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灸条或灸柱的配方及其应用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578523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灸条或灸柱的配方及其应用,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艾叶70‑80份、瓜蒌5‑8份、苍耳子5‑8份、防风3‑5份、白芷3‑5份、薄荷1‑3份、细辛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性地提出将配方药灸的方法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配方药灸条或配方药灸柱的配方,对过敏性鼻炎起效快,副作用小,成本低廉,艾灸过程舒适,极具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灸条或灸柱的配方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艾灸
,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灸条或灸柱的配方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此病是一种由基因与环境互相作用而诱发的多因素疾病。变应性鼻炎的危险因素可能存在于所有年龄段。变应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伴有嗅觉减退。此病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又主要分抗组胺药(分为口服和鼻喷2种给药方法,主要是H1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等)、减充血剂、抗胆碱药物(0.03%异丙托溴铵喷鼻)、肥大细胞稳定剂(一般用4%色甘酸钠溶剂滴鼻)及抗IgE抗体(奥马珠单抗体)治疗,其中,减充血剂此类药物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慎用,长期使用可产生药物诱导性鼻炎,加重鼻塞,抗IgE抗体的治疗周期长,价格昂贵,药物治疗存在以下缺陷:常用鼻内和口服给药,疗效在不同患者之间可能有差异,停药后无长期持续疗效,因此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需维持治疗,然而在维持治疗过程中,药物对人体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副作用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鼻内给药或者鼻内清洗,对鼻部的粘膜形成一定的刺激,不舒适的身体感受,令患者难以坚持治疗;(2)手术治疗,虽然其可改善通气状态,但目前没有通行标准;(3)中医治疗,主要是中药和针刺治疗。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之一。灸疗过程中点燃施灸的材料所产生的特殊药气(药物中挥发成分)结合红外线热辐射效应作用于体表特定部位(经络穴位),通过药物和经络穴位的双重效应来调整人体的功能状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灸疗法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治疗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其属于中医外治法,是一种非接触皮肤的物理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以适合各年龄段人群,艾灸作为一种副作用小的健康疗法,越来越受到了广大人们的关注及喜爱,然而目前并未出现能够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艾灸用具及艾灸方法。因此,开发一种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灸条或灸柱的配方及其使用方法极具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过程中存在的药物副作用、治疗感受不舒适、无法产生长期持续疗效等缺陷。本方案所推荐的灸疗法是一种非接触皮肤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以适合各年龄段人群。施灸过程中温热而舒适的感觉,越来越受到了广大人们的关注及喜爱。又因其物理疗法的属性避免了化学药物固有的对人体脏器产生的副作用。经检索目前并未出现专门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灸疗法配方及其用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健康环保且副作用小的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灸条或灸柱的配方,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该配方制成灸条或灸柱进行艾灸,能够治疗病患的过敏性鼻炎,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小、成本低廉、治疗过程舒适等特点,极具应用前景和现实意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灸条或灸柱的配方,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该配方制作灸条或灸柱,用来治疗过敏性鼻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灸条或灸柱的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艾叶:70-80份、瓜蒌:5-8份、苍耳子:5-8份、防风:3-5份、白芷:3-5份、薄荷:1-3份、细辛:1-3份。本配方的制定基于中医学理论,配方的构成体现了传统中医药处方的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中医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造的医学,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整体辨证、标本兼治、防治结合是中医的核心思想和特征。虽然过敏性鼻炎所表现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多属于鼻局部的症状,但是依据中医理论,鼻属于肺系,肺气虚弱是本病发病的重要病机。过敏性鼻炎之所以容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与患者免疫力低下(肺气虚弱)有密切的关联。依据中医理论,本病的治疗不单要注重临床症状的对症治疗,更需要从根本上提升患者免疫力,达到“治未病”的效果。本配方的构成体现了以上的思路和考量。艾叶是目前临床用于灸疗法最常用的材料。艾叶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补益气血、扶正祛邪的功效。风寒之邪是诱发过敏性鼻炎发作最常见、最主要的病因,艾叶燃烧所产生的温热效应可以有效地驱寒(邪气)外出,艾灸过程中循经传导效应可以有效地开窍通鼻,治疗鼻塞。同时依据中医经络理论,艾灸特定的穴位可以补益肺气,从而提升免疫力,实现治病求本的目的。因此艾叶是配方中占比最大。瓜蒌具有清热化痰的功效,可以有效针对局部的炎性反应和流涕的症状。瓜蒌与艾叶配合使用,艾叶性温,可治疗涕液清稀(寒证),瓜蒌清热,可用于涕液黄稠(热证)。两药相配,作用更加全面。苍耳子善于通鼻窍,是治疗鼻炎的要药。鼻塞是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状。开窍通鼻也是过敏性鼻炎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苍耳子、艾叶、白芷、薄荷都有通窍作用,数药并用,可以极大提升治疗起效的速度,是本方案优于其它方法的特色。防风性温,味辛,辛散可以解表祛风。药如其名,防风可以抵御风邪侵袭人体。加之方中的艾叶具有补益正气的作用,两药配合、起到“扶正祛邪”的功效,体现了中医治病治本、防治并重的思想。白芷性辛,温。归肺、胃经。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前额部的头痛是过敏性鼻炎中最多见的伴随症状,白芷是治疗阳明头痛(前额头痛)的专药,同时因其也有通窍的功能,又可以加强苍耳子的通鼻窍作用。薄荷气味芳香,质轻透散,可以促进毛孔的开泄,增加皮肤的通透性,引诸药入肺入鼻,使药效更具靶向性。细辛善于治鼻渊(流清涕不止),细辛又是肺经的引经药物,和薄荷相配,一温一凉,共引诸药入肺入鼻,走捷径而迅速起效。综上所述:本配方中各个药物,各司其职;温凉相配,阴阳平衡;防治兼顾,标本同治。本专利技术的配方中特定的药物组成和比例使过敏性鼻炎的治疗靶向(肺系)更加精准,起效更加迅速,治病治本,防治并重的思路可以使疗效更长久,以上特征使其成为优选的配方。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病患的实际情况和辨证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合理调整配比或添加其他组分,优化治疗效果或同时治疗其他疾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配方制成的灸条,所述灸条呈圆柱体状,其直径为18mm,长度200mm,灸条的质量为20克/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灸条的形状、尺寸及重量进行选择,此处仅给出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而已。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配方制成的灸柱,所述灸柱呈圆锥柱状,其直径为15mm,长度40mm,灸柱的质量为2克/柱。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灸柱的形状、尺寸及重量进行选择,此处仅给出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而已。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提出将艾灸用于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灸条或灸柱的配方,对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好且持久,副作用小,成本低廉,一方面能够缓解病患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其进一步应用,极具应用前景。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灸条或灸柱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n艾叶:70-80份、/n瓜蒌:5-8份、/n苍耳子:5-8份、/n防风:3-5份、/n白芷:3-5份、/n薄荷:1-3份、/n细辛:1-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灸条或灸柱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
艾叶:70-80份、
瓜蒌:5-8份、
苍耳子:5-8份、
防风:3-5份、
白芷:3-5份、
薄荷:1-3份、
细辛:1-3份。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蔚江姚斐赵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