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的组合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7099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的组合开关,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以及开关面板,其中:第一开关的开关旋钮、第二开关的开关旋钮以及第三开关的开关旋钮均设置在开关面板上;开关面板上还设置有多组接线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合开关将双刀单掷开关和多档波段开关组合在一起,实现了测量仪表的“一表多用”,可以准确的确定谐振频率和谐振点,在实验扫频的过程中不需要多次拆接测量仪表即可获得相应的实验数据,提高了实验的效率,丰富了实验数据,减少了实验数据误差,同时避免了由于频繁过档闪通对测量仪表造成的伤害,提高了测量仪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的组合开关
本技术属于集成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的组合开关。
技术介绍
谐振电路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非常多,由于它对频率具有选择性,在发送和接收装置中被作为高频和中频放大器的负载;谐振电路也是振荡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谐振电路还在电子电路中作为吸收回路,用以滤除干扰信号等;谐振电路也被大量应用于制作各类仪器仪表。由于谐振电路具有放大电压或电流的特点,它还被广泛应用在变压、各类材料的性能测试、各类电器产品的检测等
RLC串联谐振实验作为极其经典的电磁学实验题目,广泛应用于各大高校的本科物理实验教学之中。RLC串联谐振实验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案是(图1):选定适当的R、L、C参数,保证信号发生器S的输出电压US不变;在适当范围内单调扫频,依次记录不同频率f所对应的电阻器R两端的电压UR;UR的最大值URmax所对应的频率即为实验所得谐振频率f0;然后据此将实验电路恢复至谐振状态,测得电感器L和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UL0和UC0,进而计算回路品质因数Q。但是该实验方法具有明显的不足之处,所得UR(f)曲线顶部平坦,确定谐振频率f0有一定困难;采集电感器L和电容器C两端的电压UL0和UC0时,回路未必正好处于谐振点;实验进程反复,单调扫频之后需要再次将电路恢复至谐振状态;实验过程中多次拆接伏特计测量不同元器件两端的电压值,容易对实验数据造成干扰并增加实验耗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的组合开关,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了测量仪表的“一表多用”。一种用于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的组合开关,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以及开关面板,其中:第一开关的开关旋钮、第二开关的开关旋钮以及第三开关的开关旋钮均设置在开关面板上;开关面板上还设置有多组接线柱。进一步的,第一开关为双刀单掷开关,第二开关为波段开关,第三开关为双刀单掷开关。进一步的,第一开关的第一引脚与P0+接线柱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二引脚与P0-接线柱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三引脚与P1-1+接线柱连接,第一开关的第四引脚与P1-1-接线柱连接。进一步的,第二开关的第一引脚与第三开关的第一引脚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二引脚与第三开关的第二引脚连接。进一步的,第二开关的第三引脚与P1-1+接线柱连接,第二开关的第四引脚与P1-1-接线柱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五引脚与P1-2+接线柱连接,第二开关的第六引脚与P1-2-接线柱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七引脚与P1-3+接线柱连接,第二开关的第八引脚与P1-3-接线柱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九引脚与P1-4+接线柱连接,第二开关的第十引脚与P1-4-接线柱连接,第二开关的第十一引脚与P1-5+接线柱连接,第二开关的第十二引脚与P1-5-接线柱连接。进一步的,第三开关的第三引脚与P1+接线柱连接,第三开关的第四引脚与P1-接线柱连接。进一步的,将电阻器、电感器以及电容器串联,将串联电路的两端分别与P0+接线柱和P0-接线柱连接。进一步的,信号源的两端分别与P1-1+接线柱和P1-1-接线柱连接,电阻器的两端分别与P1-2+接线柱和P1-2-接线柱连接,电感器的两端分别与P1-3+接线柱和P1-3-接线柱连接,电容器两端分别与P1-4+接线柱和P1-4-接线柱连接。进一步的,电感器和电容器串联部分的电路两端分别与P1-5+接线柱和P1-5-接线柱连接。进一步的,伏特表的两端分别与P1+接线柱和P1-接线柱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的组合开关,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用于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的组合开关将双刀单掷开关和多档波段开关组合在一起,实现了测量仪表的“一表多用”,可以准确的确定谐振频率和谐振点,在实验扫频的过程中不需要多次拆接测量仪表即可获得相应的实验数据,提高了实验的效率,丰富了实验数据,减少了实验数据误差,同时避免了由于频繁过档闪通对测量仪表造成的伤害,提高了测量仪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为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用于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的组合开关的开关面板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用于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的组合开关的开关引脚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组合开关在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中运用的示意图;图中:KU-第一开关、KP-第二开关、KV-第三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2-图4所示,一种用于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的组合开关,包括第一开关KU、第二开关KP、第三开关KV以及开关面板,其中:第一开关KU的开关旋钮、第二开关KP的开关旋钮以及第三开关KV的开关旋钮均设置在开关面板上;开关面板上还设置有多组接线柱。具体的,本技术提供的用于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的组合开关由三个开关共同组成,三个开关的旋钮均设置在开关面板的下方,三个开关分别和不同的电子元器件以及测量仪表进行连接,通过旋转不同的开关旋钮,可以实现对实验电路通断的控制。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开关面板上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有多组接线柱,每组接线柱均与电子元器件或者测量仪表进行连接,第一开关KU通过引脚和接线柱与信号源连接,用于控制信号源与实验电路之间的通断,第二开关KP通过引脚和接线柱分别与信号源、电阻器R、电感器L以及电容器C连接,用于控制信号源、电阻器R、电感器L以及电容器C与伏特表之间的档位切换,第三开关KV通过引脚和接线柱与伏特表连接,用于控制伏特表的接通与悬空。进一步的,第一开关KU为双刀单掷开关,第二开关KP为波段开关,第三开关KV为双刀单掷开关。开关的种类可以根据实验电路测量环境进行选择,可以选择双刀单掷开关、双刀双掷开关、双刀多掷开关、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以及单刀多掷开关等,开关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验电路测量环境选择多个,然后再进行组合。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为3个开关进行组合,第一开关KU和第三开关KV优选为双刀单掷开关,第二开关KP优选为五档波段开关,通过五档波段开关和两个双刀单掷开关的组合进行共同控制,可以实现测量仪表的“一表五用”,并且通过调节五档波段开关,可以使与其连接的电子元器件进行不同的状态切换,避免由于频繁的过档闪通对测量仪表造成的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的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以及开关面板,其中:/n所述第一开关的开关旋钮、所述第二开关的开关旋钮以及所述第三开关的开关旋钮均设置在所述开关面板上;/n所述开关面板上还设置有多组接线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的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以及开关面板,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的开关旋钮、所述第二开关的开关旋钮以及所述第三开关的开关旋钮均设置在所述开关面板上;
所述开关面板上还设置有多组接线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的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为双刀单掷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为波段开关,所述第三开关为双刀单掷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的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引脚与P0+接线柱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引脚与P0-接线柱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引脚与P1-1+接线柱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四引脚与P1-1-接线柱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的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引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的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三引脚与P1-1+接线柱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四引脚与P1-1-接线柱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五引脚与P1-2+接线柱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六引脚与P1-2-接线柱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七引脚与P1-3+接线柱连接,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军陈湛沈利亚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