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旭专利>正文

一种施工现场安全培训与巡检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8527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现场安全培训与巡检机器人,包括底座,底座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巡检机器人本体,底座下端固定安装有行走履带轮,底座上设有设有对行走履带轮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底座上设有与清理机构配合的收集导出机构,巡检机器人本体上合理均布有多个防护壳,多个防护壳均通过若干阻尼减震器与巡检机器人本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对现有巡检机器人的改进,使得巡检机器人更加适应施工现场的巡检环境,同时该巡检机器人的行走机构具有自清洁作用,避免因为施工现场地面导致行走机构脏污,而且设置防护结构,在施工现场对巡检机器人本体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现场安全培训与巡检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施工现场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施工现场安全培训与巡检机器人。
技术介绍
现有较多的巡检机器人被设计出来,具有较多的功能,在各个场合应用广泛,现在的施工现场安全性因为各种因素导致较低,需要一种巡检机器人提醒工人规范操作,避免事故,提高工地安全生产预警效果。经检索,公开号为CN205521431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施工现场安全培训与巡检机器人,包括包括机器人本体、驱动系统、数据处理模块、人脸识别系统、语音系统、无线通信模块、人机交互触摸屏、环境信息采集传感器总成。该施工现场安全培训与巡检机器人不足之处在于:施工现场地面环境复杂,该机器人行走机构无法完全适应地面环境,而且行走机构往往会沾染泥土杂物等,需要人工进行清理较为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施工现场安全培训与巡检机器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施工现场安全培训与巡检机器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施工现场安全培训与巡检机器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巡检机器人本体,所述底座下端固定安装有行走履带轮,所述底座上设有设有对行走履带轮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清理机构配合的收集导出机构,所述巡检机器人本体上合理均布有多个防护壳,多个所述防护壳均通过若干阻尼减震器与巡检机器人本体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设置在与两个行走履带轮上端中段位置对应的清理喷口,两个所述清理喷口均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内固定安装有气泵和水箱,所述清理喷口固定连接有Y型管,所述Y型管另外两端分别与气泵和水箱固定连接,所述Y型管与水箱的连接位置固定连接有微型泵和雾化头。优选地,所述收集导出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底座两侧的弯折筒,两个所述弯折筒均通过固定杆与底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弯折筒分别与两个清理喷口位置对应,所述弯折筒内倾斜设有缓冲网,所述缓冲网上端与弯折筒内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底座两侧壁上对称设有与两个清理喷口对应的圆孔凹槽。优选地,所述水箱上端固定设有箱口,所述底座上端面设有与箱口位置对应的添加口,所述添加口上螺纹连接有箱盖。优选地,若干所述防护壳合理设置在巡检机器人本体周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行走履带轮代替现有巡检机器人的行走轮,从而使得巡检机器人适应施工现场的地面环境,便于巡检机器人的巡查,同时设置了多个防护壳,防护壳设置在不会遮挡巡检机器人上的功能位置的地方,同时尽量减少暴露面积,同时防护壳通过若干阻尼减震器与巡检机器人本体连接,受到碰撞以及冲击时,可以起到减震保护的作用。2、通过设置自清洁装置,在巡检机器人进行巡检时,气泵和微型泵工作,通过清理喷口将高压气流喷出,同时雾化头将水雾化,使得喷出的气流中掺杂水雾,增加清理效果,同时设置了弯折筒起到承接作用,配合弯折筒内的缓冲网,将清理下来的杂物收集导出至地面,减少清理杂物的后续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施工现场安全培训与巡检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施工现场安全培训与巡检机器人中弯折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施工现场安全培训与巡检机器人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巡检机器人本体,3行走履带轮,4防护壳,5阻尼减震器,6气泵,7水箱,8Y型管,9微型泵,10雾化头,11弯折筒,12固定杆,13缓冲网,14箱盖,15清理喷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施工现场安全培训与巡检机器人,包括底座1,底座1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巡检机器人本体2,巡检机器人本体2采用现有技术,专利号的专利文件已经详细公开,底座1下端固定安装有行走履带轮3,对比现有的巡检机器人上的行走轮,可以更加适应施工现场的环境,底座1上设有设有对行走履带轮3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其中,清理机构包括设置在与两个行走履带轮3上端中段位置对应的清理喷口15,两个清理喷口15均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底座1两侧壁上对称设有与两个清理喷口15对应的圆孔凹槽,底座1内固定安装有气泵6和水箱7,水箱7上端固定设有箱口,底座1上端面设有与箱口位置对应的添加口,添加口上螺纹连接有箱盖14,拧开箱盖14可以对水箱7内部添加水,清理喷口15固定连接有Y型管8,Y型管8另外两端分别与气泵6和水箱7固定连接,Y型管8与水箱7的连接位置固定连接有微型泵9和雾化头10,雾化头10和现有雾化喷头结构相同,密封设置在Y型管8内部,通过气泵6工作,可以从清理喷口15内喷出高压气体,通过微型泵9和雾化头10配合可将水箱7中的水雾化并导入Y型管8内,水雾量较少,不会产生较大湿润效果,仅仅增加清理效果。其中,底座1上设有与清理机构配合的收集导出机构,收集导出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底座1两侧的弯折筒11,两个弯折筒11均通过固定杆12与底座1固定连接,两个弯折筒11分别与两个清理喷口15位置对应,可以对喷气清理掉的泥土杂物等进行接收收集,弯折筒11内倾斜设有缓冲网13,缓冲网13上端与弯折筒11内壁固定连接,对泥土杂物等进行缓冲,避免高速喷出产生扬尘的后续影响,巡检机器人本体2上合理均布有多个防护壳4,多个防护壳4均通过若干阻尼减震器5与巡检机器人本体2固定连接,可以对巡检机器人本体2进行防护,具有减震保护作用,若干防护壳4合理设置在巡检机器人本体1周围,防护壳4合理方式,不影响巡检机器人本体2的功能。本技术中,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行走履带轮3工作带动整体装置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整体装置适应施工现场环境,同时设置了多个防护壳4用于对巡检机器人本体2进行防护,防护壳4通过阻尼减震器5与巡检机器人本体2连接,可以起到减震保护的作用;在整体进行行走时,履带运动到上侧中间位置,气泵6工作使得清理喷口15喷出高压气体对履带进行清理,将履带沾染的泥土杂物吹掉,同时微型泵9工作,将水导入Y型管8,因为雾化头10的作用,进入的水呈雾状,使得喷出的高压气体携带水雾,增加清理作用,利用弯折筒11承接吹掉的泥土杂物等,通过缓冲网13进行缓冲,减少扬尘等后续影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现场安全培训与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巡检机器人本体(2),所述底座(1)下端固定安装有行走履带轮(3),所述底座(1)上设有对行走履带轮(3)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所述底座(1)上设有与清理机构配合的收集导出机构,所述巡检机器人本体(2)上合理均布有多个防护壳(4),多个所述防护壳(4)均通过若干阻尼减震器(5)与巡检机器人本体(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现场安全培训与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巡检机器人本体(2),所述底座(1)下端固定安装有行走履带轮(3),所述底座(1)上设有对行走履带轮(3)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所述底座(1)上设有与清理机构配合的收集导出机构,所述巡检机器人本体(2)上合理均布有多个防护壳(4),多个所述防护壳(4)均通过若干阻尼减震器(5)与巡检机器人本体(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安全培训与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设置在与两个行走履带轮(3)上端中段位置对应的清理喷口(15),两个所述清理喷口(15)均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内固定安装有气泵(6)和水箱(7),所述清理喷口(15)固定连接有Y型管(8),所述Y型管(8)另外两端分别与气泵(6)和水箱(7)固定连接,所述Y型管(8)与水箱(7)的连接位置固定连接有微型泵(9)和雾化头(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旭
申请(专利权)人:杜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