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便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773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便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便盆,包括便盆本体和便盆把手,所述便盆本体的端部设置有防滑层,所述便盆本体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提手,所述便盆本体的右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便盆本体通过通孔连接有便盆把手,所述便盆把手的左侧贯穿通孔并且延伸至便盆本体的内部,所述便盆本体的外侧壁安装有防护套,所述便盆本体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底部固定设有橡胶棒,所述便盆把手的右侧设置有耐磨层,所述防护套、防滑垫、橡胶棒以及耐磨层具体均为聚异戊二烯材质制作,且所述橡胶棒和耐磨层的表面均设置有若干细小颗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能够提升便盆的舒适性、便捷性、经济性、重复利用率、安全性以及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便盆
本技术涉及便盆
,具体为一种新型便盆。
技术介绍
便盆在生活中的应用愈发广泛,特别在医院使用的较为频繁,生活条件的随之提升,对于便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患者在医院就诊,便盆的舒适度显得尤为重要,在现有的医用便盆中,大部分结构较为简单,使用起来十分不便,在使用结束后对于尿液的采集检测也十分麻烦,工作效率低下,对于便盆的清洗液十分不便,在对于排泄物倾倒时往往便盆端部周围的凹槽会有残留物清洗起来十分麻烦,工作人员对于便盆清洗工作量大大提高,整体实用性普遍较低,因此对于现有便盆的改进,设计一种新型便盆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便盆的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便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便盆,包括便盆本体和便盆把手,所述便盆本体的端部设置有防滑层,所述便盆本体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提手,所述便盆本体的右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便盆本体通过通孔连接有便盆把手,所述便盆把手的左侧贯穿通孔并且延伸至便盆本体的内部,所述便盆本体的外侧壁安装有防护套,所述便盆本体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底部固定设有橡胶棒,所述便盆把手的右侧设置有耐磨层。优选的,所述防滑层具体为硅胶材质制作。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内侧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便盆把手左侧的外侧壁设置有螺纹,所述通孔的螺纹槽与便盆把手的螺纹相匹配设置,且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便盆本体具体为陶瓷材料制作。优选的,所述便盆把手与便盆本体的左侧壁相互垂直设置。优选的,所述防护套、防滑垫、橡胶棒以及耐磨层具体均为聚异戊二烯材质制作,且所述橡胶棒和耐磨层的表面均设置有若干细小颗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便盆本体为陶瓷材料和防滑层为硅胶材质的设计,使得便盆在清洗时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防滑层增加了便盆的防滑性,在患者使用陶瓷便盆时不易滑动,同时结合陶瓷便盆底部的防滑垫,使陶瓷便盆的稳定性得到大幅的提升,防滑层为硅胶材质的设计,同时也增加了患者使用便盆时的舒适度,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患者使用便盆时也不会感到寒冷,整体舒适度较高。2、本技术中,通过便盆本体右侧壁通孔的设计,使得医护人员对患者尿液采集时更加便捷,通过倾倒的方式就可以对患者的尿液进行采集,在便盆使用过后进行清洗时,也十分便捷,可以通过通孔将患者的排泄物冲洗出去,降低了便盆的大幅度动作,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同时也避免了排泄物在便盆端部凹槽中的残留不易清洗等因素,整体实用性较高。3、本技术中,通过便盆把手的设计,通过便盆把手与通孔的螺纹连接,可以对便盆进行便捷的转移,同时便盆把手的耐磨层的设计,使得医护人员在使用便盆把手时更加安全稳固,也不易造成手滑现象,结合便盆本体左侧的提手,对于便盆的转移更加便捷,便盆本体外表面设置的防护套更好的保护陶瓷便盆的整体安全性,不易损坏,经济性较高,重复利用率高,便盆把手与便盆本体为可拆卸结构,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整体安全性、便捷性以及实用性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右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便盆把手结构示意图。图中:1-便盆本体、2-防滑层、3-提手、4-通孔、5-便盆把手、6-防护套、7-防滑垫、8-橡胶棒、9-耐磨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便盆,包括便盆本体1和便盆把手5,便盆本体1具体为陶瓷材料制作,便盆本体1的端部设置有防滑层2,防滑层2具体为硅胶材质制作,通过便盆本体1为陶瓷材料和防滑层2为硅胶材质的设计,使得便盆在清洗时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防滑层2增加了便盆的防滑性,在患者使用陶瓷便盆时不易滑动,同时结合陶瓷便盆底部的防滑垫7,使陶瓷便盆的稳定性得到大幅的提升,防滑层2为硅胶材质的设计,同时也增加了患者使用便盆时的舒适度,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患者使用便盆时也不会感到寒冷,整体舒适度较高,便盆本体1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提手3,便盆本体1的右侧壁开设有通孔4,便盆本体1通过通孔4连接有便盆把手5,便盆把手5的左侧贯穿通孔4并且延伸至便盆本体1的内部,通孔4的内侧壁开设有螺纹槽,便盆把手5左侧的外侧壁设置有螺纹,通孔4的螺纹槽与便盆把手5的螺纹相匹配设置,且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便盆把手5与便盆本体1的左侧壁相互垂直设置,通过便盆本体1右侧壁通孔4的设计,使得医护人员对患者尿液采集时更加便捷,通过倾倒的方式就可以对患者的尿液进行采集,在便盆使用过后进行清洗时,也十分便捷,可以通过通孔4将患者的排泄物冲洗出去,降低了便盆的大幅度动作,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同时也避免了排泄物在便盆端部凹槽中的残留不易清洗等因素,整体实用性较高,便盆本体1的外侧壁安装有防护套6,便盆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垫7,防滑垫7的底部固定设有橡胶棒8,便盆把手5的右侧设置有耐磨层9,防护套6、防滑垫7、橡胶棒8以及耐磨层9具体均为聚异戊二烯材质制作,且橡胶棒8和耐磨层9的表面均设置有若干细小颗粒,通过便盆把手5的设计,通过便盆把手5与通孔4的螺纹连接,可以对便盆进行便捷的转移,同时便盆把手5的耐磨层的设计,使得医护人员在使用便盆把手时更加安全稳固,也不易造成手滑现象,结合便盆本体1左侧的提手3,对于便盆的转移更加便捷,便盆本体1外表面设置的防护套6更好的保护陶瓷便盆的整体安全性,不易损坏,经济性较高,重复利用率高,便盆把手5与便盆本体1为可拆卸结构,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整体安全性、便捷性以及实用性较高。本技术工作流程:在使用新型便盆之前,首先将便盆把手5顺时针旋转与便盆本体1右侧壁的通孔4进行螺纹连接,然后将便盆通过便盆把手5和提手3提起放置在患者的病床指定位置处,在患者使用便盆结束后,通过便盆把手5将便盆拿到指定位置处,然后逆时针旋转便盆把手5将便盆把手5拆卸下来,通过通孔4可以对患者的尿液进行采集并进行检查,同时也可以通过通孔4将患者的排泄物冲洗出去,整个操作流程简单便捷,通过便盆本体1为陶瓷材料和防滑层2为硅胶材质的设计,使得便盆在清洗时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防滑层2增加了便盆的防滑性,在患者使用陶瓷便盆时不易滑动,同时结合陶瓷便盆底部的防滑垫7,使陶瓷便盆的稳定性得到大幅的提升,防滑层2为硅胶材质的设计,同时也增加了患者使用便盆时的舒适度,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患者使用便盆时也不会感到寒冷,整体舒适度较高,通过便盆本体1右侧壁通孔4的设计,使得医护人员对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便盆,包括便盆本体(1)和便盆把手(5),其特征在于:所述便盆本体(1)的端部设置有防滑层(2),所述便盆本体(1)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提手(3),所述便盆本体(1)的右侧壁开设有通孔(4),所述便盆本体(1)通过通孔(4)连接有便盆把手(5),所述便盆把手(5)的左侧贯穿通孔(4)并且延伸至便盆本体(1)的内部,所述便盆本体(1)的外侧壁安装有防护套(6),所述便盆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垫(7),所述防滑垫(7)的底部固定设有橡胶棒(8),所述便盆把手(5)的右侧设置有耐磨层(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便盆,包括便盆本体(1)和便盆把手(5),其特征在于:所述便盆本体(1)的端部设置有防滑层(2),所述便盆本体(1)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提手(3),所述便盆本体(1)的右侧壁开设有通孔(4),所述便盆本体(1)通过通孔(4)连接有便盆把手(5),所述便盆把手(5)的左侧贯穿通孔(4)并且延伸至便盆本体(1)的内部,所述便盆本体(1)的外侧壁安装有防护套(6),所述便盆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垫(7),所述防滑垫(7)的底部固定设有橡胶棒(8),所述便盆把手(5)的右侧设置有耐磨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2)具体为硅胶材质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琳楠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