外置段的卡墩221匹配的安装孔31,卡墩221与安装孔31过盈配合,从而使得螺旋桨3锁定在旋转架2上且与旋转架2同步转动。刮盘4是由若干刮刀41周向均匀排列组成;刮刀41为长条形的,刮刀41分为刀架411和刀片412,刀片412是可拆卸插装在刀架411底部的,刀片412是采用非金属材质制成的,这样防止带有磁性的磁钢碎屑吸附在刀片412上。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吸尘罩1的连接部12外接风机,使得吸尘罩1内部形成一个负压空间;由于吸尘罩1内部空间连通,且吸尘罩1内部与吸尘罩1外部空间也是连通的,在负压的条件下,吸尘罩1内的空气会由吸尘罩1外部流入吸尘罩1的吸尘部11,从安装架13的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转子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吸尘罩(1),包括吸尘部(11)和连接部(12),所述吸尘部(11)与连接部(12)贯通连接;在所述吸尘部(11)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架(13),所述安装架(13)包括圆柱体(131)和安装臂(132),所述安装臂(132)一端与圆柱体(131)外圆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吸尘罩(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柱体(131)轴向上开有通孔(133),所述通孔(133)与所述连接部(12)同轴设置;/n旋转架(2),包括安装段(21)和外置段(22);所述安装段(21)与外置段(22)同轴固定,所述安装段(21)轴向卡设于所述通孔(133)内;所述安装段(21)直径小于所述通孔(133)直径。/n螺旋桨(3),固定于所述旋转架(2)的外置段(22)上且与所述外置段(22)同轴设置;/n刮盘(4),固定于所述旋转架(2)底部且与所述旋转架(2)同轴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尘罩(1),包括吸尘部(11)和连接部(12),所述吸尘部(11)与连接部(12)贯通连接;在所述吸尘部(11)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架(13),所述安装架(13)包括圆柱体(131)和安装臂(132),所述安装臂(132)一端与圆柱体(131)外圆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吸尘罩(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柱体(131)轴向上开有通孔(133),所述通孔(133)与所述连接部(12)同轴设置;
旋转架(2),包括安装段(21)和外置段(22);所述安装段(21)与外置段(22)同轴固定,所述安装段(21)轴向卡设于所述通孔(133)内;所述安装段(21)直径小于所述通孔(133)直径。
螺旋桨(3),固定于所述旋转架(2)的外置段(22)上且与所述外置段(22)同轴设置;
刮盘(4),固定于所述旋转架(2)底部且与所述旋转架(2)同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机转子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博泽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