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负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88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下肢负重训练器,包括基座和支架;所述基座上设有测量机构,所述测量机构中设有重量监测模块;所述支架两侧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架还设有操作机构和疼痛评级机构;所述操作机构设有中央处理模块,以及连接于中央处理模块的设定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重量监测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设定模块,用于设定报警重量值,当所述重量监测模块监测数值达到预设报警重量值时,所述报警模块报警;有益效果是:对重量进行监测,在增加重量过程中,避免下肢负重重量过大造成危害;设有疼痛评级机构,使得患者能更加便捷的反馈疼痛感受,便于进行调整。设有定时装置,以便设定安全有效的训练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肢负重训练器
本技术属于康复治疗
,尤其涉及一种下肢负重训练器。
技术介绍
下肢骨折或其他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在恢复行走功能前需进行渐进性负重康复训练。现阶段康复科要么是使用普通的体重秤来进行负重训练,对于患者的负重量、疼痛指数、负重时间、风险控制均达不到临床精度要求。有使用平衡训练仪来进行下肢负重训练,该类仪器是为患者平衡功能训练设计,无法调节允许负重量,也无法反馈患者疼痛指数,且价格昂贵,性价比低。在下肢骨折的康复过程中,下肢的早期逐级负重训练必不可少。目前,在下肢的康复训练时,通常借助于康复训练器来代替实际走动训练,但是康复训练器结构较为简单,病人在使用时,不知道下肢能够具体承担多大的重量,负重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下肢康复的时间和效果。出现如CN105169635中展示的技术,其虽然能够实现负重重量的调节,但是其依然不能较好的反应患者的负重情况,比如患者是否能够承受该重量;该装置不能及时的将患者的感受反馈出来,也不便于进行统计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下肢负重训练器,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较好的实现负重等级监测提醒、不能便捷的对患者的感受进行反馈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下肢负重训练器,包括基座和支架;所述基座上设有测量机构,所述测量机构中设有重量监测模块;所述支架两侧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架还设有操作机构和疼痛评级机构;所述操作机构设有中央处理模块,以及连接于中央处理模块的设定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重量监测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设定模块,用于设定报警重量值,当所述重量监测模块监测数值达到预设报警重量值时,所述报警模块报警。一种方式,所述操作机构还设有显示模块。一种方式,所述测量机构包括左测量踏板和右测量踏板;所述左测量踏板和右测量踏板分别设于重量监测模块。一种方式,所述疼痛评级机构设有等级按钮。一种方式,所述疼痛评级机构设有11个按钮;11个所述等级按钮分别表示数字0-10。一种方式,所述疼痛评级机构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一种方式,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有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能存储报警重量值和疼痛评级数值。一种方式,所述操作机构还设有数据导出模块,所述数据导出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一种方式,操作机构还设有计时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对重量进行监测,在增加重量过程中,避免重量过大造成危害;2.设有疼痛评级机构,使得患者能更加便捷的反馈疼痛感受,便于进行调整;3.对负重时间进行控制,避免早期负重时间过长造成下肢肿胀等不良临床反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操作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结构原理图。图中:10基座,20测量机构,21重量监测模块,201左测量踏板,202右测量踏板,30支架,31支撑机构,340操作机构,41设定模块,42报警模块,43显示模块,44数据存储模块,400中央处理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中所示,下肢负重训练器,包括基座10和支架30;直接连接在基座10的一侧;所述基座10上设有测量机构20,所述测量机构20中设有重量监测模块21;重量监测模块21用于监测测量结构20所测得的重量值;所述支架30两侧设有支撑机构31,两个支撑机构31位于两侧,当人体站立在测量机构20上时,两个支撑机构31位于人体两侧;所述支架30还设有操作机构40和疼痛评级机构50;所述操作机构40设有中央处理模块400,以及连接于中央处理模块400的设定模块41和报警模块42,所述重量监测模块21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400连接;所述设定模块41,用于设定报警重量值,通过设定模块41设定一个重量数值,该数值为预设患者所能承受最大重量。重量监测模块21实时将所监测的重量数值反馈给中央处理器400,中央处理器400计算与预设的报警重量值对比,当所述重量监测模块21监测数值达到或超出预设报警重量值时,所述报警模块42报警。所述操作机构40还设有显示模块43,在报警模块42报警时,显示模块43同样报警。所述测量机构20包括左测量踏板201和右测量踏板202;所述左测量踏板201和右测量踏板202分别设有重量监测模块21,设置两个重量监测模块21能够更好的分析两脚的施力情况。同时在中央处理器400分析处理下,将两个重量监测模块21分别显示在显示模块43。所述疼痛评级机构50设有等级按钮。所述疼痛评级机构50设有11个按钮;11个所述等级按钮分别表示数字0-10,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疼痛等级,一种方式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准,患者根据自身的感受按下数字键,患者按压后,评分数据传输给中央处理器400,也在显示模块43进行显示,并在数据存储模块存储。所述疼痛评级机构50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400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400连接有数据存储模块44;操作机构还设有计时装置。所述数据存储模块44能存储报警重量值和疼痛评级数值。所述操作机构40还设有数据导出模块,所述数据导出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400连接,便于将数据导出分析打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方案以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下肢负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和支架(30);/n所述基座(10)上设有测量机构(20),所述测量机构(20)中设有重量监测模块(21);/n所述支架(30)两侧设有支撑机构(31),所述支架(30)还设有操作机构(40)和疼痛评级机构(50);/n所述操作机构(40)设有中央处理模块(400),以及连接于中央处理模块(400)的设定模块(41)和报警模块(42),所述重量监测模块(21)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400)连接;/n所述设定模块(41),用于设定报警重量值,/n当所述重量监测模块(21)监测数值达到预设报警重量值时,所述报警模块(42)报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下肢负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和支架(30);
所述基座(10)上设有测量机构(20),所述测量机构(20)中设有重量监测模块(21);
所述支架(30)两侧设有支撑机构(31),所述支架(30)还设有操作机构(40)和疼痛评级机构(50);
所述操作机构(40)设有中央处理模块(400),以及连接于中央处理模块(400)的设定模块(41)和报警模块(42),所述重量监测模块(21)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400)连接;
所述设定模块(41),用于设定报警重量值,
当所述重量监测模块(21)监测数值达到预设报警重量值时,所述报警模块(42)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负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40)还设有显示模块(43),所述显示模块(43)能显示所述重量监测模块(21)的监测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负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机构(20)包括左测量踏板(201)和右测量踏板(202);
所述左测量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晓萱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