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摩托车的发动机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74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摩托车的发动机壳体结构,包括气缸头顶盖、水泵安装孔、气缸体外壳、发动机悬挂孔、垫片、减震连杆、散热通道、侧固定耳、外金属吸热片、机油螺塞孔、销钉、曲轴箱外壳和固定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水泵安装孔保证冷却水受到的沿程阻力更小,利于散热,改变普通摩托车的水泵安装,使其距离发动机气缸体更近,减震连杆分担部分发动机的震动,使内部震动呈分散状态扩散,保证震动频率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散热通道增大吸收散发的热量,保证发动机的长久运行,机油螺塞孔方便驾驶人员能从摩托车发动机的侧面而不是底面通过机油螺塞孔更换润滑机油,减少了更换机油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摩托车的发动机壳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壳体,具体为一种用于摩托车的发动机壳体结构,属于摩托车壳体

技术介绍
现代城市中,摩托车作为一种便捷轻巧的大众交通工具,其生产技术已经很成熟,但就使用者来说,是普通摩托车的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依然存在发热和维护方面的问题。虽然摩托车发动机壳体很多,但是在使用时仍然存在问题,其一、摩托车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是在高温下进行的,可燃混合气燃烧时的最高温度可达2000℃以上,高温燃气及运动件磨擦产生的摩擦热会使活塞、缸体、缸盖等部件温度上升,高温容易造成热变形,使发动机部件机械强度降低,使正常的配合间隙因热膨胀过大而改变等问题,其二、如果摩托车发动机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散热,会加速发动机部件的老化,影响驾驶人员的出行安全,其三、普通摩托车发动机在安装和维护也存在很多弊端:如摩托车发动机的悬挂孔未进行减震处理、更换机油必须通过发动机底部的放油螺塞放油等,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发动机的工作寿命,还都大大增加了摩托车驾驶人员对摩托车维护保养时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摩托车的发动机壳体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摩托车的发动机壳体结构,包括气缸头顶盖、水泵安装孔、气缸体外壳、发动机悬挂孔、垫片、减震连杆、散热通道、侧固定耳、外金属吸热片、机油螺塞孔、销钉、曲轴箱外壳和固定轴;所述气缸头顶盖固定在气缸体外壳的上方,所述水泵安装孔位于气缸体外壳的右上方,所述气缸体外壳固定在该发动机壳体结构的中心,所述发动机悬挂孔设立在曲轴箱体外,所述垫片安置于气缸体外壳与曲轴箱外壳之间,所述减震连杆固定在气缸体外壳的下方,所述散热通道连接在气缸体外壳的左下方,所述侧固定耳固定在曲轴箱外壳的外表面上,位于曲轴箱外壳两侧下方,所述外金属吸热片半包围固定在散热通道的外侧,所述机油螺塞孔设立在曲轴箱外壳表面贯穿到气缸体外壳内,所述销钉安插在散热通道侧面,所述曲轴箱外壳固定在气缸体外壳的两侧,所述固定轴位于减震连杆两个独立杆交汇处。优选的,为了保证冷却水受到的沿程阻力更小,利于散热,改变普通摩托车的水泵安装使其距离发动机气缸体更近,所述水泵安装孔在空间位置上比普通水冷发动机上的水泵更靠近气缸体外壳,其下方接有水泵导水管,水泵导水管围绕气缸体外壳连接。优选的,为了利用橡胶来配合发动机悬挂孔进行减震,能有效减轻发动机震动,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所述发动机悬挂孔设有四个,且每一个发动机悬挂孔内固定有减震胶套。优选的,为了分担部分发动机的震动,使内部震动呈分散状态扩散,保证震动频率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所述减震连杆由两根单杆组成,且其两端均与固定轴呈转动连接,固定轴与两个单杆交汇处设有胶垫。优选的,为了配合水冷系统共同对发动机进行散热,增大吸收散发的热量,保证发动机的长久运行,所述散热通道与气缸体外壳呈一体化连接,散热通道接触气缸体外壳外表面,且散热通道外端设有外金属吸热片。优选的,为了方便驾驶人员能从摩托车发动机的侧面而不是底面通过机油螺塞孔更换润滑机油,减少了更换机油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所述机油螺塞孔与曲轴箱外壳呈一体化连接,固定在其右侧面上,并连通气缸体外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摩托车的发动机壳体结构设计合理,水泵安装孔在空间位置上比普通水冷发动机上的水泵更靠近气缸体外壳,其下方接有水泵导水管,水泵导水管围绕气缸体外壳连接,保证冷却水受到的沿程阻力更小,利于散热,改变普通摩托车的水泵安装使其距离发动机气缸体更近,发动机悬挂孔设有四个,且每一个发动机悬挂孔内固定有减震胶套,利用橡胶来配合发动机悬挂孔进行减震,能有效减轻发动机震动,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减震连杆由两根单杆组成,且其两端均与固定轴呈转动连接,固定轴与两个单杆交汇处设有胶垫,分担部分发动机的震动,使内部震动呈分散状态扩散,保证震动频率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散热通道与气缸体外壳呈一体化连接,散热通道接触气缸体外壳外表面,且散热通道外端设有外金属吸热片,配合水冷系统共同对发动机进行散热,增大吸收散发的热量,保证发动机的长久运行,机油螺塞孔与曲轴箱外壳呈一体化连接,固定在其右侧面上,并连通气缸体外壳,方便驾驶人员能从摩托车发动机的侧面而不是底面通过机油螺塞孔更换润滑机油,减少了更换机油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散热通道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缸头顶盖,2、水泵安装孔,3、气缸体外壳,4、发动机悬挂孔,5、垫片,6、减震连杆,7、散热通道,8、侧固定耳,9、外金属吸热片,10、机油螺塞孔,11、销钉,12、曲轴箱外壳和13、固定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摩托车的发动机壳体结构,包括气缸头顶盖1、水泵安装孔2、气缸体外壳3、发动机悬挂孔4、垫片5、减震连杆6、散热通道7、侧固定耳8、外金属吸热片9、机油螺塞孔10、销钉11、曲轴箱外壳12和固定轴13;所述气缸头顶盖1固定在气缸体外壳3的上方,所述水泵安装孔2位于气缸体外壳3的右上方,所述气缸体外壳3固定在该发动机壳体结构的中心,所述发动机悬挂孔4设立在曲轴箱体外,所述垫片5安置于气缸体外壳3与曲轴箱外壳12之间,所述减震连杆6固定在气缸体外壳3的下方,所述散热通道7连接在气缸体外壳3的左下方,所述侧固定耳8固定在曲轴箱外壳12的外表面上,位于曲轴箱外壳12两侧下方,所述外金属吸热片9半包围固定在散热通道7的外侧,所述机油螺塞孔10设立在曲轴箱外壳12表面贯穿到气缸体外壳3内,所述销钉11安插在散热通道7侧面,所述曲轴箱外壳12固定在气缸体外壳3的两侧,所述固定轴13位于减震连杆6两个独立杆交汇处。所述水泵安装孔2在空间位置上比普通水冷发动机上的水泵更靠近气缸体外壳3,其下方接有水泵导水管,水泵导水管围绕气缸体外壳3连接,保证冷却水受到的沿程阻力更小,利于散热,改变普通摩托车的水泵安装使其距离发动机气缸体更近,所述发动机悬挂孔4设有四个,且每一个发动机悬挂孔4内固定有减震胶套,利用橡胶来配合发动机悬挂孔4进行减震,能有效减轻发动机震动,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所述减震连杆6由两根单杆组成,且其两端均与固定轴13呈转动连接,固定轴13与两个单杆交汇处设有胶垫,分担部分发动机的震动,使内部震动呈分散状态扩散,保证震动频率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所述散热通道7与气缸体外壳3呈一体化连接,散热通道7接触气缸体外壳3外表面,且散热通道7外端设有外金属吸热片9,配合水冷系统共同对发动机进行散热,增大吸收散发的热量,保证发动机的长久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摩托车的发动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头顶盖(1)、水泵安装孔(2)、气缸体外壳(3)、发动机悬挂孔(4)、垫片(5)、减震连杆(6)、散热通道(7)、侧固定耳(8)、外金属吸热片(9)、机油螺塞孔(10)、销钉(11)、曲轴箱外壳(12)和固定轴(13);所述气缸头顶盖(1)固定在气缸体外壳(3)的上方,所述水泵安装孔(2)位于气缸体外壳(3)的右上方,所述气缸体外壳(3)固定在该发动机壳体结构的中心,所述发动机悬挂孔(4)设立在曲轴箱体外,所述垫片(5)安置于气缸体外壳(3)与曲轴箱外壳(12)之间,所述减震连杆(6)固定在气缸体外壳(3)的下方,所述散热通道(7)连接在气缸体外壳(3)的左下方,所述侧固定耳(8)固定在曲轴箱外壳(12)的外表面上,位于曲轴箱外壳(12)两侧下方,所述外金属吸热片(9)半包围固定在散热通道(7)的外侧,所述机油螺塞孔(10)设立在曲轴箱外壳(12)表面贯穿到气缸体外壳(3)内,所述销钉(11)安插在散热通道(7)侧面,所述曲轴箱外壳(12)固定在气缸体外壳(3)的两侧,所述固定轴(13)位于减震连杆(6)两个独立杆交汇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摩托车的发动机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头顶盖(1)、水泵安装孔(2)、气缸体外壳(3)、发动机悬挂孔(4)、垫片(5)、减震连杆(6)、散热通道(7)、侧固定耳(8)、外金属吸热片(9)、机油螺塞孔(10)、销钉(11)、曲轴箱外壳(12)和固定轴(13);所述气缸头顶盖(1)固定在气缸体外壳(3)的上方,所述水泵安装孔(2)位于气缸体外壳(3)的右上方,所述气缸体外壳(3)固定在该发动机壳体结构的中心,所述发动机悬挂孔(4)设立在曲轴箱体外,所述垫片(5)安置于气缸体外壳(3)与曲轴箱外壳(12)之间,所述减震连杆(6)固定在气缸体外壳(3)的下方,所述散热通道(7)连接在气缸体外壳(3)的左下方,所述侧固定耳(8)固定在曲轴箱外壳(12)的外表面上,位于曲轴箱外壳(12)两侧下方,所述外金属吸热片(9)半包围固定在散热通道(7)的外侧,所述机油螺塞孔(10)设立在曲轴箱外壳(12)表面贯穿到气缸体外壳(3)内,所述销钉(11)安插在散热通道(7)侧面,所述曲轴箱外壳(12)固定在气缸体外壳(3)的两侧,所述固定轴(13)位于减震连杆(6)两个独立杆交汇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玉岩齐秀艳陈飞云花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光星精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