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及包括该蒸发器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90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发器及包括该蒸发器的柜式空调室内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柜式空调室内机的蒸发器存在的换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蒸发器用于柜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多层换热组件和设置于每层换热组件上的翅片,任两层换热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通过设置多层换热组件,且任两层换热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使得蒸发器在设置于柜式空调室内机中时,冷媒在多层换热组件之间流动,从而在空气流过蒸发器时,换热更加均匀,换热效果更好;而且多层换热组件增大了蒸发器的换热面积,使得流经蒸发器的空气能够充分地与蒸发器进行换热,提高了蒸发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发器及包括该蒸发器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蒸发器及包括该蒸发器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随着空调广泛服务于千家万户,用户对空调使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柜式空调器为例,通常在同等条件下,柜式空调器的性能取决于换热效率,而换热效率与换热面积有直接关系,换热面积越大,通常换热效率也越高。通常蒸发器的结构和设置方式直接决定着换热面积的大小和换热效率的高低。现有柜式空调器中,蒸发器通常斜置在空调外壳内或贴设在进风口处,其盘管从一端至另一端呈S型排列,但是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气流与蒸发器的接触换热并不均匀,从而导致换热效果并不理想。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蒸发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柜式空调室内机的蒸发器存在的换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蒸发器,该蒸发器包括多层换热组件和设置于每层换热组件上的翅片,任两层换热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在上述蒸发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每层换热组件包括连接构件和多个换热管,每个换热管的第一端与一第一连接管连接,每个换热管的第二端均与连接构件连接,翅片设置在换热管上。在上述蒸发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连接构件包括彼此连接的分液头和第二连接管,换热管的第二端与分液头连接。在上述蒸发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多个换热管绕分液头的周向设置。在上述蒸发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分液头为球形结构。在上述蒸发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二连接管包括横向管段和竖向管段,横向管段的第一端通过竖向管段和分液头连接。在上述蒸发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横向管段的第一端和竖向管段的第一端通过圆弧倒角连接,竖向管段的第二端和分液头连接。在上述蒸发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横向管段和竖向管段一体成型。在上述蒸发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多层换热组件包括第一层换热组件和第二层换热组件,第一层换热组件位于第二层换热组件的上方,第一层换热组件的换热管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二层换热组件的换热管连接。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该柜式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用于空调的蒸发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蒸发器包括多层换热组件和设置于每层换热组件上的翅片,任两层换热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蒸发器呈S型排列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蒸发器设置了多层换热组件,且任两层换热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使得蒸发器在设置于柜式空调室内机中时,冷媒在多层换热组件之间流动,从而在空气流过蒸发器时,换热更加均匀,换热效果更好,避免了现有蒸发器呈S型排列时换热效果一端好一端差的问题;而且多层换热组件增大了蒸发器的换热面积,使得流经蒸发器的空气能够充分地与蒸发器进行换热,提高了蒸发器的换热效率。进一步地,每层换热组件包括连接构件和多个换热管,每个换热管的第一端和一个第一连接管连接,每个换热管的第二端与连接构件连接,如果冷媒从连接构件流向多个换热管,能够将流入连接构件内的冷媒分流至多个换热管内,使得冷媒在蒸发器内分布的更加均匀,使得流经蒸发器的空气能够充分地与蒸发器进行换热,进一步提高了蒸发器的换热效果;如果冷媒从多个换热管流向连接构件,能够将多个换热管内的冷媒汇总至连接构件内,避免了冷媒的流失,避免了柜式空调的制冷或制热能力的损失,进而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柜式空调室内机来描述本技术的蒸发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蒸发器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蒸发器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柜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柜式空调室内机的第一种新风模式的工作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的柜式空调室内机的第二种新风模式的工作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的柜式空调室内机的第三种新风模式的工作原理图。附图标记列表1、蒸发器;11、第一层换热组件;111、连接构件;1111、分液头;1112、第二连接管;11121、横向管段;11122、竖向管段;112、换热管;12、第二层换热组件;13、翅片;14、第一连接管;2、机体;21、进风口;22、第一出风口;23、第二出风口;3、加湿装置;4、杀菌净化模块;5、接水盘;6、送风风机;7、新风模块;71、新风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本实施方式是结合柜式空调进行介绍的,但是这并非旨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技术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技术应用于其他应用场景。例如,挂式空调、车载空调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竖直”、“周向”、“水平”、“内”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基于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蒸发器及包括该蒸发器的柜式空调室内机,旨在通过设置多层换热组件,且任两层换热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使得蒸发器在设置于柜式空调室内机中时,冷媒在多层换热组件之间流动,从而在空气流过蒸发器时,换热更加均匀,换热效果更好,避免了现有蒸发器呈S型排列时换热效果一端好一端差的问题;而且多层换热组件增大了蒸发器的换热面积,使得流经蒸发器的空气能够充分地与蒸发器进行换热,提高了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参见图1至图7,图1为本技术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蒸发器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蒸发器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柜式空调室内机的第一种新风模式的工作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的柜式空调室内机的第二种新风模式的工作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的柜式空调室内机的第三种新风模式的工作原理图。如图1所示,蒸发器1包括第一层换热组件11、第二层换热组件12和设置于每层换热组件上的翅片13,第一层换热组件11位于第二层换热组件12的上方,第一层换热组件11通过第一连接管14与第二层换热组件12连接。如图2所示,冷媒先流入第二层换热组件12内,流入第二层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包括多层换热组件和设置于每层所述换热组件上的翅片,任两层所述换热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n每层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连接构件和多个换热管,每个所述换热管的第一端与一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每个所述换热管的第二端均与所述连接构件连接,所述翅片设置在所述换热管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包括多层换热组件和设置于每层所述换热组件上的翅片,任两层所述换热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
每层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连接构件和多个换热管,每个所述换热管的第一端与一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每个所述换热管的第二端均与所述连接构件连接,所述翅片设置在所述换热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构件包括彼此连接的分液头和第二连接管,所述换热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分液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换热管绕所述分液头的周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头为球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朋曾福祥王彦生贾淑玲董积菊王文博赵烈辉李江飞姜锐牛兴艳郭敏周星宇唐波冯景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