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移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77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01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动移位机,该电动移位机包括主体、支撑臂、吊床组件,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吊床组件连接;所述吊床组件包括吊臂、第一悬挂件及吊床;所述吊臂的上端与所述支撑臂连接,下端与所述第一悬挂件连接。由于本申请的吊床组件便于骨折,腰椎损伤等情况的患者躺睡,而不需要这类患者以坐在电动移位机上,因此,本申请与现有技术中的电动移位机相比,能够便于医护人员安全、快捷地移动折,腰椎损伤等情况的患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移位机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移位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动移位机,对老年人、残疾人、瘫痪病人、卧床病人等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移动时,需要医护人员先把患者抱进吊带坐垫,让患者坐在坐垫上,进而将患者移到别地方。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该电动移位机存在以下缺陷,即对于不便坐的患者,比如骨折,腰椎损伤等情况的患者,该电动移位机无法移动患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电动移位机,用于解决骨折,腰椎损伤等情况的患者不便于移动的问题。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动移位机,该电动移位机包括主体、支撑臂、吊床组件,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吊床组件连接;所述吊床组件包括吊臂、第一悬挂件及吊床;所述吊臂的上端与所述支撑臂连接,下端与所述第一悬挂件连接。在本申请中,由于本申请的吊床组件便于骨折,腰椎损伤等情况的患者躺睡,而不需要这类患者以坐在电动移位机上,因此,本申请与现有技术中的电动移位机相比,能够便于医护人员安全、快捷地移动折,腰椎损伤等情况的患者。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吊床包括一对第二悬挂件、床件,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悬挂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悬挂件的左端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悬挂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悬挂件的右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二悬挂件的下端与所述床件的左端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悬挂件的下端与所述床件的右端连接。在本可选的方式中,通过所述第二悬挂件,所述床件可与第一悬挂件连接。另一方面,通过第二悬挂件,可快捷地、低成本地更换床件,这样一来,当床件损坏或者需要更换床体尺寸大小时,就能够更换床件,而不需要更换其他构件,如不需要更换第二悬挂件。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床件包括框杆及床体,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悬挂件的下端与所述框杆的左端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悬挂件的下端与所述框杆的右端连接;以及,所述床件包括至少两条所述框杆,所述床体的一侧与其中一条所述框杆固定连接,所述床体的另一侧与另一条所述框杆固定连接。在本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框杆,床体可与第二悬挂件连接,另一方面,框杆为床体提供了着力点的,使得床体能够承载躺在床体上的患者的重量。再一方面,框杆可拉扯床体,降低床体中部下陷的程度,进而可提躺在床体上的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度。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悬挂件为弧形第二悬挂件。在本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悬挂件为弧形,因此第二悬挂件能够最大程度撑开床件,进一步降低床体中部下陷的程度,与此同时,由于第二悬挂件为弧形,因此,该弧形第二悬挂件能够扩大床体的面积,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躺睡空间。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第二悬挂件包括勾部,所述框杆包括连接孔,所述勾部贯穿所述连接孔,通过所述勾部与所述连接孔,所述弧形第二悬挂件与所述框杆拆卸式连接。在本可选实施方式中,由于弧形第二悬挂件包括勾部,所述框杆包括连接孔,因此框杆可挂在第二悬挂件上,这样一来,在弧形第二悬挂件扩大床体的面积、降低床体中部下陷的程度的同时,床体可被医护人员方便快捷地从弧形第二悬挂件中取下或者挂上,进而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的使用便捷性。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臂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本可选实施方式中,由于支撑臂与第一支撑杆活动连接,因此,支撑臂可围绕着第一支撑杆的一端旋转,这样一来,医护人员在使用本申请的电动移位机时,就能够根据病床的高度调整支撑臂的高度,进而调整吊床的高度,从而可降低医护人员将患者从病床转移到吊床时所需要的体力,也可进一步提高患者在从病床转移到吊床过程的安全性。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臂活动连接。在本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杆可为支撑臂提高辅助支撑力,进而可提高支撑臂的受力程度,进而第二支撑杆可降低支撑臂因受力过大而折断的概率,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由于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活动连接,且与支撑臂活动连接,这样一来,就能够随着支撑臂的高度而调整,从而适应于支撑臂的高度变化。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还包括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并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还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装置输出的驱动信号驱动所述第二支撑杆转动。在本可选实施方式中,通过驱动装置,可驱动第二支撑杆转动,这样一来,医护人员就能够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第二支撑杆转动,因此,驱动装置、控制装置进一步提高了本申请的使用便捷性。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底架和滑轮,所述底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轮固定连接。在本可选实施方式,通过滑轮,医护人员可方便、省力地推动电动移位机移动。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吊臂呈Y型。在本可选实施方式中,通过呈Y型的吊臂,第一悬挂件可与支撑臂连接。另一方面,Y型吊臂可平衡第一悬挂件两端的受力,进而可平衡床体两端的受力,进而可降低因床体受力不均而导致的安全问题的出现概率,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动移位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主体2、底座21、滑轮211、第一支撑杆22、驱动装置23、第二支撑杆24、支撑臂3、吊床组件4、吊臂41、第一悬挂件42、第二悬挂件431、床件4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动移位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动移位机包括主体2、支撑臂3、吊床组件4,支撑臂3的一端与主体2连接,另一端与吊床组件4连接;吊床组件4包括吊臂41、第一悬挂件42及吊床;吊臂41的上端与支撑臂3连接,下端与第一悬挂件42连接。在本申请中,由于本申请的吊床组件4便于骨折,腰椎损伤等情况的患者躺睡,而不需要这类患者以坐在电动移位机上,因此,本申请与现有技术中的电动移位机相比,能够便于医护人员安全、快捷地移动折,腰椎损伤等情况的患者。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吊床包括一对第二悬挂件431、床件432,其中:一个第二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移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移位机包括主体、支撑臂、吊床组件,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吊床组件连接;/n所述吊床组件包括吊臂、第一悬挂件及吊床;/n所述吊臂的上端与所述支撑臂连接,下端与所述第一悬挂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移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移位机包括主体、支撑臂、吊床组件,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吊床组件连接;
所述吊床组件包括吊臂、第一悬挂件及吊床;
所述吊臂的上端与所述支撑臂连接,下端与所述第一悬挂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移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床包括一对第二悬挂件、床件,其中:
一个所述第二悬挂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悬挂件的左端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悬挂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悬挂件的右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二悬挂件的下端与所述床件的左端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悬挂件的下端与所述床件的右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移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件包括框杆及床体;
一个所述第二悬挂件的下端与所述框杆的左端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二悬挂件的下端与所述框杆的右端连接;
以及,所述床件包括至少两条所述框杆,所述床体的一侧与其中一条所述框杆固定连接,所述床体的另一侧与另一条所述框杆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移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悬挂件为弧形第二悬挂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普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