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正负极胶水固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7265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23
一种蓄电池正负极胶水固化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传送带和固化机构,电池盒设置在传送带上,固化机构设置在电池盒的上方,与电池盒顶端正极和/或负极处的部位围成一个固化空间。利用此固化装置对电池盒顶端正负极处的部位进行局部固化,避免了目前通用的对整个蓄电池进行整体固化时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问题,既能减小固化机构避免占用大量空间,又能将固化空间缩小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保证固化空间内温度的均匀,使蓄电池从固化空间内通过后均能固化,因而能够缩短固化机构的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正负极胶水固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胶水固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正负极胶水固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将中盖用树脂胶粘到电池盒,待树脂干燥后将中盖位于柱头处的塑胶去除,露出柱头以连接端子,此时,柱头与中盖之间通常会有空隙因而需要在柱头处再加胶将电池盒内部密封。而在柱头处加完胶后需要待胶水干燥固化后才能进行端子的焊接操作。目前主要是采用将整个蓄电池放入固化炉中进行烘烤的方式使柱头处的胶水干燥固化。如申请号CN201810621786.7,名称为“一种移动式蓄电池固化干燥装置及密封胶的固化干燥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蓄电池固化干燥装置及密封胶的固化干燥方法,所述移动式蓄电池固化干燥装置包括烘箱和滚轮导轨,所述烘箱设有滚轮,通过所述滚轮可以实现所述烘箱在滚轮导轨上的滑动,所述滚轮导轨平铺在地面上,设置在所述操作台的两侧,实现在操作台上不移动蓄电池的条件下来完成蓄电池密封胶的固化工作。又有申请号CN200620107827.3,名称为“一种蓄电池密封胶固化工艺用恒温箱”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密封胶固化工艺用恒温箱,包括箱体及设置在注胶操作台两侧的恒温箱轨道,箱体上设有控制箱及恒温加热系统,箱体两侧底部设有滚轮,使恒温箱能沿注胶操作台自由移动。所述恒温加热系统包括风扇、电加热器、感温探头及连接在控制箱内的控制部分,在所述电加热器底部中间设有挡风板。采用移动恒温箱的方式对蓄电池进行烘烤。上述文献都还是采用对整个蓄电池进行加热的方式来干燥胶水,烘烤的范围太大,容易导致受热不均,且能耗太高,浪费资源;同时要求烘箱的体积大,占地广,效率低,需要一种低能耗、高效率的正负极胶水烘烤固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当前蓄电池正负极胶水固化的方法及设备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能耗、高效率的蓄电池正负极胶水固化装置,利用占地较小的设备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蓄电池正负极的胶水均匀固化,节约了能用和空间。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一种蓄电池正负极胶水固化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传送带和固化机构,电池盒设置在传送带上,固化机构设置在电池盒的上方,与电池盒顶端正极和/或负极处的部位围成一个固化空间。进一步地,固化机构为倒“凹”字型结构,两侧壁靠近电池盒顶端,其“凹”形三面与电池盒的顶端面处一起围成一个固化空间。进一步地,两排电池盒沿长度方向正负极处贴近设置在传送带,固化机构的左侧壁位于左排电池盒的上方且靠近左排电池、右侧壁位于右排电池盒的上方且靠近右排电池盒,固化机构与两排电池盒正负极处的上表面一起围成一个固化空间,将电池盒正负极处的部位包围在内。进一步地,单排电池盒沿长度方向设置在传送带,固化机构位于电池盒正负极处的侧壁靠近电池盒正负极处的边缘,另一个侧壁靠近电池盒顶部,固化机构与电池盒正负极处的上表面围成一个固化空间,将电池盒正负极处的部位包围在内。进一步地,单排电池盒沿宽度方向设置在传送带,固化机构的两个侧壁分别位于电池盒沿宽度的两个边缘,固化机构与整个电池盒上表面一起围成一个固化空间,将电池盒的整个上表面都包围在内。进一步地,单排电池盒沿宽度方向设置在传送带,两个固化机构分别设置在电池盒正极或负极处的上方,两个固化机构分别与电池盒的正极或负极处的上表面围成两个固化机构,分别将电池盒正极或负极处的上表面包围在内。进一步地,两排以上电池盒贴近沿宽度方向设置在传送带,三个以上固化机构设置在电池盒上方,位于传送带两侧处的两个固化机构分别与传送带两侧处的电池盒的正极或负极处的上表面一起围成一个固化空间,将传送带两侧处的电池盒的正极或负极处的上表面包围在内,其他固化机构分别与相邻两个电池盒中靠近的两个正极和/或负极处的上表面围成一个以上的固化空间,每个固化空间分别将相邻两个电池盒中靠近的两个正极和/或负极处的上表面包围在内。进一步地,固化机构“凹”形内部的顶端和/或两侧处设有热源。进一步地,固化机构沿传送带长度方向设置,且固化机构与传送带之间沿传送带长度方向相对移动,电池盒从固化机构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进一步地,机架上还设有拱形支撑架,支撑架两端设置在传送带两侧机架的位置,固化机构固定在支撑架,通过支撑架将固化机构设置在传送带的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对蓄电池正负极处进行局部固化的方式避免了目前通用的对整个蓄电池进行整体固化时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问题。2.本技术固化机构与蓄电池正负极处的部位一起围成一个固化空间,既能减小固化机构避免占用大量空间,又能将固化空间缩小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保证固化空间内温度的均匀,使蓄电池从固化空间内通过后均能固化,因而能够缩短固化机构的长度,避免目前通用的大空间内温度不均而可能导致固化时间不一致,因此需要加长固化机构的长度才能保证蓄电池彻底固化。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整体机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一种结构的局部主视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另一种结构的局部主视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三一种结构的局部主视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三另一种结构的局部主视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四一种结构的局部主视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四另一种结构的局部主视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五结构的局部主视示意图;图中:1.机架,11.电机,12.挡板,13.支撑架,2.传送带,3.固化机构,31.热源,4.电池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一种蓄电池正负极胶水固化装置,对去除柱头处的塑胶并点胶后的电池盒进行胶水固化,以后续焊接端子。如图1所示,本固化装置包括一个机架1,在机架上设有由电机11带动的传送带2,电池盒4放置在传送带2上与传送带2一起前进。本实施例中电机11设置在机架1的侧面,传送带2的两侧还设有挡板12防止电池盒4从传送带2两侧掉落。本实施例中,机架1上还设有两个倒“凹”字型支撑架13,支撑架13两端固定在传送带2两侧的机架1上、横跨在传送带2的上方。当然支撑架13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如采用L型结构,通过L形的一端固定在机架1,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选取。支撑架13上设有倒“凹”字型的固化机构3,固化机构3位于电池盒4的上方,且可采用距电池盒4的高度可调节的方式将固化机构3进行固定。固化机构3的倒凹形内腔顶部设有热源31,当然,热源31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固化机构3内腔的其他位置,如两个侧壁。本实施例中,热源31为电加热管对电池盒4加热固化,如图2所示,电池盒4沿长度方向放置在传送带2上,两个电池盒4通过正负极处的侧面贴合在一起形成两排待加热的电池盒4,固化机构3的两个侧面的底端分别靠近两排电池盒4正负极处的上表面,将电池盒4正负极处待加热固化的部位包围在固化机构3的内腔,固化机构3与电池盒4上表面正负极处的部位一起围成一个较小的固化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正负极胶水固化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传送带和固化机构,电池盒设置在传送带上,固化机构设置在电池盒的上方,与电池盒顶端正极和/或负极处的部位围成一个固化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正负极胶水固化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传送带和固化机构,电池盒设置在传送带上,固化机构设置在电池盒的上方,与电池盒顶端正极和/或负极处的部位围成一个固化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正负极胶水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化机构为倒“凹”字型结构,两侧壁靠近电池盒顶端,其“凹”形三面与电池盒的顶端面处一起围成一个固化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正负极胶水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排电池盒沿长度方向正负极处贴近设置在传送带,固化机构的左侧壁位于左排电池盒的上方且靠近左排电池、右侧壁位于右排电池盒的上方且靠近右排电池盒,固化机构与两排电池盒正负极处的上表面一起围成一个固化空间,将电池盒正负极处的部位包围在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正负极胶水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单排电池盒沿长度方向设置在传送带,固化机构位于电池盒正负极处的侧壁靠近电池盒正负极处的边缘,另一个侧壁靠近电池盒顶部,固化机构与电池盒正负极处的上表面围成一个固化空间,将电池盒正负极处的部位包围在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正负极胶水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单排电池盒沿宽度方向设置在传送带,固化机构的两个侧壁分别位于电池盒沿宽度的两个边缘,固化机构与整个电池盒上表面一起围成一个固化空间,将电池盒的整个上表面都包围在内。


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圣泉黎派龙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盈定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