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8722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测量仪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器,包括进料机构、上料机构、固定机构、限位机构、测量机构、摄像机构、下料机构、分类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固定机构、分类机构并排设置,所述上料机构、限位机构、测量机构、摄像机构和下料机构均设置在固定机构上,所述上料机构、限位机构和下料机构并排设置在固定机构的中间部位,所述测量机构和摄像机构设置在固定机构的顶部,所述测量机构设置在限位机构的上方,所述测量机构和摄像机构的输出端与限位机构对应,以解决现有技术需要人工测量操作,如果有大批量待测量的物品需要检测时,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作业,而且需要很多测量仪器去进行使用,造成人员时间的浪费且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量仪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器。
技术介绍
圆形的物体外圆的直径称为外径,程上,外径通常是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对其测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在加工曲轴等精密加工领域中,对于产品加工往往要求都比较精密。专利号CN209857825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器,包括测量台,所述测量台顶部一端设置有量表,所述量表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量表底部设置有活动底座,所述活动底座底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量表一侧设置有量针,所述测量台顶部另一端设置有测量区,所述测量区设置有定位装置。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定位装置,只要将工件放到测量板与定位板之间,便可准确的测出工件的外径数据,且不需要考虑量针是否与工件的最外侧相接触,提高了测量质量和速度,而测量板通过底部的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移动,可以使测量板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与定位板保持着平行关系,从而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现有技术需要人工测量操作,测量之后需要计算准确度和具体偏差,如果有大批量待测量的物品需要检测时,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作业,而且需要很多测量仪器去进行使用,造成人员时间的浪费且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器,包括进料机构、上料机构、固定机构、限位机构、测量机构、摄像机构、下料机构、分类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固定机构和分类机构并排设置,所述上料机构、限位机构、测量机构、摄像机构和下料机构均设置在固定机构上,所述上料机构、限位机构和下料机构并排设置在固定机构的中间位置上,所述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的输出端与限位机构对应,所述测量机构和摄像机构设置在固定机构的顶部,所述测量机构设置在限位机构的上方,所述测量机构和摄像机构的工作端与限位机构对应,所述上料机构与下料机构的部件以及工作原理相同。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上料传送台和四个脚架,四个所述脚架分别设置在上料传送台底部的四个角落,所述上料传送台设置在固定机构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上料固定圆柱、上料旋转柱、上料夹具、上料固定板、第一双杆双向气缸和两个上料气缸,所述第一电机和上料固定圆柱设置在固定机构上靠近上料传送台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上料旋转柱连接,所述上料旋转柱转动连接在固定圆柱内部,两个所述上料气缸分别设置在上料旋转柱的两端,所述上料固定板的一侧与两个所述上料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双杆双向气缸设置在上料固定板的另一侧,所述上料夹具设在第一双杆双向气缸的输出端。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部支撑板、顶部支撑板、四个底部支架和四个顶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撑板上设有两个可供限位机构放置的弧形槽,所述顶部支撑板上设有一个可供测量机构放置的圆形槽,四个所述底部支架分别设置在下方支撑板底部的四个角落,四个所述顶部支架分别设置在底部支撑板上方的四个角落,所述顶部支撑板设在四个所述顶部支架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主齿轮、齿轮组、两个限位螺纹杆、两个固定柱、两组连接柱和两个内径固定器,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底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主齿轮连接,所述齿轮组与主齿轮啮合,所述齿轮组内设有两个齿轮,两个所述限位螺纹杆分别与齿轮组内的两个齿轮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柱分别设置在限位螺纹杆的一端,两组所述连接柱分别设置在限位螺纹杆上,两组所述连接柱分别连接在内径固定器的顶部。进一步的,所述测量机构包括第三电机、测量旋转柱、测量连接板、电动推杆、测量支撑板、第二双杆双向气缸、四个伸缩杆和两个测量器,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顶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测量旋转柱连接,所述测量旋转柱设置在顶部支撑板上设有的圆形槽内,所述测量旋转柱的底部与测量连接板的顶部连接,所述测量连接板设置在顶部支撑板的底部,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测量连接板的底部,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测量支撑板连接,四个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设置在测量支撑板顶部的四个角落,四个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设置在测量连接板底部的四个角落,所述第二双杆双向气缸设置在测量支撑板的顶部,两个所述测量器分别设置在第二双杆双向气缸的两个输出端上。进一步的,所述摄像机构包括摄像机固定板、摄像仪器、摄像连接板、摄像连接柱、显示仪器连接柱和显示器,所述摄像机固定板设置在顶部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摄像仪器设置在摄像机固定板的底部,所述摄像仪器的输出端对应内径固定器,所述摄像连接板设置在顶部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摄像连接版的一侧与摄像机固定板的一侧连接,所述摄像连接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摄像连接板与显示器,所述显示仪器连接柱设置在顶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显示仪器连接柱与显示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分类机构包括下料传送台、合格分岔路、不合格分岔路、若干支撑架、两个承载圆柱、两个微型电机和两个限位板,所述下料传送台设置在靠近下料机构的一侧,若干所述支撑架设置在下料传送台的底部,两个所述承载圆柱分别设置在下料传送台的两侧,两个所述微型电机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承载圆柱内部,两个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分别连接限位板,所述合格分岔路与不合格分岔路分别位于传送台的末端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本专利技术增加了进料机构、上料机构、固定机构、限位机构、测量机构、摄像机构、下料机构、分类机构,进料机构可以将需要测量的物品运输至上料机构,而且上料机构可以同时运输多个待检测的物品,上料机构可以将进料机构运输过来的物品运输至限位机构,固定机构用于放置上料机构、限位机构、测量机构、摄像机构和下料机构,限位机构用于将上料机构运输过来的物品进行固定,使物品在进行测量时无法进行移动,测量机构用于测量限位机构上的物品外径,测量机构能够对物品的外径进行全方位测量,摄像机构能够在测量机构进行测量时将物品外径的测量属性呈现出来,使物品在测量时可能出现的合格与不合格品很好的呈现出来,下料机构用于将限位机构上已经测量好的物品进行运输,使已经测量完成的物品到分类机构进行分类,分类机构可以将测量好的物品进行分类,让合格物品与不合格物品进行分开,可以使工作人员在进行返工或者处理不合格物品时快速的进行选取。以解决现有技术需要人工测量操作,测量之后需要计算准确度和具体偏差,如果有大批量待测量的物品需要检测时,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作业,而且需要很多测量仪器去进行使用,造成人员时间的浪费且工作效率低下。其二,本专利技术内增加的进料机构包括上料传送台和四个脚架,四个脚架分别设置在上料传送台底部的四个角落,上料传送台设置在固定机构的一侧,四个脚架用于固定上料传送台,上料传送台用于运输待检测的物品,采用传送台的方式可以使进料速度以及连接上一步骤的方式更加方便,可以不需要进行人工上料。其三,本专利技术内增加的上料机构可以使物品的上料更加方便,上料机构内设有的上料夹具在对物品夹取时也不会对物品的外径造成损伤,上料机构内设有的上料气缸可以使上料夹具在夹取完成后进行收缩,在翻转时也不会与装置内其他的部件进行碰撞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机构(1)、上料机构(2)、固定机构(3)、限位机构(4)、测量机构(5)、摄像机构(6)、下料机构(7)和分类机构(8),所述进料机构(1)、固定机构(3)、分类机构(8)并排设置,所述上料机构(2)、限位机构(4)、测量机构(5)、摄像机构(6)和下料机构(7)均设置在固定机构(3)上,所述上料机构(2)、限位机构(4)和下料机构(7)并排设置在固定机构(3)的中间位置上,所述上料机构(2)和下料机构(7)的输出端与限位机构(4)对应,所述测量机构(5)和摄像机构(6)设置在固定机构(3)的顶部,所述测量机构(5)设置在限位机构(4)的上方,所述测量机构(5)和摄像机构(6)的工作段与限位机构(4)对应,所述上料机构(2)与下料机构(7)的结构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机构(1)、上料机构(2)、固定机构(3)、限位机构(4)、测量机构(5)、摄像机构(6)、下料机构(7)和分类机构(8),所述进料机构(1)、固定机构(3)、分类机构(8)并排设置,所述上料机构(2)、限位机构(4)、测量机构(5)、摄像机构(6)和下料机构(7)均设置在固定机构(3)上,所述上料机构(2)、限位机构(4)和下料机构(7)并排设置在固定机构(3)的中间位置上,所述上料机构(2)和下料机构(7)的输出端与限位机构(4)对应,所述测量机构(5)和摄像机构(6)设置在固定机构(3)的顶部,所述测量机构(5)设置在限位机构(4)的上方,所述测量机构(5)和摄像机构(6)的工作段与限位机构(4)对应,所述上料机构(2)与下料机构(7)的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1)包括上料传送台(101)和四个脚架(102),四个所述脚架(102)分别设置在上料传送台(101)底部的四个角落,所述上料传送台(101)设置在固定机构(3)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第一电机(201)、上料固定圆柱(202)、上料旋转柱(203)、上料夹具(207)、上料固定板(205)、第一双杆双向气缸(206)和两个上料气缸(204),所述第一电机(201)和上料固定圆柱(202)设置在固定机构(3)上靠近上料传送台(101)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201)的输出端与上料旋转柱(203)连接,所述上料旋转柱(203)转动连接在上料固定圆柱(202)内部,两个所述上料气缸(204)分别设置在上料旋转柱(203)的两端,所述上料固定板(205)的一侧与两个所述上料气缸(20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双杆双向气缸(206)设置在上料固定板(205)的另一侧,所述上料夹具(207)设在第一双杆双向气缸(206)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底部支撑板(303)、顶部支撑板(304)、四个底部支架(301)和四个顶部支架(302),所述底部支撑板(303)上设有两个可供限位机构(4)放置的弧形槽(3031),所述顶部支撑板(304)上设有一个可供测量机构(5)放置的圆形槽(3041),四个所述底部支架(301)分别设置在底部支撑板(303)下方的四个角落,四个所述顶部支架(302)分别设置在底部支撑板(303)上方的四个角落,所述顶部支撑板(304)设在四个所述顶部支架(302)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第二电机(401)、主齿轮(402)、齿轮组(403)、两个限位螺纹杆(404)、两个固定柱(405)、两组连接柱(406)和两个内径固定器(407),所述第二电机(401)设置在底部支撑板(303)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401)的输出端与主齿轮(402)连接,所述齿轮组(403)与主齿轮(4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远志王蔚鸿查正玲邓斌斌王彬高标殷周平梁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