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干烧结构的不锈钢炉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886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7
一种具有防干烧结构的不锈钢炉头,包括均由不锈钢制造而成的外环引射管、内引射管和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及位于第一定位孔左侧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外环引射管一端向上穿出第一定位孔,内引射管一端向上穿出第二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干烧结构的不锈钢炉头重量轻以及不易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干烧结构的不锈钢炉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干烧结构的不锈钢炉头。
技术介绍
燃烧器包括炉头及设置在炉头上的分火器。其中,炉头一般由铸铁一体铸造而成。问题在于,铸铁炉头存在易腐蚀、重量大、储热高、不环保等缺陷缺点,而铸造铝炉头和压铸铝炉头存在耐温不高、易变形、不耐用、成本较高等缺陷,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干烧结构的不锈钢炉头,不锈钢炉头重量轻以及不易腐蚀。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防干烧结构的不锈钢炉头,包括均由不锈钢制造而成的外环引射管、内引射管和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及位于第一定位孔左侧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外环引射管一端向上穿出第一定位孔,内引射管一端向上穿出第二定位孔。所述外环引射管和内引射管均由不锈钢管一体成型制造而成;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上均同轴设置有冲压而成的限位环形台;所述外环引射管和内引射管向上穿出相应的限位环形台;所述外环引射管和内引射管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固定片;所述外环引射管和内引射管远离定位板的一端均设有风门挡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位于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之间的防干烧结构;所述防干烧结构包括防干烧探头、第一半固定座及与第一半固定座对接安装的第二半固定座;所述防干烧探头包括感温端头及连接在感温端头底部并设置在第一半固定座和第二半固定座之间的固定杆,感温端头位于第一半固定座和第二半固定座的上方。所述第一半固定座底部设置有水平底板,第二半固定座位于水平底板上方,固定杆向下穿出水平底板;所述水平底板设置在定位板的底面上,第一半固定座和第二半固定座向上穿出定位板,水平底板和定位板之间通过第一锁紧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水平底板分别向第一半固定座的左右两侧延伸;所述水平底板上表面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有安装台,安装台设置在定位板的底面上,第一锁紧螺钉穿过定位板并旋装在相应的安装台上。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用于水平底板向下通过的条状避位孔,条状避位孔中间位置的前部设置有用于第一半固定座和第二半固定座向上穿出的第一缺口,水平底板设置在条状避位孔的前部;所述条状避位孔和第一缺口位于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之间;所述第一半固定座和第二半固定座左右两侧的下部均设置有避空缺口,避空缺口贯通相应第一半固定座和第二半固定座的前部和后部;所述第一半固定座和第二半固定座的侧部与相应的安装台之间留有第一间隔,避空缺口的顶面与定位板的上表面之间留有第二间隔,避空缺口的内侧面与第一缺口之间留有第三间隔;所述第一半固定座的后表面上和第二半固定座的前表面上均设置有横向凸板,横向凸板在竖直方向上位于避空缺口的顶面和安装台的上表面之间;所述避空缺口内侧面的下部均设置有与水平底板上表面相接的斜台。所述条状避位孔位于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后方;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电热偶固定孔及位于电热偶固定孔右侧的点火针固定孔;所述电热偶固定孔和点火针固定孔位于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之间且位于第一缺口的前方;所述第一缺口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装配孔,第一锁紧螺钉穿装在相应的装配孔上;所述条状避位孔中间位置的后部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定位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支脚;所述定位板四角位置的内侧分别设置有水盘固定孔。所述第一半固定座的前表面位于水平底板前表面的后方;所述第一半固定座和第二半固定座相对的表面上均设有竖向延伸并构成整体固定槽的半固定槽,固定杆穿过整体固定槽;所述水平底板上设置有位于整体固定槽下方的第二通孔,固定杆向下穿出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杆侧面上设置有定位环形台,整体固定槽上设置有若干沿竖向间隔分布的环形槽,定位环形台嵌入其中一个环形槽内;所述第一半固定座和第二半固定座之间通过第二锁紧螺钉固定连接,第二锁紧螺钉位于整体固定槽的侧部。所述第二锁紧螺钉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整体固定槽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半固定座前表面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锁紧螺钉头部的凹部,第二锁紧螺钉设置在相应的凹部内并依次穿装在第一半固定座和第二半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半固定座左右两侧均设有贯通其前部和后部的定位槽,定位槽位于第二锁紧螺钉的上方;所述第二半固定座的后表面上对应定位槽设置有向后延伸的定位柱,定位柱伸入相应的定位槽内。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以及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防干烧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防干烧结构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第一半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第一半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第二半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第二半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和分火器的剖视图。图10为图9A部局部放大图。图1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和分火器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11,本具有防干烧结构的不锈钢炉头,包括均由不锈钢制造而成的外环引射管25、内引射管26和定位板27;所述定位板27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28及位于第一定位孔28左侧的第二定位孔29;所述外环引射管25一端向上穿出第一定位孔28,内引射管26一端向上穿出第二定位孔29。不锈钢炉头重量轻、不易腐蚀和变形,有利于不锈钢炉头的长期使用,原材料的用量较铸铁炉头少,有效降低炉头的成本。参见图9和11,定位板27上设置有分火器、位于分火器下方的水盘(图中未画出)和防干烧结构。本实施例中,定位板27呈长方体状,当然,定位板27亦可呈圆形状或者椭圆形状或其他正多边形状以及非正多边形状。进一步地,所述外环引射管25和内引射管26均由不锈钢管一体成型制造而成;所述第一定位孔28和第二定位孔29上均同轴设置有冲压而成的限位环形台30;所述外环引射管25和内引射管26向上穿出相应的限位环形台30;外环引射管25和内引射管26最终通过焊接固定在定位板27上。所述外环引射管25和内引射管26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固定片70;固定片70呈U型状,固定片70的两端分别与外环引射管25和内引射管26相接,固定片70底部通过螺丝固定在炉具的底壳上。所述外环引射管25和内引射管26远离定位板27的一端均设有风门挡板71。风门挡板71用于限制一次空气的最大进风量、固定喷嘴、保证喷嘴与外环引射管25和内引射管26之间的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干烧结构的不锈钢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均由不锈钢制造而成的外环引射管(25)、内引射管(26)和定位板(27);/n所述定位板(27)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28)及位于第一定位孔(28)左侧的第二定位孔(29);/n所述外环引射管(25)一端向上穿出第一定位孔(28),内引射管(26)一端向上穿出第二定位孔(2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干烧结构的不锈钢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均由不锈钢制造而成的外环引射管(25)、内引射管(26)和定位板(27);
所述定位板(27)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28)及位于第一定位孔(28)左侧的第二定位孔(29);
所述外环引射管(25)一端向上穿出第一定位孔(28),内引射管(26)一端向上穿出第二定位孔(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防干烧结构的不锈钢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引射管(25)和内引射管(26)均由不锈钢管一体成型制造而成;
所述第一定位孔(28)和第二定位孔(29)上均同轴设置有冲压而成的限位环形台(30);
所述外环引射管(25)和内引射管(26)向上穿出相应的限位环形台(30);
所述外环引射管(25)和内引射管(26)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固定片(70);
所述外环引射管(25)和内引射管(26)远离定位板(27)的一端均设有风门挡板(7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防干烧结构的不锈钢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7)上设置有位于第一定位孔(28)和第二定位孔(29)之间的防干烧结构;
所述防干烧结构包括防干烧探头、第一半固定座(32)及与第一半固定座(32)对接安装的第二半固定座(33);
所述防干烧探头包括感温端头(34)及连接在感温端头(34)底部并设置在第一半固定座(32)和第二半固定座(33)之间的固定杆(35),感温端头(34)位于第一半固定座(32)和第二半固定座(33)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防干烧结构的不锈钢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固定座(32)底部设置有水平底板(36),第二半固定座(33)位于水平底板(36)上方,固定杆(35)向下穿出水平底板(36);
所述水平底板(36)设置在定位板(27)的底面上,第一半固定座(32)和第二半固定座(33)向上穿出定位板(27),水平底板(36)和定位板(27)之间通过第一锁紧螺钉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具有防干烧结构的不锈钢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底板(36)分别向第一半固定座(32)的左右两侧延伸;
所述水平底板(36)上表面的左部和右部分别设置有安装台(38),安装台(38)设置在定位板(27)的底面上,第一锁紧螺钉穿过定位板(27)并旋装在相应的安装台(38)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防干烧结构的不锈钢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7)上设置有用于水平底板(36)向下通过的条状避位孔(44),条状避位孔(44)中间位置的前部设置有用于第一半固定座(32)和第二半固定座(33)向上穿出的第一缺口(45),水平底板(36)设置在条状避位孔(44)的前部;
所述条状避位孔(44)和第一缺口(45)位于第一定位孔(28)和第二定位孔(29)之间;
所述第一半固定座(32)和第二半固定座(33)左右两侧的下部均设置有避空缺口(46),避空缺口(46)贯通相应第一半固定座(32)和第二半固定座(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亚楠叶弋平刘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厨宝智能厨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