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平专利>正文

一种烟气油水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959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气油水分离设备,包括油水脱分离塔,所述油水脱分离塔内设有第四进气口、第四排气口和第四排水口,油水脱分离塔内设有第四进气通道,所述第四进气通道的进气端与第四进气口连通,第四进气通道的出气端位于油水脱分离塔内腔底部,在油水脱分离塔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油水脱分离塔内腔之间具有间隙,挡板位于第四进气通道上方,在挡板上方设有过滤单元;通过使用本装置,可以将焚烧后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油水脱分离,有效降低气体中携带的油和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油水分离设备
本技术涉及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烟气油水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垃圾是失去使用价值、无法利用的废弃物品,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物质。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耗物品的速度越来越快,产生的垃圾越来越多,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目前常见的处理办法包括两种,一是将垃圾进行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但是此种处理办法要使用较宽的地方,同时堆填区中的垃圾会污染堆填区地下水以及对堆填区的的土壤造成污染;二是对垃圾进行焚化,对垃圾进行焚化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会严重污染环境,传统的焚烧装置不能对有害气体进行有效清洁处理,不够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烟气油水分离设备,可以将焚烧后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油水脱分离,有效降低气体中携带的油和水。一种烟气油水分离设备,包括油水脱分离塔,所述油水脱分离塔内设有第四进气口、第四排气口和第四排水口,油水脱分离塔内设有第四进气通道,所述第四进气通道的进气端与第四进气口连通,第四进气通道的出气端位于油水脱分离塔内腔底部,在油水脱分离塔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油水脱分离塔内腔之间具有间隙,挡板位于第四进气通道上方,在挡板上方设有过滤单元,第四排气口设置于过滤单元上方。本技术方案中在油水脱分离塔内设置第四进气通道将进入的气体输送至油水脱分离塔内腔的底部,在油水脱分离塔内设有挡板,挡板设置于第四进气通道出气口上方,进入油水脱分离塔内的气体从第四进气通道出气口出来后被挡板阻挡改变运动方向,此时气体与挡板接触,使气体内的油水黏附于挡板上,在挡板上方设置过滤单元,烟气经过过滤单元进行再次分离过滤,有效降低气体中携带的油和水。优选地,所述挡板呈弧形,且挡板的内壁位于其外壁的下方。挡板设置为弧形,增加气体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使油水的脱分离效果更好。优选地,所述第四进气通道出气端开口向上。优选地,所述过滤单元包括第一导轨和多块过滤板,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油水脱分离塔侧壁,且第一导轨的一端进入油水脱分离塔的空腔内,第一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过滤板上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第一连接柱上,所述第一连接柱固定于第一滑块上,转轴上设置有齿轮,第一滑块上滑动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在油水脱分离塔侧壁开有供第一滑块和过滤板通过的第一开口,第一滑块上连接有能够将第一开口封闭的第一遮挡板,齿条的一端穿过第一遮挡板,在齿条和第一遮挡板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初始状态时,多块过滤板侧壁相互接触,将油水脱分离塔内腔全部覆盖,使所有的气体都要经过过滤板进行过滤,提高过滤板的过滤效率,设置第一滑块、第一导轨和第一开口,便于将第一滑块和第一过滤板从油水脱分离塔内部拉出,对过滤板进行清洗,设置转轴、齿轮、齿条和第一连接柱的配合,可以使过滤板进行旋转,当过滤板上吸附较多的杂质后,拉动齿条,带动齿轮旋转,进而带动转轴和过滤板旋转,如此可以在过滤板上吸附过多的杂质后提高气体的流通,使装置仍能进行中级处理效果的过滤,使气体进入其余装置进行过滤,同时防止过滤板下部气体过大压强过大造成设备的损坏。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为螺栓与螺纹孔,在齿条上设有一排螺纹孔,在第一遮挡板上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进入其中一个螺纹孔内对齿条和第一遮挡板进行固定。优选地,在第一遮挡板外壁上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第一螺纹孔,螺栓穿过第一螺纹孔进入其中一个螺纹孔内对齿条和第一遮挡板进行固定。优选地,所述油水脱分离塔底壁设有第四支撑柱,第四排水口设置于油水脱分离塔内底壁,从第四排水口四周指向第四排水口的方向上,油水脱分离塔内底壁整体向下倾斜。如此设置排水口的位置,便于将油水脱分离塔内的分离出来的油水排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油水脱分离塔内设置第四进气通道将进入的气体输送至油水脱分离塔内腔的底部,在油水脱分离塔内设有挡板,挡板设置于第四进气通道出气口上方,进入油水脱分离塔内的气体从第四进气通道出气口出来后被挡板阻挡改变运动方向,此时气体与挡板接触,使气体内的油水黏附于挡板上,在挡板上方设置过滤单元,烟气经过过滤单元进行再次分离过滤,有效降低气体中携带的油和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过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34-油水脱分离塔,322-第一导轨,323-第一滑块,325-第一连接柱,328-过滤板,329-转轴,330-齿轮,331-齿条,341-第四进气通道,342-弧形挡板,343-过滤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包括油水脱分离塔34,所述油水脱分离塔34内设有第四进气口、第四排气口和第四排水口,油水脱分离塔34内设有第四进气通道341,所述第四进气通道341的进气端与第四进气口连通,第四进气通道341的出气端位于油水脱分离塔34内腔底部,在油水脱分离塔34内设有挡板342,所述挡板342与油水脱分离塔34内腔之间具有间隙,挡板342位于第四进气通道341上方,在挡板342上方设有过滤单元343,第四排气口位于过滤单元343上方。为了使挡板342的油水吸附率更高,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板342呈弧形,且挡板342的内壁位于其外壁的下方。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进气通道341出气端开口向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单元343包括第一导轨322和多块过滤板328,所述第一导轨322设置在油水脱分离塔34侧壁,且第一导轨322的一端进入油水脱分离塔34的空腔内,第一导轨322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323,所述过滤板328的端面连接有转轴329,所述转轴329转动设置于第一连接柱325上,所述第一连接柱325固定于第一滑块323上,转轴329上设置有齿轮330,第一滑块323上滑动设有齿条331,所述齿条331与齿轮330啮合,在油水脱分离塔34侧壁开有供第一滑块323和过滤板328通过的第一开口,第一滑块323上连接有能够将第一开口封闭的第一遮挡板,齿条331的一端穿过第一遮挡板,在齿条331和第一遮挡板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为螺栓与螺纹孔,在齿条331上设有一排螺纹孔,在第一遮挡板上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进入其中一个螺纹孔内对齿条331和第一遮挡板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遮挡板外壁上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第一螺纹孔,螺栓穿过第一螺纹孔进入其中一个螺纹孔内对齿条331和第一遮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油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水脱分离塔(34),所述油水脱分离塔(34)内设有第四进气口、第四排气口和第四排水口,油水脱分离塔(34)内设有第四进气通道(341),所述第四进气通道(341)的进气端与第四进气口连通,第四进气通道(341)的出气端位于油水脱分离塔(34)内腔底部,在油水脱分离塔(34)内设有挡板(342),所述挡板(342)与油水脱分离塔(34)内腔之间具有间隙,挡板(342)位于第四进气通道(341)上方,在挡板(342)上方设有过滤单元(343),第四排气口设置于过滤单元(343)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油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水脱分离塔(34),所述油水脱分离塔(34)内设有第四进气口、第四排气口和第四排水口,油水脱分离塔(34)内设有第四进气通道(341),所述第四进气通道(341)的进气端与第四进气口连通,第四进气通道(341)的出气端位于油水脱分离塔(34)内腔底部,在油水脱分离塔(34)内设有挡板(342),所述挡板(342)与油水脱分离塔(34)内腔之间具有间隙,挡板(342)位于第四进气通道(341)上方,在挡板(342)上方设有过滤单元(343),第四排气口设置于过滤单元(343)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油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42)呈弧形,且挡板(342)的内壁位于其外壁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油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进气通道(341)出气端开口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油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343)包括第一导轨(322)和多块过滤板(328),所述第一导轨(322)设置在油水脱分离塔(34)侧壁,且第一导轨(322)的一端进入油水脱分离塔(34)的空腔内,第一导轨(322)上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323),所述过滤板(328)的端面连接有转轴(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平
申请(专利权)人:杨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