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858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7
一种消防固定支架,包括支撑壳体、设置在支撑壳体内的行驶腔、设置在支撑壳体内的旋转腔体、转动设置在旋转腔体下端壁的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柱内的转动腔、转动设置转动腔内的棘轮柱、设置在行驶腔内的行驶装置、设置在支撑壳体上的转向装置、设置在棘轮柱上的喷水装置,本装置使用简单,能够在第一时间打开水管并借助外力调节水流大小,节省消防员体力,并通过设置液压油等部件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对地面始终形成一定的支撑力,在节省消防员体力的同时,还可避免水的反冲力将消防员击倒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固定支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灌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防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消防水管是一种常见的灌浇部件,用于在办公楼、工厂、餐厅、住宅区等区域发生火灾时,消防员第一时间使用消防水管将火灾扑灭的常用设备,用途较为广泛,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水的反冲力,以及火灾不易控制时,消防员往往会连续工作很长一段时间,造成体力严重透支,且容易收到不必要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在第一时间打开水管并借助外力调节水流大小,节省消防员体力的一种支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固定支架,包括支撑壳体、设置在支撑壳体内的行驶腔、设置在支撑壳体内的旋转腔体、转动设置在旋转腔体下端壁的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柱内的转动腔、转动设置转动腔内壁的棘轮柱、设置在行驶腔内的行驶装置、设置在支撑壳体上的转向装置、设置在棘轮柱上的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棘轮柱上端面的喷水管、设置在喷水管内的调节腔、固定设置在调节腔内壁的若干个三角挡板、设置在喷水管内的流水腔、设置在流水腔内壁的气囊、转动设置在调节腔内的调节阀柱、设置在调节阀柱内的喷水口、固定设置在调节阀柱右端面的操作手架、设置在操作手架内的控制腔。有益效果:本装置使用简单,能够在第一时间打开水管并借助外力调节水流大小,节省消防员体力,并通过设置液压油等部件使得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对地面始终形成一定的支撑力,在节省消防员体力的同时,还可避免水的反冲力将消防员击倒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所述喷水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调节阀柱右端面的操作手架、设置在操作手架内的控制腔、可往复滑动设置在控制腔内壁的滑动杆、固定设置在滑动杆内的上手柄、转动设置在控制腔后端壁的小转轴、转动设置在小转轴上的齿轮、缠绕设置在小转轴上的铁丝、固定设置在控制腔后端壁的两个转向轮、固定设置在铁丝另一侧的三角板、设置在调节阀柱内的复位腔、转动设置在调节阀柱内的调试柱、设置在调试柱内的滑动腔、往复滑动设置在滑动腔内的三角板、设置在气囊内的气囊腔、固定设置在气囊腔下端壁的液压柱壳体、设置在液压柱壳体内的液压油放置腔、往复滑动设置设液压油放置腔内的活塞、固定设置在活塞上端面的受力杆、固定设置在行驶腔后端壁的驾驶板、设置在驾驶板内的液压油安置腔、往复滑动设置在液压油安置腔内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液压油安置腔内壁通过缓冲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油安置腔与所述液压油放置腔通过油管连通,所述三角板与所述复位腔内壁通过复位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板与所述滑动腔通过小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板与所述齿轮通过铁丝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上手柄右端面与所述操作手架通过两个调节弹簧固定连接,操作者将水管接入至流水腔内,开启水阀后,高压水即可通过流水腔,经过喷水口流向灭火处,为了防止操作者由于各种原因将调节阀柱内的喷水口未和流水腔在同一条直线上,大火发生时,高压水经过流水腔快速到达调节阀柱的表面,流水腔内的压力迅速减小,压迫气囊向下运动,凸轮带动受力杆向下运动,受力杆带动活塞向下运动,活塞将液压油放置腔内的液压油经过油管流入液压油安置腔内,压迫支撑板向下运动至与地面相抵,并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防止本专利技术因水的反冲力使本专利技术倾倒,气囊向下运动的同时将受力杆内的气体压入调节腔内,压迫三角板向左运动,因复位腔恢复自然状态,三角板带动调试柱将迅速恢复原位,此时喷水口与流水腔立刻在一条直线上将水灌浇至灭火处,操作者可向右按压喷水手柄上手柄带动滑动杆向右运动,滑动杆带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铁丝带动三角板向左运动,此时操作者即可通过转动操作手架来控制水流的大小,松开喷水手柄上手柄后,三角板即可被限制在三角挡板内,通过设置气囊、转动轴等部件使得本专利技术可避免操作者因各种原因在打开水泵时未能将单向阀第一时间打开,造成因水的反冲力导致本专利技术不能瞬间将高压水浇至灭火处,第一时间将火灾的损害降至最低,通过设置钢丝绳等部件,使得本专利技术可通过调整手柄的方向来调节水流的大小,将流淌的水变成高压水将火灾及时消灭,通过设置气囊和液压油等部件,使得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时间可将支撑杆伸出地面,并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强有力的支撑,节省操作者的体力,避免了操作者在长时间操作手柄后体力不支使得本专利技术倾倒等问题。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往复设置在控制腔内的伸缩杆、固定设置在伸缩杆左端面的下手柄、固定设置在控制腔后端壁的短轴、转动套设在短轴上的下齿轮、缠绕设置在下齿轮上的钢丝、设置在支撑柱内的转动腔、转动设置在转动腔内的棘轮柱、固定设置在棘轮柱内的中心柱、设置在支撑柱内的旋转腔、固定设置在旋转腔下端壁的固定柱、滑动套设在固定柱上的滑动柱、对称设置在支撑柱两端的两个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焊接设置在支撑柱左右端面的旋转球体、转动设置在旋转球体内的摆动轴、固定套设在摆动轴上的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滑动柱通过弹性钢丝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柱与所述下齿轮通过钢丝固定连接,所述下手柄与所述操作手架左端面通过两个横向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与所述下齿轮啮合,当火灾面积较大时,操作者可控制操作手架上下运动,带动调节阀柱运动,调节阀柱带动喷水管运动,喷水管带动棘轮柱转动,因棘轮柱的作用装置即可被限制到固定的角度,当需要转向时操作者向右按压下手柄,下手柄带动伸缩杆向右运动,伸缩杆带动短轴转动,短轴通过钢丝带动滑动柱向上运动,滑动柱通过弹性钢丝带动转动,此时旋转腔体与凸轮的限位被分离,此时操作者即可操作操作手架带动支撑柱转动,当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后操作者松开下手柄,凸轮即可恢复至与旋转腔体相抵的位置,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棘轮等零部件使得本专利技术可上下调整一定角度后并可停止在指定的位置,避免了上下调整角度的过程中因为高压水的反冲力破坏旋转装置,同时也可使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更加省力,通过设置弹簧以及滑动块等部件使得本专利技术可通过控制手柄等部件即可使旋转装置转动,使得本专利技术在一个固定的位置即可喷射的更高,更远,避免操作者因火灾的面积较大而来回搬动本专利技术,造成了大量时间的浪费等问题。所述行驶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壳体内的行驶腔、固定设置在行驶腔后端壁的液压缸、固定设置在行驶腔后端壁的固定块、设置在固定块内的滑槽、往复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的滑块、固定设置在滑块前端面的电机、固定设置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差速器、对称设置在差速器左右端面的行驶组件,所述行驶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差速器左右端面的动力轴、固定设置在动力轴右端面的驱动轮,所述行驶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壳体内的行驶腔、固定设置在行驶腔后端壁的液压缸、固定设置在行驶腔后端壁的固定块、设置在固定块内的滑槽、往复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的滑块、固定设置在滑块前端面的电机、固定设置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差速器、对称设置在差速器左右端面的行驶组件,所述行驶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差速器左右端面的动力轴、固定设置在动力轴右端面的驱动轮,所述行驶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壳体内的行驶腔、固定设置在行驶腔后端壁的液压缸、固定设置在行驶腔后端壁的固定块、设置在固定块内的滑槽、往复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的滑块、固定设置在滑块前端面的电机、固定设置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差速器、对称设置在差速器左右端面的行驶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固定支架,包括支撑壳体(34)、设置在支撑壳体(34)内的行驶腔(42)、设置在支撑壳体(34)内的旋转腔体(71)、转动设置在旋转腔体(71)下端壁的支撑柱(33)、设置在支撑柱(33)内的转动腔(72)、转动设置转动腔(72)内壁的棘轮柱(31)、设置在行驶腔(42)内的行驶装置、设置在支撑壳体(34)上的转向装置、设置在棘轮柱(31)上的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棘轮柱(31)上端面的喷水管(26)、设置在喷水管(26)内的调节腔(27)、固定设置在调节腔(27)内壁的若干个三角挡板(57)、设置在喷水管(26)内的流水腔(28)、设置在流水腔(28)内的气囊(29)、转动设置在调节腔(27)内壁的调节阀柱(70)、设置在调节阀柱(70)内的喷水口(25)、固定设置在调节阀柱(70)右端面的操作手架(11)、设置在操作手架(11)内的控制腔(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固定支架,包括支撑壳体(34)、设置在支撑壳体(34)内的行驶腔(42)、设置在支撑壳体(34)内的旋转腔体(71)、转动设置在旋转腔体(71)下端壁的支撑柱(33)、设置在支撑柱(33)内的转动腔(72)、转动设置转动腔(72)内壁的棘轮柱(31)、设置在行驶腔(42)内的行驶装置、设置在支撑壳体(34)上的转向装置、设置在棘轮柱(31)上的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棘轮柱(31)上端面的喷水管(26)、设置在喷水管(26)内的调节腔(27)、固定设置在调节腔(27)内壁的若干个三角挡板(57)、设置在喷水管(26)内的流水腔(28)、设置在流水腔(28)内的气囊(29)、转动设置在调节腔(27)内壁的调节阀柱(70)、设置在调节阀柱(70)内的喷水口(25)、固定设置在调节阀柱(70)右端面的操作手架(11)、设置在操作手架(11)内的控制腔(12)。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消防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调节阀柱(70)右端面的操作手架(11)、设置在操作手架(11)内的控制腔(12)、可往复滑动设置在控制腔(12)内壁的滑动杆(48)、固定设置在滑动杆(48)内的上手柄(15)、转动设置在控制腔(12)后端壁的小转轴(13)、转动设置在小转轴(13)上的齿轮(14)、缠绕设置在小转轴(13)上的铁丝(21)、固定设置在控制腔(12)后端壁的两个转向轮(49)、固定设置在铁丝(21)另一侧的三角板(55),所述三角板(55)与所述齿轮(14)通过铁丝(21)固定连接,所述上手柄(15)右端面与所述操作手架(11)通过两个调节弹簧(16)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48)与所述齿轮(14)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消防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调节阀柱(70)内的复位腔(73)、转动设置在调节阀柱(70)内的调试柱(51)、设置在调试柱(51)内的滑动腔(52)、往复滑动设置在滑动腔(52)内的三角板(55,所述三角板(55)与所述复位腔(73)内壁通过复位弹簧(56)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板(55)与所述滑动腔(52)通过小弹簧(5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消防固定支架,所述喷水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气囊(29)内的气囊腔(75)、固定设置在气囊腔(75)下端壁的液压柱壳体(59)、设置在液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燕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崎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