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贞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集输的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93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集输的过滤器。所述适用于集输的过滤器包括:过滤罐;罐盖,所述罐盖固定安装在过滤罐的顶部;进油管,所述进油管固定安装在过滤罐的一侧;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固定安装在过滤罐内;过滤网层,所述过滤网层固定安装在环形隔板的内环壁上;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安装在过滤罐内,所述转动杆贯穿过滤网层;四个连接杆,四个连接杆均固定安装在转动杆上;隔筒,所述隔筒固定安装在四个连接杆上;螺旋叶,所述螺旋叶固定安装在转动杆上;排废阀门,所述排废阀门固定安装在过滤罐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集输的过滤器具有使用方便、可以阻隔较大杂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集输的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石油集输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集输的过滤器。
技术介绍
油气集输是把分散的油井所生产的石油、伴生天然气和其他产品集中起来,经过必要的处理、初加工,合格的油和天然气分别外输到炼油厂和天然气用户的工艺全过程称为油气集输,在油气集输过程中,需要使用大型过滤器对产出的原油进行过滤,以滤除泥沙等杂质。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过滤器在过滤较大的杂质时,效果效果较差,很容易导致过滤器堵塞,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适用于集输的过滤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以阻隔较大杂质的适用于集输的过滤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集输的过滤器包括:过滤罐;罐盖,所述罐盖固定安装在过滤罐的顶部;进油管,所述进油管固定安装在过滤罐的一侧;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固定安装在过滤罐内;过滤网层,所述过滤网层固定安装在环形隔板的内环壁上;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安装在过滤罐内,所述转动杆贯穿过滤网层;四个连接杆,四个连接杆均固定安装在转动杆上;隔筒,所述隔筒固定安装在四个连接杆上;螺旋叶,所述螺旋叶固定安装在转动杆上;排废阀门,所述排废阀门固定安装在过滤罐的底部;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固定安装在过滤罐的一侧;抽油泵,所述抽油泵固定安装在出油管的一端。优选的,所述过滤罐内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上均开设有第一转动通孔,所述转动杆与两个第一转动通孔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过滤网层上开设有第二转动通孔,所述转动杆与第二转动通孔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过滤罐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进油管与第一连接口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过滤罐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出油管与第二连接口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隔筒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集输的过滤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集输的过滤器,通过转动杆、连接杆、隔筒、螺旋叶和抽油泵相配合,从而使得隔筒开始转动,隔筒通过转动对汽油中较大的杂质进行反弹过滤,从而解决了较大杂质容易造成过滤器堵塞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集输的过滤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过滤罐,2、罐盖,3、进油管,4、环形隔板,5、过滤网层,6、转动杆,7、连接杆,8、隔筒,9、螺旋叶,10、排废阀门,11、出油管,12、抽油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集输的过滤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适用于集输的过滤器包括:过滤罐1;罐盖2,所述罐盖2固定安装在过滤罐1的顶部;进油管3,所述进油管3固定安装在过滤罐1的一侧;环形隔板4,所述环形隔板4固定安装在过滤罐1内;过滤网层5,所述过滤网层5固定安装在环形隔板4的内环壁上;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转动安装在过滤罐1内,所述转动杆6贯穿过滤网层6;四个连接杆7,四个连接杆7均固定安装在转动杆6上;隔筒8,所述隔筒8固定安装在四个连接杆7上;螺旋叶9,所述螺旋叶9固定安装在转动杆6上;排废阀门10,所述排废阀门10固定安装在过滤罐1的底部;出油管11,所述出油管11固定安装在过滤罐1的一侧;抽油泵12,所述抽油泵12固定安装在出油管11的一端。所述过滤罐1内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上均开设有第一转动通孔,所述转动杆6与两个第一转动通孔转动连接。所述过滤网层5上开设有第二转动通孔,所述转动杆6与第二转动通孔转动连接。所述过滤罐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进油管3与第一连接口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罐1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出油管11与第二连接口固定连接。所述隔筒8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集输的过滤器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汽油通过进油管3进入过滤罐1内,随着注入的汽油越来越多,漫出的汽油通过过滤网层5并上升至过滤罐1的顶部,随后启动抽油泵12,抽油泵12开始对汽油进行抽取,汽油在抽油泵12的抽取下进入出油管11继续运输;此时,在油流的带动下螺旋叶9开始转动,螺旋叶9转动的同时带动转动杆6转动,转动杆6则通过连接杆7带动隔筒8转动,隔筒8在转动的同时将通过汽油中较大的杂质转开,杂质被转开后逐渐沉淀到过滤罐1的底部,从而实现了对较大杂质的过滤工作,使得较大的杂质不会随着油流沾附到过滤网层5上。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集输的过滤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集输的过滤器,通过转动杆6、连接杆7、隔筒8、螺旋叶9和抽油泵12相配合,从而使得隔筒8开始转动,隔筒8通过转动对汽油中较大的杂质进行反弹过滤,从而解决了较大杂质容易造成过滤器堵塞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技术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集输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过滤罐;/n罐盖,所述罐盖固定安装在过滤罐的顶部;/n进油管,所述进油管固定安装在过滤罐的一侧;/n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固定安装在过滤罐内;/n过滤网层,所述过滤网层固定安装在环形隔板的内环壁上;/n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安装在过滤罐内,所述转动杆贯穿过滤网层;/n四个连接杆,四个连接杆均固定安装在转动杆上;/n隔筒,所述隔筒固定安装在四个连接杆上;/n螺旋叶,所述螺旋叶固定安装在转动杆上;/n排废阀门,所述排废阀门固定安装在过滤罐的底部;/n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固定安装在过滤罐的一侧;/n抽油泵,所述抽油泵固定安装在出油管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集输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罐;
罐盖,所述罐盖固定安装在过滤罐的顶部;
进油管,所述进油管固定安装在过滤罐的一侧;
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固定安装在过滤罐内;
过滤网层,所述过滤网层固定安装在环形隔板的内环壁上;
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安装在过滤罐内,所述转动杆贯穿过滤网层;
四个连接杆,四个连接杆均固定安装在转动杆上;
隔筒,所述隔筒固定安装在四个连接杆上;
螺旋叶,所述螺旋叶固定安装在转动杆上;
排废阀门,所述排废阀门固定安装在过滤罐的底部;
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固定安装在过滤罐的一侧;
抽油泵,所述抽油泵固定安装在出油管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贞商勇张书慧宋成琪张登利刘祥华韩志芳
申请(专利权)人:李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