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握持的气管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85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便握持的气管插管,包括管体、吸液管、主架、副架和把手,所述管体的圆周外壁插接所述吸液管,所述管体的圆周外壁套接所述主架,所述主架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副架,所述副架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把手,该方便握持的气管插管,可在常规插管的顶部外侧与主架进行组合,利用主架上含有弹簧的活动板对插管进行推紧后,配合活动轮可携带管体进行上下移动,利用转轴对把手转动后确定持握角度,使带有中线的观察镜对患者鼻部位置进行反射,移动插入的过程中保持管体始终处于中线位置,降低插管偏差几率,具有良好控制性,提高插管的速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握持的气管插管
本技术涉及气管插管
,具体为一种方便握持的气管插管。
技术介绍
呼吸道是肺呼吸时气流所经过的通道。呼吸道分为上、下两部分:鼻、咽、喉合称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器官,合称为下呼吸道,或称为气管树。气管树是随着动物的进化逐渐复杂化的,在呼吸道应急管理中会使用到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是指将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紧急气管插管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气管插管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插入的顺畅度,需要进行外部润滑,这就易导致医疗人员对于管体的掌握能力变弱,稳定性降低,缺少手持方式,在插管使用中,无法保证插管始终可处于中线位置,易使气管受损,降低插管的速度和效率,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握持的气管插管,具有良好控制性,提高插管的速度和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握持的气管插管,包括管体、吸液管、主架、副架和把手,所述管体的圆周外壁插接所述吸液管,所述管体的上部外壁套接所述主架,所述主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副架,所述副架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把手,所述管体的底部连接有插头,所述插头的顶部开设有插头孔,所述主架与管体套接处内壁连接有若干侧板,所述侧板的内侧焊接若干弹簧的一端,所述若干弹簧的另一端焊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内侧壁插接有若干轴杆,所述若干轴杆套接有若干活动轮,所述副架的前侧壁镶嵌有观察镜,所述观察镜的前侧壁喷涂有中线,所述观察镜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优选的,所述管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入口接头。优选的,所述主架的前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板的一体成型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相匹配。优选的,所述侧板的数量和所述活动板的数量都为两个,两个所述侧板和两个所述活动板的安装位置在同一水平线上。优选的,所述活动轮的材质为硬质橡胶板,所述活动轮的圆周外壁开设有增阻斜纹。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后侧壁开设有指槽,所述把手的外部套接有颗粒状橡胶套。优选的,所述所述吸液管的顶部插接有吸液囊。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底部与插头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方便握持的气管插管,通过配件的组合运用,可在常规插管的顶部外侧与主架进行组合,利用主架上含有弹簧的活动板对插管进行推紧后,配合活动轮可携带管体进行上下移动,利用转轴对把手转动后确定持握角度,使带有中线的观察镜对患者鼻部位置进行反射,移动插入的过程中保持管体始终处于中线位置,降低插管偏差几率,具有良好的控制性,提高插管的速度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组合示意图。图中:100管体、110插头、120插头孔、130入口接头、200吸液管、210吸液囊、300主架、310侧板、320弹簧、330活动板、340活动轮、400副架、410观察镜、420中线、430转轴、500把手、510指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握持的气管插管,通过配件的组合运用,便于增加握持效果,稳定性好,增加安全和使用效率,请参阅图1-3,包括管体100、吸液管200、主架300、副架400和把手500;请再次参阅图1,管体100的底部具有插头110,具体的,管体100的底部一体成型连接有插头110,插头110的顶部开设有插头孔120,管体100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入口接头130;请再次参阅图1,吸液管200的底部与管体100的内部固定连接,具体的,管体100的圆周外壁插接吸液管200,吸液管200的顶部插接有吸液囊210;请再次参阅图2,主架300的前侧壁与管体100的圆周外壁套接,具体的,管体100的圆周外壁套接主架300,主架300的左侧壁一体成型连接有侧板310,侧板310的内侧焊接有弹簧320,弹簧320的内侧焊接有活动板330,活动板330的内腔前后侧壁插接有轴杆,轴杆的圆周外壁套接有活动轮340;请再次参阅图2,副架400的底部与主架300的顶部固定连接,具体的,主架300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副架400,副架400的前侧壁镶嵌有观察镜410,观察镜410的前侧壁喷涂有中线420,观察镜410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转轴430,其中观察镜410为涂层防雾玻璃材质;请再次参阅图2,把手500的底部与副架400的顶部活动连接,具体的,副架400的顶部活动连接把手500,转轴430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把手500。在具体的使用时,首先对管体100的外壁进行检查,确保无破损或者孔洞情况,利用管体100与主架300进行组合后,使侧板310携带具有弹簧320的活动板330对管体100进行夹取,过程中内侧的活动轮340可沿着管体100的外部移动,其次,将主管100的右端放置于患者口腔的喉管处,让患者平躺,头轻度后仰,操作者左手牵引下颌以展宽口腔间隙,沿舌正中线贴咽后壁向下置入,此时需对含有指槽500的把手500进行手持,并可配合转轴430转动以改变手持位置,在观察镜410对鼻部进行反射时,使鼻尖位置始终保持在中线420的中心位置,可保证管体100始终处于中心位置,插入过程更加稳定快速,降低气管误伤的几率,从入口接头130通气后,观察胸廓起伏的程度,听诊两侧呼吸音是否对称和清晰;听诊颈前区是否有漏气杂音,需要注意密切倾听呼吸音,以便及时发现反流误吸,正压通气时,气道内压不宜超过20cmH2O,否则易发生漏气或气体入胃。请再次参阅图2,为了增加活动板330运动中在灵活性和稳定性,具体的,主架300的前侧壁开设有滑槽,活动板330的一体成型连接有滑块,滑块与滑槽相匹配。请再次参阅图2,为了保证夹取的稳定性,具体的,侧板310的数量和活动板330的数量都为两个,两个侧板310和两个活动板330的安装位置在同一水平线上,活动轮340的材质为硬质橡胶板,活动轮340的圆周外壁开设有增阻斜纹。请再次参阅图1,为了增加握持过程的使用效果,具体的,把手500的后侧壁开设有指槽510,把手500的外部套接有颗粒状橡胶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握持的气管插管,包括管体(100)、吸液管(200)、主架(300)、副架(400)和把手(5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00)的圆周外壁插接所述吸液管(200),所述管体(100)的上部外壁套接所述主架(300),所述主架(3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副架(400),所述副架(400)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把手(500),所述管体(100)的底部连接有插头(110),所述插头(110)的顶部开设有插头孔(120),所述主架(300)与管体(100)套接处内壁连接有若干侧板(310),所述侧板(310)的内侧焊接若干弹簧(320)的一端,所述若干弹簧(320)的另一端焊接有活动板(330),所述活动板(330)的内侧壁插接有若干轴杆,所述若干轴杆套接有若干活动轮(340),所述副架(400)的前侧壁镶嵌有观察镜(410),所述观察镜(410)的前侧壁喷涂有中线(420),所述观察镜(4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轴(430),所述转轴(43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5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握持的气管插管,包括管体(100)、吸液管(200)、主架(300)、副架(400)和把手(5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00)的圆周外壁插接所述吸液管(200),所述管体(100)的上部外壁套接所述主架(300),所述主架(3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副架(400),所述副架(400)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把手(500),所述管体(100)的底部连接有插头(110),所述插头(110)的顶部开设有插头孔(120),所述主架(300)与管体(100)套接处内壁连接有若干侧板(310),所述侧板(310)的内侧焊接若干弹簧(320)的一端,所述若干弹簧(320)的另一端焊接有活动板(330),所述活动板(330)的内侧壁插接有若干轴杆,所述若干轴杆套接有若干活动轮(340),所述副架(400)的前侧壁镶嵌有观察镜(410),所述观察镜(410)的前侧壁喷涂有中线(420),所述观察镜(4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轴(430),所述转轴(43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握持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00)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入口接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虹夏明孙宇严佳王佳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