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钣金件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79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钣金件及电机,其中,一种钣金件,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连接部;连接部位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分别连接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两端;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一端均向其一侧延伸,形成凸起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远离凸起部的一端的边缘均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第一夹板的第一边缘和第二夹板的第一边缘相对设置,形成腰形圆孔;各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夹板的第二边缘和第二夹板的第二边缘,形成限位滑槽。通过钣金件的作用,在保证扭力的前提下,使得电机可通过非行星齿轮结构实现传动,并保持稳定运行,减小了传动结构的体积,从而节省电机空间,缩小电机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钣金件及电机
本技术涉及到电机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钣金件及电机。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自动调整作为汽车的基本功能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传统技术中,电机以行星齿轮为传动结构,调整汽车的座椅。但这种结构占用空间大,导致电机整体体积大,不易安装进座椅骨架中。因此,如何改善现有传动结构,缩小传动结构的体积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旨在解决改善现有传动结构,缩小传动结构的体积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钣金件,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连接部;连接部位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分别连接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两端;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一端均向其一侧延伸,形成凸起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远离凸起部的一端的边缘均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第一夹板的第一边缘和第二夹板的第一边缘相对设置,形成腰形圆孔;各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夹板的第二边缘和第二夹板的第二边缘,形成限位滑槽。优选的,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连接部均为耐磨材料。优选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沿腰形圆孔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其中,中心线平行于腰形圆孔所在平面。优选的,第一边缘为弧形,第二边缘为直线形,第二边缘相切于第一边缘。优选的,钣金件为一体成型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机,包含上述的钣金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钣金件的作用,在保证扭力的前提下,使得电机可通过非行星齿轮结构实现传动,并保持稳定运行,减小了传动结构的体积,从而节省电机空间,缩小电机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钣金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钣金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钣金件的第一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钣金件的第二装配示意图。标号说明:1、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连接部;4、凸起部;5、第一边缘;6、第二边缘;7、箱体;8、蜗轮;9、钣金件;10、金属齿轮;11、输出齿轮。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钣金件9,包括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和连接部3;连接部3位于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之间,分别连接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的两端;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的一端均向其一侧延伸,形成凸起部4;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远离凸起部4的一端的边缘均包括第一边缘5和第二边缘6;第一夹板1的第一边缘5和第二夹板2的第一边缘5相对设置,形成腰形圆孔;各连接部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夹板1的第二边缘6和第二夹板2的第二边缘6,形成限位滑槽。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电机的传动方式为蜗杆带动蜗轮8旋转,蜗轮8具有偏心轮,偏心轮同时带动钣金件9和金属齿轮10旋转,钣金件9在箱体7的滑槽的限位下做上下往返运动,金属齿轮10朝向钣金件9的一端面设有凸起,凸起在钣金件9的限位滑槽的限位下,使得金属齿轮10做左右往返运动,金属齿轮10驱动输出齿轮11运动,从而调节电机座椅。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钣金件9的腰形圆孔与蜗轮8的偏心轮接触,钣金件9运动,钣金件9的凸起部4在箱体7的井字型的滑槽的限位下,使得钣金件9整体做上下往返运动。钣金件9的限位滑槽用于限制金属齿轮10,从而使得金属齿轮10做左右往返运动。通过钣金件9的作用,在保证扭力的前提下,使得电机可通过非行星齿轮结构实现传动,并保持稳定运行,减小了传动结构的体积,从而节省电机空间,缩小电机体积。参照图1和图2,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和连接部3均为耐磨材料。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和连接部3均为耐磨材料,耐磨材料包括但不限于20CrMnTi,目的是提升钣金件9的使用寿命。参照图1和图2,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沿腰形圆孔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其中,中心线平行于腰形圆孔所在平面。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沿腰形圆孔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即钣金件9为上下对称结构,使得钣金件9正插或者反插于箱体7的滑槽,都能正常使用,提高了电机整体的组装效率。参照图1和图2,第一边缘5为弧形,第二边缘6为直线形,第二边缘6相切于第一边缘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钣金件9的第一边缘5为弧形,第二边缘6为直线形,第二边缘6相切于第一边缘5,使得钣金件9的腰形圆孔符合蜗轮8的偏心轮的运动轨迹,达到钣金件9与蜗轮8的偏心轮避空的目的,即蜗轮8与钣金件9的不产生冲突运动。进一步地,钣金件9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钣金件9为一体成型结构,有助于提高产品的一体性,不易在高速传动运动中损坏。此外,一体成型能提高钣金件9的生产效率。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机,包含上述的钣金件9。具体的,钣金件9包括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和连接部3;连接部3位于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之间,分别连接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的两端;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的一端均向其一侧延伸,形成凸起部4;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远离凸起部4的一端的边缘均包括第一边缘5和第二边缘6;第一夹板1的第一边缘5和第二夹板2的第一边缘5相对设置,形成腰形圆孔;各连接部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夹板1的第二边缘6和第二夹板2的第二边缘6,形成限位滑槽。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电机的传动方式为蜗杆带动蜗轮8旋转,蜗轮8具有偏心轮,偏心轮同时带动钣金件9和金属齿轮10旋转,钣金件9在箱体7的滑槽的限位下做上下往返运动,金属齿轮10朝向钣金件9的一端面设有凸起,凸起在钣金件9的限位滑槽的限位下,使得金属齿轮10做左右往返运动,金属齿轮10驱动输出齿轮11运动,从而调节电机座椅。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钣金件9的腰形圆孔与蜗轮8的偏心轮接触,钣金件9运动,钣金件9的凸起部4在箱体7的井字型的滑槽的限位下,使得钣金件9整体做上下往返运动。钣金件9的限位滑槽用于限制金属齿轮10,从而使得金属齿轮10做左右往返运动。通过钣金件9的作用,在保证扭力的前提下,使得电机可通过非行星齿轮结构实现传动,并保持稳定运行,减小了传动结构的体积,从而节省电机空间,缩小电机体积。具体的,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和连接部3均为耐磨材料。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和连接部3均为耐磨材料,耐磨材料包括但不限于20CrMnTi,目的是提升钣金件9的使用寿命。具体的,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沿腰形圆孔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其中,中心线平行于腰形圆孔所在平面。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沿腰形圆孔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即钣金件9为上下对称结构,使得钣金件9正插或者反插于箱体7的滑槽,都能正常使用,提高了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钣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连接部;/n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两端;/n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一端均向其一侧延伸,形成凸起部;/n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远离所述凸起部的一端的边缘均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n所述第一夹板的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夹板的所述第一边缘相对设置,形成腰形圆孔;/n各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夹板的第二边缘和所述第二夹板的第二边缘,形成限位滑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钣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两端;
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一端均向其一侧延伸,形成凸起部;
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远离所述凸起部的一端的边缘均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所述第一夹板的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夹板的所述第一边缘相对设置,形成腰形圆孔;
各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夹板的第二边缘和所述第二夹板的第二边缘,形成限位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涛峰罗永鸿闫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力辉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