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阵列结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271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线阵列结构及电子设备,其中该天线阵列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天线单元;每个所述天线单元包括:激励单元和至少一个耦合单元,所述至少一个耦合单元位于所述激励单元的至少一侧;其中,每个所述耦合单元中设有至少一个可调器件,所述耦合单元通过所述可调器件改变电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天线阵列结构的方向图可重构,能够解决目前天线阵列结构波束覆盖范围受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阵列结构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天线阵列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从而对无线通信系统关键部件之一的天线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天线阵列结构一般是在一个方向上辐射信号,其天波束覆盖范围受限;而相控阵天线虽然可以波束扫描,但是受限于阵列天线单元的波束宽等物理限制,相控阵天线的扫描角度受限,从而影响波束的覆盖范围,如:传统的平面阵列天线在俯仰面内扫描范围一般只有正负45度,存在着很大范围的盲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阵列结构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天线阵列结构存在波束覆盖范围受限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阵列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天线单元;每个所述天线单元包括:激励单元;至少一个耦合单元,所述至少一个耦合单元位于所述激励单元的至少一侧;其中,每个所述耦合单元中设有至少一个可调器件,所述耦合单元通过所述可调器件改变电长度。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天线阵列结构。这样,本技术的上述方案中,通过调节可调器件可以改变耦合单元的电长度,使得耦合单元既可以作为天线单元的反射器,又可以作为天线单元的引向器,即实现了天线单元的方向图可重构,把这个方向图可重构的天线单元组成阵列,即得到方向图可重构的天线阵列结构,从而解决了目前天线阵列结构波束覆盖范围受限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天线单元的示意图之一;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天线阵列结构的示意图之一;图3表示图1中天线单元的方向图之一;图4表示图1中天线单元的方向图之二;图5表示图2中天线阵列结构的方向图之一;图6表示图2中天线阵列结构的方向图之二;图7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天线单元的示意图之二;图8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天线阵列结构的示意图之二;图9表示图7中天线单元的方向图之一;图10表示图7中天线单元的方向图之二;图11表示图8中天线阵列结构的方向图之一;图12表示图8中天线阵列结构的方向图之二。附图标记说明:1、天线阵列结构;10、天线单元;11、激励单元;111、信号源;112、激励辐射体;12、耦合单元;121、可调器件;122、耦合辐射体。101/102/701/702、方向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阵列结构1,包括:至少两个天线单元10;每个所述天线单元10包括:激励单元11;至少一个耦合单元12,所述至少一个耦合单元12位于所述激励单元11的至少一侧;其中,每个所述耦合单元12中设有至少一个可调器件121,所述耦合单元12通过所述可调器件121改变电长度。可选的,耦合单元12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是多个(如2个或2个以上)。当耦合单元12的数量为1个时,该耦合单元12可以位于激励单元11的第一侧(如图1中y方向),也可以为与激励单元11的第二侧(如图1中-y方向)。当耦合单元12的数量为多个时,该耦合单元12可以全部位于激励单元11的第一侧(如图1中y方向);或者可以是全部位于激励单元11的第二侧(如图1中-y方向);或者还可以第一耦合单元位于激励单元11的第一侧,第二耦合单元位于激励单元11的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单元为:至少两个所述耦合单元12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耦合单元为:至少两个所述耦合单元12中除所述第一耦合单元之外的耦合单元;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可选的,所述耦合单元12通过所述可调器件121改变电长度,具体可以是所述可调器件121的状态参数可调,且所述可调器件121的状态参数不同时,所述耦合单元12的电长度不同。可选的,所述可调器件121包括但不限于:开关、可调电容、变容二极管。例如:可调器件121为开关的情况下,可调器件121的状态参数为开关状态,包括导通状态、关断状态,可调器件121处于导通状态时耦合单元12对应的电长度与可调器件121处于关断状态时耦合单元12对应的电长度不同;可调器件121为可调电容或变容二极管的情况下,可调器件121的状态参数为电容值,可调器件121的电容值不同时,耦合单元12对应的电长度不同。如图1,以天线单元10包括一个耦合单元12为例进行说明:该天线单元10可以是八木天线单元;通过调节设置于八木天线的耦合单元12上的可调器件121的状态参数,可以改变该天线单元10的方向图。例如:可调器件121为可调电容,当调节该可调电容的电容值达到第一范围的情况下,该耦合单元12可以充当引向器,该天线单元10的方向图101如图3所示;当调节该可调电容的电容值达到第二范围的情况下,该耦合单元12可以充当反射器,该天线单元10的方向图102如图4所示。其中,耦合单元10作为引向器时可调器件121的电容值,小于耦合单元12作为反射器时可调器件121的电容值。这样,通过调节可调器件121的状态参数,使得耦合单元12既可以作为天线单元10的反射器,又可以作为天线单元10的引向器,即实现了天线单元10的方向图可重构,把这个方向图可重构的天线单元10组成阵列,即得到方向图可重构的天线阵列结构,如图2所示,从而解决了目前天线阵列结构波束覆盖范围受限的问题。可选的,所述激励单元11包括:激励辐射体112和信号源111;所述信号源111与所述激励辐射体112连接。可选的,所述信号源111包括一移相器。该实施例中,信号源111用于产生信号,通过移相器可以调整天线单元10的信号源111所产生信号的相位,即该天线单元10可作为相控天线单元;这样,多个相控天线单元构成相控阵列天线,通过调整相控阵列天线各天线单元10信号源111的相位,形成波束扫描,产生多个高增益的波束,在不增加天线阵列的数量和不改变天线阵列的结构的前提下,可以提升天线阵列结构的波束覆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天线单元(10);/n每个所述天线单元(10)包括:/n激励单元(11);/n至少一个耦合单元(12),所述至少一个耦合单元(12)位于所述激励单元(11)的至少一侧;/n其中,每个所述耦合单元(12)中设有至少一个可调器件(121),所述耦合单元(12)通过所述可调器件(121)改变电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天线单元(10);
每个所述天线单元(10)包括:
激励单元(11);
至少一个耦合单元(12),所述至少一个耦合单元(12)位于所述激励单元(11)的至少一侧;
其中,每个所述耦合单元(12)中设有至少一个可调器件(121),所述耦合单元(12)通过所述可调器件(121)改变电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单元(12)包括:
至少两个耦合辐射体(122),所述至少两个耦合辐射体(122)中相邻设置的耦合辐射体(122)之间,设有一个所述可调器件(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设置的耦合辐射体(122)之间呈一直线设置,或者相邻设置的耦合辐射体(122)之间呈一预设角度设置,且所述预设角度小于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单元(12)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
至少两个所述耦合单元(12)中的第一耦合单元位于所述激励单元(11)的第一侧,至少两个所述耦合单元(12)中的第二耦合单元位于所述激励单元(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宪静马荣杰王义金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