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型屋面修缮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603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热型屋面修缮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技术方案是:胎基增强层上下表面分别设置环保型改性沥青层和高耐热型非固化橡胶沥青层,厚度渐变区分别设置在环保型改性沥青层的左右两侧,上隔离防护层及隔离边膜设置在环保型改性沥青层的上表面,下隔离防护层设置在高耐热型非固化橡胶沥青层的下表面;上隔离防护层采用外露型隔热膜。有益效果是:产品兼具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双重功能,外露型隔热膜使产品具有优异反光隔热功能,使太阳光发射率达到80%以上,而太阳光放射率则小于20%;多层共挤双向拉伸热封膜的应用,克服了高耐热型非固化橡胶沥青层变形能力强难以定型的问题,实现防水和密封双重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型屋面修缮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特别涉及一种隔热型屋面修缮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技术介绍
传统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国内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因其优异的耐高低温等性能,采用热熔法施工、方法简单可靠、一年四季均可施工、受施工区域及环境温度影响小。因此在国内得到积极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已占据全国防水卷材市场的70%以上、占全国防水材料市场的50%以上。但目前国内该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众多、且多数企业规模小,管理和技术水平落后,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加之屋面维护制度及管理的严重缺失,进而造成屋面外露使用产品的使用年限较低,从目前屋面翻修市场来看外露使用产品的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已属鲜见。随着国内近二十余年建筑市场的飞速发展,导致目前每年至少有20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屋面的防水集中进入翻新或修缮期,如不及时进行翻新或修缮将会影响建筑的防水、保温、隔热等功能,亦会对居民的居住质量产生影响。不过由于屋面修缮的特殊性决定了目前现有的防水产品难以满足屋面修缮现状,其主要问题是待修缮屋面防水层不像新建屋面那样干净整洁,而往往是破损不堪、污损严重,若要全部拆除翻新则面临大量废弃卷材的回收处理,还会造成翻新或修缮成本大幅攀升,因而最经济的做法是只拆除严重破损处、然后用自流平砂浆等材料对拆除部分进行修补,然后热熔满粘一层屋面修缮专用防水卷材罩面。屋面修缮对防水行业来说还是一个新兴领域。尽管其市场需求惊人,但由于是提前集中到来而造成屋面修缮专用防水卷材产品的研发及生产严重滞后,因而开发市场急需的屋面修缮专用防水卷材工作被提上日程。其使用环境决定了屋面修缮专用防水卷材需要既要具有优异的耐老化性能,又要具有广泛的基层适应性。因此开展市场急需的高性价比屋面修缮专用防水卷材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隔热型屋面修缮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既具有优异的外露使用性能、又具有反光隔热功能,还具有广泛的基层适应性(尤其是对沥青基的破、污损防水基层而言),能使热熔施工满粘效果达到100%(常规沥青卷材一般仅能达到75%左右),实现防水和密封双重功能。本技术提到的一种隔热型屋面修缮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技术方案是:包括胎基增强层(1)、环保型改性沥青层(2)、高耐热型非固化橡胶沥青层(3)、厚度渐变区(4)、上隔离防护层(5)、隔离边膜(6)、下隔离防护层(7),所述胎基增强层(1)上下表面分别设置环保型改性沥青层(2)和高耐热型非固化橡胶沥青层(3),厚度渐变区(4)分别设置在环保型改性沥青层(2)的左右两侧,上隔离防护层(5)及隔离边膜(6)设置在环保型改性沥青层(2)的上表面,下隔离防护层(7)设置在高耐热型非固化橡胶沥青层(3)的下表面;所述上隔离防护层(5)采用外露型隔热膜。优选的,上述外露型隔热膜是由耐候涂层、铝箔、粘结层及增强基材复合而成。优选的,下隔离防护层(7)为多层共挤双向拉伸热封膜。优选的,上述胎基增强层(1)采用长纤聚酯胎基。优选的,上述的厚度渐变区(4)的卷材厚度由距左右边缘100mm处开始分别向外侧边缘逐渐均匀降低至厚度的9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产品兼具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双重功能。通过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层的工厂预制成型克服了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现场热熔成型难以控制厚度的技术障碍,利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层的永久粘弹膏状体及自愈性等性能、提高了产品的基层适应性,尤其是沥青基的破、污损防水基层适应性;外露型隔热膜的应用使产品具有优异反光隔热功能,使卷材的太阳光发射率达到80%以上、而太阳光放射率则小于20%;多层共挤双向拉伸热封膜的应用,克服了高耐热型非固化橡胶沥青层变形能力强难以定型的技术障碍,热熔施工时通过热封膜的快速收缩使高耐热型非固化橡胶沥青涂层与基层充分接触、进而使热熔施工满粘效果达到100%(常规沥青卷材一般仅能达到75%左右),实现防水和密封双重功能。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胎基增强层1、环保型改性沥青层2、高耐热型非固化橡胶沥青层3、厚度渐变区4、上隔离防护层5、隔离边膜6、下隔离防护层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本技术提到的一种隔热型屋面修缮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技术方案是:包括胎基增强层(1)、环保型改性沥青层(2)、高耐热型非固化橡胶沥青层(3)、厚度渐变区(4)、上隔离防护层(5)、隔离边膜(6)、下隔离防护层(7),所述胎基增强层(1)上下表面分别设置环保型改性沥青层(2)和高耐热型非固化橡胶沥青层(3),厚度渐变区(4)分别设置在环保型改性沥青层(2)的左右两侧,上隔离防护层(5)及隔离边膜(6)设置在环保型改性沥青层(2)的上表面,下隔离防护层(7)设置在高耐热型非固化橡胶沥青层(3)的下表面;所述上隔离防护层(5)采用外露型隔热膜。其中,外露型隔热膜是由耐候涂层、铝箔、粘结层及增强基材等复合而成,其优选技术参数是:最大拉力≥150N/50mm、最大拉力时延伸率(引伸计法)≥50%、尺寸变化率(90℃/24h)≤1%、太阳光发射率≥80%、太阳光放射率<20%。优选的,下隔离防护层(7)为多层共挤双向拉伸热封膜,优选的技术参数是:复合层数≥2层、克重≤10g/㎡、厚度10~12um、最大拉力≥50N/50mm、最大拉力时延伸率(引伸计法)≥40%。优选的,上述胎基增强层(1)采用长纤聚酯胎基,优选的技术参数是:克重200~250g/㎡,最大拉力550~850N/50mm、最大拉力时延伸率(引伸计法)30~45%、直角撕裂强度≥250N。进一步的所述的厚度渐变区(4)的卷材厚度由距左右边缘100mm处开始分别向外侧边缘逐渐均匀降低至厚度的90%左右。更进一步说明的是,在一个侧边的厚度渐变区(4)上覆盖隔离边膜(6),而另一侧边的厚度渐变区(4)及环保型改性沥青层(2)的其余表面均覆盖由外露型隔热膜充任的上隔离防护层(5)。把预先制备好环保型改性沥青和高耐热型非固化橡胶沥青分别泵送至成型生产线的涂布定厚装置,然后分别在200~250g/㎡长纤聚酯胎基增强层(1)的上下两测涂布1.0~1.2mm厚的环保型改性沥青层(2)和1.5~2.0mm厚的高耐热型非固化橡胶沥青层(3),然后在环保型改性沥青层(2)外侧(即其上表面)覆以由外露型隔热膜充任的上隔离防护层(5)和隔离边膜(6)、而在高耐热型非固化橡胶沥青层(3)外侧(即其下表面)覆以由多层共挤双向拉伸热封膜充任的下隔离防护层(6),再经牵引压实、冷却定型、输送、卷取、计量、切割及包装等工序制成厚度为4.0mm以上的隔热型隔热型屋面修缮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本技术通过产品多层复合结构有效组合及构造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热型屋面修缮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是:包括胎基增强层(1)、环保型改性沥青层(2)、高耐热型非固化橡胶沥青层(3)、厚度渐变区(4)、上隔离防护层(5)、隔离边膜(6)、下隔离防护层(7),所述胎基增强层(1)上下表面分别设置环保型改性沥青层(2)和高耐热型非固化橡胶沥青层(3),厚度渐变区(4)分别设置在环保型改性沥青层(2)的左右两侧,上隔离防护层(5)及隔离边膜(6)设置在环保型改性沥青层(2)的上表面,下隔离防护层(7)设置在高耐热型非固化橡胶沥青层(3)的下表面;所述上隔离防护层(5)采用外露型隔热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型屋面修缮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特征是:包括胎基增强层(1)、环保型改性沥青层(2)、高耐热型非固化橡胶沥青层(3)、厚度渐变区(4)、上隔离防护层(5)、隔离边膜(6)、下隔离防护层(7),所述胎基增强层(1)上下表面分别设置环保型改性沥青层(2)和高耐热型非固化橡胶沥青层(3),厚度渐变区(4)分别设置在环保型改性沥青层(2)的左右两侧,上隔离防护层(5)及隔离边膜(6)设置在环保型改性沥青层(2)的上表面,下隔离防护层(7)设置在高耐热型非固化橡胶沥青层(3)的下表面;所述上隔离防护层(5)采用外露型隔热膜。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彬赵培龙李延霞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大明新型建筑防水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